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債券表現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統計表定11月即將除息的22檔月配債券ETF,以近期收盤價換算,年化配息率分布在4%~9%之間,配息率最高前十檔配息水準都有達5.5%以上,包括五檔BBB級債、三檔非投資等級債,其中又以非投等債配得最大方。
美國聯準會兩度降息,同時宣布12月起停止自2022年起實施的縮表計畫。投信法人指出,中止縮表可視為預防性措施,有助維持市場資金穩定性,研判聯準會政策方向,由預防通膨,轉向維持金融穩定、經濟成長、流動性提升,看好非投資等級債券後市。
第四季旺季行情奏效,市場風險偏好也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投信法人分析,經濟數據多符合預期、聯準會有機會在年底前連兩次降息支撐,續為年底前行情助攻,但漲多後反覆震盪的可能仍在,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看好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
美國聯準會再降息1碼,並將於12月1日停止縮表,釋出寬鬆訊號。投信法人表示,在經濟放緩、就業轉弱下,降息循環未結束,利率反彈提供債券投資進場時機。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後,新興市場債券表現更加亮眼,根據Lipper統計,近三個月新興強勢貨幣債券基金平均漲幅達8.6%,41檔基金中高達20檔績效超過10%。由於新興市場債券與邊境市場債券殖利率具吸引力,近年來政府的財政體質大幅改善,部分國家信用評等獲調升,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債市,前景持續看好。
隨著全球央行啟動降息週期,市場資金正以驚人速度湧向股市與黃金等主流資產。美國銀行首席投資分析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警告,雖然資金氾濫推動行情飆升,但在貨幣市場收益率下滑背景下,主流資產正陷入各自「棘手困局」。不過,面對複雜市場環境,Hartnett重申看好他的「BIG」投資組合,即是債券(Bonds)、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和黃金(Gold)。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9月17日宣布降息一碼,結束利率連五凍,市場投資人信心逐步回升。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研究報告,若降息後美國經濟仍維持正成長,SP500指數將在降息後一年內平均上漲近14%,兩年內漲幅甚至可達26%以上。在政策利多的正向發展條件下,國泰證券建議投資人除可偏重成長型股票之外,亦可布局景氣循環股,如非必需消費品;同時,雲端與AI應用產業,以及長年期債券仍為關注焦點。
中美抗衡常態化,股市挑戰新高對利空訊息相對敏感,推動資金流入避險資產進行配置,推升黃金、白銀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期元大SP黃金(00635U)、期元大道瓊白銀(00738U),分別上漲2.55%、5.83%表現亮眼。
9月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重啟降息循環,點燃債市資金動能,一周間全球債券基金淨流入金額跳增百億美元,加上美國政府停擺,小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引發市場對美國聯準會年底前降息2碼的預期心理。隨著時序邁入第四季,台股掛牌的債券ETF也揭開第四季首次配息序幕。
美國聯準會如預期降息1碼,今年可能再降息兩次。法人指出,本次聯準會降息為預防性降息,根據歷史經驗,1984年、1995年與1998年的預防性降息後,經濟未衰退,且促進股市與投資等級債券的表現,預料本次降息將會帶動民間消費回溫,加上企業獲利具支撐力,有望創造資本利得,將使得信用債券表現可期。
近期全球債券市場面臨殖利率再度上升壓力,其中,超長天期債(30年期)首當其衝,債券價格出現明顯下跌,引發憂慮。市場預期,主要央行將在明年相繼採取降息行動,對美國聯準會將於9月重啟降息的預期則大大升溫,其獨立性的疑慮也加劇市場討論,然而,債券表現卻呈現出不漲反跌的情況。
今年以來,多數國家對等關稅相較4月大幅下修,大型企業獲利穩健、美國經濟據韌性,公司債持續上漲,此外,市場期待聯準會降息,公司債則受益於公債殖利率緩降,投等公司債表現佳。
受惠於國內外投資市場回穩,勞動基金運用局昨公布報告顯示,勞動基金今年7月單月收益1480億元,使勞動基金前7月損益轉為正數、收益數為644億元。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8月國內外股市、國外債券表現均佳,加上台幣匯率貶值,8月單月收益數將比7月更好,有望超越今年6月收益2083億、史上第3高的紀錄。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天公布報告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7兆1024億元,因7月單月收益1480億元,使勞動基金前7月損益轉為正數,收益數為644億元。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8月股市、債券表現均佳,8月單月收益數將比7月更好,有望超越今年6月收益2083億、史上第3高的紀錄。
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後,市場對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演說偏向鴿派,買盤因而同步湧入債市,推升各天期美國公債價格全面上漲!2年期美債價格上漲約0.18%,10至30年期的長天期美債價格更上漲0.60%,殖利率曲線整條下移且明顯陡化。投信法人表示,在降息預期下,長天期債券對利率變動的反應更為敏感,因而價格漲幅才會更顯著。
9月降息預期大幅升溫,風險債走揚。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統計自2025年8月7日至8月13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均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以淨流入105億美元居冠,其次是新興市場債基金淨流入28.9億美元,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基金淨流入15.8億美元。
市場多空訊息紛雜,觀察過去十年的各類債券表現可以發現,沒有單一債券類型能夠每年都獨占鼇頭,市場風格不斷輪動,這也凸顯了單押單一資產的風險,以及投資所面臨的挑戰。
美國經濟溫和成長、就業降溫,年底前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可期,各國承受美國貿易突襲政策,金融市場時有干擾,投信法人提醒,投資組合宜納入債券,能降低資產波動度。
近一周短天期債券ETF人氣旺,根據集保中心最新截至8月8日的受益人數統計,98檔被動式原型債券ETF中,近一周受益人數增加599人,終止先前兩周的減少態勢,這當中又以短天期債券ETF人數增加最多,有1,260人,規模增加15.81億元,若將目光放長一點至第三季以來,同樣以短天期債券ETF增加2,707人最多,規模增加85.17億元。
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若無意外9月將重啟。市場法人表示,開始降息前,債市不宜過度押注激進路徑,建議布局於利率敏感度較低,並以同樣能提供收益的短天期債券,訴求票面利率4.5%以上、精選ESG表現佳BBB級短天期投等債ETF,兼顧資產品質、收益需求及降息預期變化的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