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合作用的搜尋結果,共148筆
你看過穿越鋼鐵共生的樹木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入口廣場「幸福召喚」貓造型裝置藝術,近來上演一場生命奇蹟!一株火焰木樹苗從貓的頭頂竄出,這幅火焰木穿越鋼鐵、兀自生長的畫面,引發遊客熱議,網友形容是「龍貓撐傘」真實版本,讚嘆「自然與藝術共生」奇景,比藝術裝置更藝術!
颱風呼嘯掠過海面、巨浪翻湧時,海洋看似被暴風摧殘,卻也在「深呼吸」。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黃蔚人團隊在國際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期刊:海洋篇》(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發表最新成果,揭露颱風通過東海南部湧升區後,意外促進海洋生產力與二氧化碳(CO₂)吸收能力,顛覆「颱風只帶來破壞」的印象。
「低碳排染料的生產,從鍋爐零碳排開始」超過40年以上染料及化學品經驗的泰鋒染化公司,董事長邱灯松直言為了符合「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該公司已使用生質燃料油四年,由原來的特種低硫燃料油改為生質燃油(棕櫚油、大豆油)、排氣經多層水柱洗滌塔處理、在燃燒火焰區注入飽和水蒸氣以阻擋氮跟氧的結合降低NOx濃度。經實測結果顯示,其排氣遠低於法規標準,係全球最具成本效益及節能減碳的方式,打造永續競爭力。
高雄市最近被民意代表發現多起在山林盜採砂石以及亂倒廢棄物的嚴重事件。先是美濃等多處農地接連遭不法集團盜採砂石,有媒體以「大峽谷」來形容,引起市長陳其邁震怒。
高雄市最近被民意代表發現多起在山林盜採砂石以及亂倒廢棄物的嚴重事件。先是美濃等多處農地接連遭不法集團盜採砂石,有媒體以「大峽谷」來形容,引起市長陳其邁震怒。
小花蔓澤蘭目前已被視為「綠癌」嚴重危害台灣森林生態,林保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日前在大安溪事業區第7林班旁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後池堰,舉辦「小花蔓澤蘭防治宣導活動」,結合三義鄉在地民代、地方協會及鯉魚潭村民等,協力剷除小花蔓澤蘭共清除386公斤,展現社區與政府攜手守護生態的決心。
近日,世界速食龍頭麥當勞宣布將與美國國家魚類和野生動物基金會(NFWF),以及美國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護局(NRCS)合作,並在未來7年內投資2億美元建立新倡議,以促進美國各地的永續牛肉供應鏈。
不好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引發家庭紛爭。作家宅女小紅分享,自己過去曾經不滿婆婆不會教小孩、養出一個少爺,「燈和冷氣不會關,東西吃完杯盤就放桌上,飲料喝剩一個填不滿杯底的量,為了不想做回收把那一滴又冰回冰箱,菜瓜布不擠乾,洗一個碗壓一次洗碗精」,沒想到自己當了媽媽才知道錯了,她的兒子也是從不關燈、衣服隨手丟、吃完東西包裝丟桌上、不洗牛奶杯、打開櫃子不關門,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佔地表吸碳量的絕大部份,然而植物固碳的效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為此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帶領研究團隊,結合中研院多個單位,以合成生物學方式設計人工固碳系統,並首度創造自然界未曾有的「二碳」(C2)植物,使固碳效率提升達50%,生長速度與油脂合成量更突破極限,為未來減碳、增進能源與糧食安全開啓新方向。
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占地表吸碳量的絕大部份,然而植物固碳的效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如何更有效率地「固碳」,是當前國際科學界關切的課題。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期以合成生物學方式設計人工固碳系統,並首度創造自然界未曾有的「二碳」(C2)植物,使固碳效率提升達50%,生長速度與油脂合成量更突破極限,為未來減碳、增進能源與糧食安全開啟新方向。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9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是廖院長團隊繼2013年建構「非氧化性醣解」(Non-oxidative glycolysis)後,再度突破生物界限制,開創基礎代謝反應途徑。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領導的研究團隊,合成生物學方式設計人工固碳系統,首度創造自然界未曾有的「二碳」(C2)植物,使固碳效率提升達50%,生長速度與油脂合成量更突破極限,為未來減碳、增進能源與糧食安全開啓新方向。
外來入侵種「小花蔓澤蘭」繁殖力極強,危害原生植物甚鉅,因每年10進入繁殖期,清除最佳時機是在9至10月間。花蓮市公所指出,在花蓮縣政府補助下,花蓮市公所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每週一及週四下午收購小花蔓澤蘭,收購價格每公斤8元,歡迎民眾隨手清除住家附近的小花蔓澤蘭,拿到花蓮市公所「秤重換Money」。
墾丁海域近日來有許多潛水客發現,只要一下雨,海底立刻變混濁,且澄清時間比以前更久,不少人直指是核三廠光電場造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這波混濁多屬豪雨導致的短期泥流現象,不僅南灣、眺石等區域受影響,船帆石與合界海域亦同樣因大雨沖刷而現況堪慮,已展開監測與學者調查。
斬草除「蔓」護生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志工9月前進新北市五股濕地,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共同移除「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維護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還將小花蔓澤蘭精煉製成驅蚊液及家事皂,讓「綠癌」變身永續用品。
中國大陸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多色且迄今最明亮的發光植物,研究團隊形容這一突破或將讓《阿凡達》般的夜間生態照明成真,未來甚至有望以發光樹木取代街燈。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防颱修樹,不料引發民眾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為此,公所除主動向森林城市協會取經外,還研擬「養護辦法」規範廠商,盼將一次性的修樹工程轉變成長期照護樹木的思維。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為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眾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為此,公所除主動向森林城市協會取經外,還研擬「養護辦法」盼將廠商一次性的修樹工程轉變成長期照護樹木的思維。
當全球主要國際組織與科學界普遍將氣候變遷視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時,美國前總統川普卻再次以強烈言辭斥責所謂的「全球暖化共識」。他在2025年8月20日於自創平台 Truth Social 上直言,依賴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州份正面臨電價飆升,這是一場「世紀大騙局」,並強調美國不能再延續「愚蠢的日子」。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積極以科技投入珊瑚復育,21日在屏東海生館舉辦首屆「台達國際珊瑚復育研討會」,一連2天除吸引12家頂尖保育機構、8國14名學者參與外,會中還首度展示台達協作型機器手臂協助耐熱珊瑚培育最新成果。
全球海洋熱浪持續衝擊,橫跨82國的珊瑚礁已有84%面臨白化危機。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21日直言,這是一場迫在眉睫的生態考驗,台達自2023年投入復育以來,已復育超過1萬株珊瑚,更規劃在五年內保存太平洋一半以上、約300種的珊瑚物種。她強調,唯有串聯全球保育夥伴,才能在嚴峻挑戰下找出更多創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