以下是含有健保點值的搜尋結果,共418筆
為解決兒科人力流失問題,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兒科小總額」,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1點1元。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至少6成流向基層,建議兒科小總額未來可思考放寬至18歲,畢竟青少年同樣重要;衛福部表示,將視實施成效滾動式調整。醫改會則強調,只靠砸錢無法解決兒科的結構性問題,應全盤評估、重新分工兒童醫療圈。
為解決兒科醫師招募困難,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保障兒科點值,0~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保證1點1元。兒童感染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訓練完,約6至7成流向基層,僅3至4成留在醫院,兒科小總額是好的措施,但只保障到6歲可能不夠,未來應思考是否放寬到18歲。
兒科人力流失嚴重,住院醫師招不滿,醫學中心年輕醫師完訓後也留不住。台北榮總今年4位兒科總醫師都選擇到基層開業;新光醫院有兒科醫師完訓後留下,更是5年前的事。專家建議,除了持續投入資源,政府也可思考將兒科「集中化」,建立兒科專責醫院制度。
全民健保規定政府每年度應負擔健保總經費的36%,但多年來因計入原住民、中低收、身心障礙者等社福保費補助,導致健保收入「帳面達標、實質不足」。為讓健保財源更穩固,衛福部上月底修正施行細則,將社福項目排除在36%之外。8日預告期滿,近期將公告,上路日回溯至今年元旦。衛福部表示,今年健保因而短少的134億,將由政院撥補進入健保基金,明年政院預計還會再挹注138.9億。
為改善醫療人力短缺,賴清德總統13日表示,今年健保總額達9286億元,增幅5.5%將用於改善醫療環境、提升民眾就醫品質,現行也會陸續替公立醫院醫療人員加薪,包括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及放射師等,提高加給約莫7到11%,並強調,現在公私立醫療院所的健保點值都增加到0.95以上,呼籲不管是醫院或是診所的經營者,都應該適度幫醫療服務人員加薪。
內閣改組名單公開,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去職,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過去多次為中藥議題槓上邱泰源,更公開點名下台。他讚賞石崇良身段柔軟、協調能力強,抱持很高的期待,相信未來衛福部會有很大的變革,目前比較急迫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內閣改組名單逐漸浮出水面,衛福部長人選歷經諸多猜測,確定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醫界人士第一時間表示「非常訝異」,但肯定他推動業務腳步非常快,「我們醫療機構在後面追趕得蠻辛苦的」,非常期待他上任後延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
個別醫院總額實施後,衛福部健保署公布,今年第二季健保醫院總額預估點值已達0.95目標。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今日(26)發布聲明,肯定健保點值趨於穩定,呼籲政府持續藉由個別醫院總額,貫徹分級醫療,並持續補入公務預算、維持總額成長率,充實健保經費。
個別醫院總額今年陸續實施,台北區醫院是否因新制出現醫療人球備受關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全國醫院第2季點值達1點0.97元,台北區超過0.9、台大醫院就超過0.95,未出現減診、漲掛號費等狀況。醫界呼籲,未來健保總額成長率應維持5.5%以上,確保財務充足,避免發生醫療人球事件。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今年陸續實施,台北區4月上路。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全國醫院第二季點值達1點0.97元,台北區超過0.9,台大醫院個別總額就超過0.95,且未出現減診、調漲掛號費等狀況,成效不錯。醫界呼籲,未來健保總額成長率應維持5.5%以上,確保財務充足,避免發生醫療人球事件。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急診壅塞問題再現。藍委陳菁徽指出,急診室人員流失比進來的多,醫院為達到護病比而關床,造成病人都塞在急診。加上為達成健保點值搞個別醫院總額制,超過額度就斷頭,中區某醫學中心就做了3億功德。
台灣醫療人力荒,引發各界擔憂,其中健保點值成為許多醫師疾呼改革的一大重點。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享,有位病患突然肺炎、重度呼吸衰竭,經過加護病房2周急救後,順利救回病患的性命,健保支付頂多10萬元,沒想到健保局事後竟核刪加護病房的部分治療費用,聲稱「重症病患住院日數過長」,讓蘇一峰怒批「等於醫師與護理師都做白工!」,難怪越來越少人加入急重症,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現行醫療法規定,法人不能成為醫療社團法人成員,但法規已經超過二十年未修改,醫界認為如今人口老化、醫護血汗、尤其健保支付標準太低,跟獸醫比較,已經是「人不如狗」,若開放法人可以投資醫療社團,讓醫院有財源,才能讓醫院留下醫護,照顧更多民眾。
罷免投票日明(26)日登場,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懇請支持者,明天出門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國家的未來要交給你們了!」
為解決國內急診壅塞,健保署提出「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簡稱UCC)」,即在壅塞急診醫院附近,另找醫療院所分流輕症病患,若遇假日,則全天候一直到晚上12:00。為疏緩急診塞爆問題,政府單位已是想破頭,但UCC的設計,還是會碰到醫護人力不足,與如何調配的問題。當民眾不願去UCC,醫院也莫可奈何,問題的解決應對症下藥,回歸提高健保點值,留住醫護、避免關床,才是斧底抽薪之道。
第3階段罷免投票即將登場,國民黨立法委員洪孟楷今(12)日持續深入基層,接連於新北市石門與八里舉行宣講活動,面對支持者,他強調:「拚經濟、拚建設、拚發展,不拚政治!」痛批民進黨將施政全面政治化,對國民黨所提出的各項惠民政策全面封殺,根本罔顧民意與全民福祉。
行政院今年4月24日通過4100億元規模的特別條例,最快今天(11日)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其中200億元將撥補至健保,多位醫藥背景立委表態支持,但希望提升預算配比,才能真正改善健保困境、提升醫療韌性。
中選會20日晚間宣布通過24名立委第二階段罷免審查,國民黨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號召21日於台北榮星花園舉辦首場反罷免造勢,現場已有近萬人支持者湧入。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砲轟民進黨,是軍人的敵人、台灣人的敵人!我們要用不同意票打臉賴清德!726投不同意罷免!
健保會9月將進行總額協商,根據總額範圍草案,明年成長率將介於2.942~5.5%之間,若採高推估,年底安全準備金只有0.96個月,不足1個月的法定要求。衛福部長邱泰源透露,「一定努力,一定要成長率高」。若要維持與今年相同的5.5%,安全準備金將有一點不足,但他指出,這很容易填補過來,都沒有問題,會朝這樣的目標來努力。
「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近年成為醫界朗朗上口的一句話,而第一位提出倡議的是2023年接任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年6月21日,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將進行理監事改選,洪子仁提到,如有機會連任理事長,最大心願就是傳承台灣醫管之父張錦文的典範,把擔任醫療機構幕後推手的行政人員推向前台,比照公衛師,推動立法、建立醫管師國考制度,讓更多人理解衛生制度的改變不是只靠醫師,也需要醫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