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全球首例的搜尋結果,共162

  • 迎再生醫療元年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 禾榮科、日本筑波大學攜手推動硼中子捕獲治療

    禾榮科宣布與日本筑波大學簽署AB-BNCT合作意向書,攜手推動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臨床應用與策略創新。此次合作結合禾榮在中子照射系統、治療計畫軟體與含硼藥物等整合平台優勢,以及筑波大學在BNCT臨床研究的深厚經驗,雙方將共同展開臨床研究並拓展治療適應症。

  • 遠東集團獎助科研 推動台灣科技島願景

    遠東集團獎助科研 推動台灣科技島願景

     頒獎典禮氣氛熱烈,得獎者在上台領獎與發表感言時,除了感謝徐有庠基金會的肯定外,也一致表示,家人的支持是他們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中最堅實的後盾。一路走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落地與產業應用,每一項成果都歷經漫長且艱辛的歷程。

  • 中華電信全光網路 國際放光

    中華電信全光網路 國際放光

     中華電信、工研院聯手,於10月初IOWN(Innovative Optical Wireless Network)Global Forum會員大會發表三項技術提案,並與富士通合作自主研發的外接式光波路徑轉接技術應用於全光網路,提升光纜使用效率,將台灣在全光網路的研發成果推向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 全球第1人!馬斯克身家飆破15兆 「4大公司」加起來還輸他

    全球第1人!馬斯克身家飆破15兆 「4大公司」加起來還輸他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再度刷新財富紀錄。繼日前傳出甲骨文(Oracle)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資產暴增,一度超越馬斯克登上全球首富後,最新數據顯示,馬斯克淨資產已突破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1兆元),創下全球首例,成為人類史上首位財富跨越「半兆美元」門檻的人。

  • 陸科研重大突破!全球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問世

    陸科研重大突破!全球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問世

    大陸央視新聞18日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並成功構建了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這一成果北京時間17日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航母服役更深化美國孤立主義(譚傳毅)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航母服役更深化美國孤立主義(譚傳毅)

    多家媒體轉述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宣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由052C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52)與現代級驅逐艦杭州艦(136)伴護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 利多助威 7大生技強將報捷

    利多助威 7大生技強將報捷

     不懼AI狂潮,第三季國內生技業迎來藥證利多,逾七家公司的八個品項進度報佳音,其中藥華藥Ropeg新增「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適應症,有望讓台灣成為全球首例核准國;逸達前列腺癌新藥CAMCEVI的三個月劑型通過美國FDA上市審查,將助攻業績進入大成長。

  • 《生醫股》Biologics CDMO Asia 中裕分享抗體療法研發與製造策略

    中裕(4147)執行長張金明博士受邀將在9月10~1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Biologics CDMO Asia 2025發表主題演講「Advancing Antibody Therapeutics: Translating RD into Scalable Commercial Manufacturing」。該論壇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生物製劑與CDMO平台之一,聚焦抗體與新興生物藥物的開發、製程與產業合作。

  • 創新「導管瓣膜置換」 引領台灣醫療

    創新「導管瓣膜置換」 引領台灣醫療

     振興醫院自2010年第一間複合式手術室建成後,更於2013年完成首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表示,導管裝瓣膜這項技術,近20年才出現,2002年法國完成全球首例,震驚全球心臟醫學界,魏崢院長赴美交流時,敏銳察覺這是值得發展的領域,積極引進並開創,至今已完成1300多例,領先全台,且不斷改良創新,致力帶給病人更安全、有效率的手術,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 台女熱愛衝南、北極 高端探險船行程狂賣 女性佔6成

    台女熱愛衝南、北極 高端探險船行程狂賣 女性佔6成

    近年以南、北極旅遊打響名號的元本旅遊,在高端市場再下一城,和知名品牌詩寧集團(Scenic Group)簽約合作,未來該集團旗下探險船,將採用元本命名的「日月合朔」為正式中文名稱。元本董事長游國珍特別指出,參與極地郵輪的旅客60%為女性,且不少人「獨旅」;進一步分析職業別,醫護人員更佔了18%。

