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事務的搜尋結果,共420筆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外界關注黨務人事安排,尤其鄭麗文注重兩岸事務,大陸事務部主任一直從缺,國民黨今10日發布人事案,確定將由考紀會主委張雅屏兼任。
在《德國之聲》的專訪裡,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傳達的訊息很多,除了不畏爭議直接面對難題,她清楚表達國民黨立場與北京對台政策間的差距。鄭對普丁的定調不管是不是失言,有新聞賣點,媒體聚焦情有可原;但學界諸多評論,例如東京大學的鈴木一人,只看到這句話,而無能藉此分析她的大量重要訊息,所謂專家其實智昏菽麥。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的人事布局,看起來對處理兩岸事務充滿企圖,不過上任後首務,或許仍須以「安內」為優先,多名地方縣市首長昨以另有要務為由紛紛推辭出席,眼見2026九合一選舉將臨,鄭麗文這個「非典型主席」要主導選戰,勢必得先完成內部整合。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1日正式就任,先前黨務人事挨批太老,不符世代交替,鄭麗文昨證實發言人找了「一帥一美」,由立委牛煦庭與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擔任發言人;此外,鄭3日起也會陸續宣布其他黨務人事,據了解,考紀會主委將由張雅屏擔任,並組「主席顧問團」。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賴清德總統20日對外表示,兩岸不可能因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就有辦法得到和平。即將接任國民黨主席的鄭麗文20日拜訪立法院黨團時立刻對此反批,當初就是九二共識讓兩岸開始交流、化解歧見,賴清德對兩岸與國際事務「非常不熟悉」,建議賴應強化幕僚團隊,避免發表不必要的發言、引發不必要的風波。
此次賴清德總統的國慶演說,兩岸關係篇幅縮減,然卻增加涉及台灣地位歸屬的國際法爭辯。賴清德總統宣稱終戰80周年,呼籲重新檢視涉及台灣主權歸屬國際文件詮釋,此引發兩岸對台灣地位國際法理爭論。賴原本希望台灣問題國際化,反陷入台灣地位未定論泥沼中。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日前在第12屆董監事第8次聯席會議的致詞,語氣較去年剛接手海基會的致詞保守,但仍直指兩岸交流的核心。他重申賴總統「在對等、尊嚴前提下,樂意與中國談判、交流合作」的立場,並誠摯呼籲對岸海協會重啟聯繫機制,參照1993年「兩岸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恢復對話。這番表態表面延續政府立場,實則反映當前兩岸互動的困境──制度性對話停擺、民間交流阻滯、觀光與人員往來幾近中斷。
近日,大陸海協會官網的組織機構進行更新,顯示前大陸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已任海協會副會長一職,且名列7名副會長名單中第一位。現任海協會會長則為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海協會成立於1991年12月16日,是大陸處理兩岸事務的半官方機構,業務上級機關為中共中央台辦,在台對應單位為同屬財團法人的海基會。
自賴總統去年5月就任以來,台灣內外部情勢都發生劇烈變化,但賴政府在法理上藉「新兩國論」、文化上藉「去中國」推動務實台獨路線,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內部更與兩個在野黨激烈對抗,對國民黨立委發動全面性大罷免,最後不但以大失敗告終,賴總統個人、卓內閣與民進黨支持度全部跌入谷底。
自賴總統去年5月就任以來,台灣內外部情勢都發生劇烈變化,但賴政府在法理上藉「新兩國論」、文化上藉「去中國」推動務實台獨路線,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內部更與兩個在野黨激烈對抗,對國民黨立委發動全面性大罷免,最後不但以大失敗告終,賴總統個人、卓內閣與民進黨支持度全部跌入谷底。
今天是中秋節,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0/2日提前在臉書發文賀節;有感於台灣當前情勢,旺董也呼籲朝野政黨放下對立,以「愛台灣、讓人民過好日子」為共同信念,務實理性尋求台灣未來發展。他更曝心聲喊「兩岸好,台灣會更好」,祝大家中秋節幸福快樂。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因為自馬英九執政末期迄今,在兩岸路線上黨內與社會爭議不斷,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逐步退卻到只講「九二共識」,省略「一中各表」,到近一年少提「九二共識」,這次主席選戰辯論會中,民調領先諸人又突然重新高舉已經失敗超過10年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擁抱失敗不能不說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一般認為,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錯亂令其錯失2020與2024兩次大選有可能得勝的機會,不能否認有相當程度與部分屬實。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
中共政治局決定本月20至23日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主題是第十五個五年(十五五)規畫。透過五年規畫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大陸融合計畫經濟與改革開放的國策,目標是分階段、有步驟實現民族復興。依據官方表述,台灣問題(國家完全統一)將在民族復興過程中解決。
中共政治局決定本月20至23日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主題是第十五個五年(十五五)規畫。透過五年規畫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大陸融合計畫經濟與改革開放的國策,目標是分階段、有步驟實現民族復興。依據官方表述,台灣問題(國家完全統一)將在民族復興過程中解決。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一語道破天機,他公開指出「世界經濟最大的單一風險點是99%的高性能晶片都由台灣生產」。這番言論表面上看是對全球供應鏈失衡的擔憂,實則暴露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焦慮與雙重標準。在全球化的今天,將特定地區的產業優勢標籤為「風險」背後,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地緣政治算計與矛盾心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一語道破天機,他公開指出「世界經濟最大的單一風險點是99%的高性能晶片都由台灣生產」。這番言論表面上看是對全球供應鏈失衡的擔憂,實則暴露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焦慮與雙重標準。在全球化的今天,將特定地區的產業優勢標籤為「風險」背後,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地緣政治算計與矛盾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