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世界第的搜尋結果,共261筆
2025年已近尾聲,宣稱2025年台灣再生能源占總發電比例20%的人已事不關己卸任了,接任者依然盲目衝刺。為了亮麗浮誇業績,遭摧毀剃頭的農田、果園、茶園、魚塭、濕地、綠地、空地、峽谷已不計其數,如今又相中水庫。不僅建置於灌溉用水庫,也不放過專供民生飲用水的台北翡翠水庫。
雲林縣政府主辦的「2025台灣咖啡節」1日在古坑綠色隧道登場,邀集全台13個縣市、超過百家咖啡業者擺攤,吸引咖啡迷逐攤品嘗,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更帶著馬祖酒廠的美酒,與縣長張麗善共同行銷「日光微醺」咖啡美酒禮盒,象徵兩縣展開「馬雲計畫」。
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今年11月7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主題以「醫療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為核心,聚焦ESG永續、智慧醫院、病人安全、照護創新與健保變革5大方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台灣醫療正面臨人口老化、人才短缺等前所未有的挑戰,醫療改革勢在必行,盼透過醫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術盛會讓各界對話,找出讓台灣醫療更具韌性的行動。
雲林縣政府主辦的「2025台灣咖啡節」今(1日)在古坑綠色隧道登場,今年邀集全台13個縣市、超過百家咖啡業者擺攤,吸引咖啡迷逐攤品嘗,花蓮復興鄉業者也參展,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更帶著馬祖酒廠的美酒,與縣長張麗善共同推出「日光微醺」咖啡美酒禮盒,象徵兩縣展開「馬雲計畫」。
圖靈獎與諾貝爾獎雙料得主、被稱為「人工智慧(AI)教父」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認為,中國大陸在AI領域已經非常接近美國,儘管尚未完全追上。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披露,中國大陸的電力產業可能是支撐所有工業最根本的因素,大陸的電價比美國便宜太多了,可以支撐非常費電的人工智能產業!
陸媒將強腦科技(BrainCo)列為杭州「六小龍」代表企業之一,其創辦人韓璧丞將腦科學理論,實際應用到科技創新上,他的核心願景是讓人類能以意念操控機器,並協助失能者重返生活。
到台灣更近了!長榮航空3日從達拉斯飛出直飛桃園的首航班機,首航儀式由總經理孫嘉明主持,並邀請駐美大使俞大㵢及達拉斯‧沃斯堡機場代表一同剪綵。首航班機不只客滿,現場還準備有趣的互動遊戲,旅客們參與活動就能帶回限量好禮,個個滿載而歸。
長榮航空3日正式首航桃園─達拉斯航線,4日飛抵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於D14登機門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俞大㵢大使、達拉斯˙沃斯堡機場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收官Mr. Ken Buchanan共同主持,並邀請多位貴賓剪綵慶賀。機場也以水門禮歡迎由桃園出發的首航班BR50,回程BR49班機滿載,市場反應熱烈。
長榮航空3日開航達拉斯沃斯堡-桃園航線,特別在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D14登機門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俞大㵢、達拉斯沃斯堡機場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收官Mr. Ken Buchanan共同主持,並邀請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航空事務部副總裁Mr. Milton De La Paz、沃斯堡副市長Carlos Flores等貴賓,一同剪綵,慶賀正式啟航。
長榮航空(2618)今日開航達拉斯‧沃斯堡–桃園航線,總經理孫嘉明表示,德州商業成長強勁,也因為賦稅優惠,對企業投資有利,矽谷許多企業搬遷到德州,另外像台灣的光寶科、廣達等台灣電子業在德州是有相當多的投資;在旅遊部分,旅客可以選擇休士頓進出或達拉斯進出,對整個旅遊有相當大幫助。長榮航空看好商業跟旅遊發展潛力,才會在很短時間,從目前每周3班到11月增班到5班,12月增加到天天飛航,更完善北美布局。
長榮航空3日正式首航桃園-達拉斯航線,4日飛抵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於D14登機門舉行首航儀式,機場也以水門禮歡迎由桃園出發的首航班BR50,回程桃園的BR49班機滿載,市場反應熱烈。
長榮航空於3日開航達拉斯˙沃斯堡–桃園航線,首航班機客滿,特別在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D14登機門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俞大㵢大使、達拉斯˙沃斯堡機場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收官Mr. Ken Buchanan共同主持,並邀請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航空事務部副總裁Mr. Milton De La Paz、沃斯堡副市長Carlos Flores等貴賓,一同進行剪綵,慶賀正式啟航。
雲林縣10月份很精彩,9月22至10月12日雲林國際偶戲節、10月18至10月22日全國運動會在雲林、10月25日至27日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台灣 No.1、雲林Only」就在雲林10月。
「創作才女」白安將於9月17日推出全新個人唱作專輯《星期八》,在專輯發行前夕,白安特地舉行新歌搶聽會,邀請粉絲搶先感受這張歷經兩年心血的音樂作品,白安興奮地表示:「你們是全世界第一批聽到我的歌的人!」
因應AI智能應用的大爆發及2050淨零的大趨勢,新的產業契機將隨著人類生活習慣的改變及環境條件的受限而持續不斷的湧入,包括技術不斷的革新、人際關係及教育內涵的重新建構、環境資源的不同運用、新的產業興起及產業鏈結合與新的商業營運模式。
中國大陸「93」閱兵結束,後續效應還在發酵。解放軍改採威懾戰略,不再隱藏殺手鐧,大量高科技的先進武器相當驚人。這是個強烈訊號,告訴世人:解放軍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美軍不僅不能威懾我,反而我能威懾美軍。其他政客有沒有看懂不得而知,但美國總統川普顯然看懂了。他雖然輕描淡寫的將閱兵稱為「美麗的典禮」,卻立刻指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要做好準備,恢復戰士精神,重新建立美軍威懾力。
大陸將在9月3日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和10年前一樣,台灣人受邀現場觀禮再次成為輿論話題。民進黨政府態度是「官民分開」:禁止公職人員參加,對民間人士沒有限制。不過,即便民間人士也會受到很大壓力,這是因為在台灣,參加北京九三慶典早已被操作為「政治忠誠問題」。
波斯灣國家代表諷刺道:「杜拜有什麼可以成為旅遊勝地?那裡除了潮濕的空氣、酷熱的太陽、滾燙的沙子及寸草不生的沙漠以外,什麼都沒有。」那是在一九八五年,在一次波斯灣地區領導人的會議上,已經從父親手中接下越來越多責任,時年三十六歲的穆罕默德.賓.拉戌德.瑪克圖姆,對會議上可預想而知關於伊朗與巴勒斯坦局勢冗長無止的討論感到精疲力盡。只有熱氣,沒有結果。為什麼?他詢問同僚們,為什麼波斯灣國家不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地區成為旅遊中心?杜拜正計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之一。他得到的唯一回應是一片尷尬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