  • 外資精選台灣100強》台灣大哥大 勇奪電信業最佳名次

    外資精選台灣100強》台灣大哥大 勇奪電信業最佳名次

     台灣大(3045)再次獲得國際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在「2025外資精選台灣百強(Taiwan FINI 100)」評選中名列第14名,從2,194家上市櫃企業脫穎而出,創下台灣電信業的最佳名次。

  • 一次性塑膠禁令擴大!南澳洲禁用「魚形醬油瓶」 成全球首例

    一次性塑膠禁令擴大!南澳洲禁用「魚形醬油瓶」 成全球首例

    澳洲南澳州政府宣布,自當地時間週一起,正式禁止販售與提供「魚形醬油瓶」,作為擴大一次性塑膠用品禁令的一部分。當局表示,這項新規將進一步減少難以回收的塑膠垃圾,保護環境並減少海洋污染。雖然魚形醬油瓶被禁,但消費者仍可透過大型醬油瓶或醬油包繼續享用壽司,不影響使用需求。

  • 長聖 上月營收寫同期新高

     長聖(6712)受惠自有細胞療法製備與儲存服務持續穩健成長,8月合併營收9,054萬元創同期新高,年增3%、月增10%;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5.7億元,年增14.3%。長聖透露,目前訂單已排至明年以後,法人看好下半年營運會比上半年更好,全年獲利成長可期。

  • 產險總部重建潮 綠建築當道

    產險總部重建潮 綠建築當道

     隨著營運規模擴張與企業形象提升需求,台灣產險業者掀起一波總部大樓重建與都市更新浪潮。富邦產險、和泰產險的新總部預定2026年完工,新光產險和台灣產險積極推動都更計畫,預計未來五年陸續落成,整體來看,四大產險將陸續完成新一代總部建設,同為產業發展揭開綠色加智慧辦公大樓新篇章。

  • 自行車業全球首例 巨大減碳提前6年達標

    自行車業全球首例 巨大減碳提前6年達標

     全球自行車龍頭廠巨大集團15日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展現永續發展推動的階段性里程碑,宣布主要營運據點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8.48%,提前六年超越2030年減碳25%目標,成為全球自行車產業首例。

  • 林口長庚參與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 AI智慧與國際醫療實力受矚目

    林口長庚參與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 AI智慧與國際醫療實力受矚目

    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Taiwan Expo USA 2025)於8月14日至16日,在美國達拉斯 Kay Bailey Hutchison Convention Center盛大舉行,由我國外貿協會主辦,智慧醫療專區特別邀請林口長庚醫院參展,全面展現其在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領域的深厚實力。

  • 冠軍不是人!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8/14北京登場

    冠軍不是人!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8/14北京登場

    2025年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14日~17日在北京國家速滑館登場。作為全球首個為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運動會目前已吸引海內外200多支隊伍報名,包括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19支隊伍。

  • 媒體議價法朝野各自表述  藍營促政院提版本、綠憂三輸

    媒體議價法朝野各自表述 藍營促政院提版本、綠憂三輸

    立法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舉行聯席會議,審查「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草案」等案,三黨均提出各自版本。數發部則認為媒體議價法窒礙難行,欲改推共同分潤平台。綠營認為加拿大、澳洲的媒體議價法上路後,導致Meta封鎖新聞,造成「三輸」局面;藍白立委則多認為應盡快推動媒體議價法,不宜再拖,同時要求中央盡速提出行政院版本。

  • 長聖7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新藥報捷

    長聖7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新藥報捷

     長聖(6712)受惠自有細胞療法CDMO製備與儲存服務動能穩定增長,自結7月合併營收8,221萬元,年增17.1%、月增1.65%,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4.8億元,年增16.8%,整體營運持續成長邁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