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經貿合作的搜尋結果,共54筆
「2025豫台經貿洽談會」今天在河南鄭州開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圍繞兩岸經貿合作、迎接「十五五」規劃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等重要內容展開闡述。
在中美元首將於今天(19日)晚間通電話之際,大陸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上午出席京台科技論壇接受台媒訪問,對此次通話的意義、可能對陸、台經濟的影響,以及兩岸如何合作應對美國關稅壓力提出觀察。他直言:「我覺得我們應該比較樂觀,因為大陸和美國僵持到現在,再加稅意義不大,反而妥協的可能性更高。」
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以徹底失敗告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賴政府沒有政績可言,選民對用抗中保台口號執政深惡痛絕。但這並不意味台灣選民親中,也不預示賴政府將拋棄反中抗中政策。總體來看,台灣社會將繼續親美親日,繼續跟中國大陸保持距離。
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以徹底失敗告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賴政府沒有政績可言,選民對用抗中保台口號執政深惡痛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台灣選民親中,也不預示賴政府將拋棄反中抗中政策。總體來看,台灣社會將繼續親美親日,繼續跟中國大陸保持距離。
一、賴清德加快「抗中保台」的步伐,台灣社會更加分裂
大陸方面日前將漢翔航空等8家台灣實體納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台灣最近也更新「戰略性高科技獲品出口的實體管理名單」,把華為和中芯納入。請問這會對大陸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影響嗎?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圍堵只會讓大陸迸發出更大的創新活力。
6月13日至15日,上海徐匯濱江盛大舉行「西岸新品節市集」,匯聚超過120個品牌、12大主題分區,展示新行銷、新設計與新理念。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特設的「台品甄選」專區,42家台企攜手亮相,展現臺灣品牌在大陸市場的新風貌,包括永和豆漿、南僑食品、喬山健身器材等耳熟能詳的品牌悉數參與。
聖約翰科技大學近日舉辦「114年度傑出校友表揚典禮」,由校長唐彥博親自頒發「校友楷模」獎座,表彰十位在專業領域、社會服務與母校貢獻方面表現優異的傑出校友,藉此鼓勵在場畢業生以學長姐為榜樣,勇敢追夢、踏實前行。
不少民眾赴金門、馬祖遊玩時,總會帶上「金門高粱」、「馬祖陳高」當伴手禮分送親友。而大陸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4月29日在「福建老字號」中,首度將6個台灣品牌納入,其中包括金門高粱酒、馬祖酒廠等。據陸媒報導指出,此舉是為「拓寬台資企業在閩發展路徑」,並建設兩岸經濟融合示範的模板。
賴總統刻意在中國大陸紀念施行《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的前一天,親自宣告「中國」已是「境外敵對勢力」,使台灣正面臨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因此在國安高層會議後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隨後,民進黨人及側翼更大談應善加使用《國家安全法》及如何嚴防中共的統戰。
工商協進會秘書長,也是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副秘書長朱曦12月9日參加「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期間在廈門過逝。峰會台方方面說明,朱曦熱心兩岸經貿合作,對兩岸經貿及產業融合發展作了大量工作與貢獻。峰會台方理事長劉兆玄、副理事長陳瑞隆、秘書長尹啟銘及陸方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秘書長林軍都表示不捨。
兩岸經貿合作密切,人口直逼1億人的粵港澳大灣區扮演重要角色,時值海峽兩岸交流融合月期間,位於深圳市龍華區的「深台融合發展中心」5日揭牌,未來將為台商、台青、台企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現已有多家企業進駐辦公室,產業橫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液晶顯示模組等多元領域。
大陸財政部昨(18日)晚發布訊息,9月25日起將停止34項台灣農產品進口免關稅,國民黨對此表達遺憾,強調一貫的立場,就是支持兩岸交流合作,認為可以增進雙方人民福祉、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對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倒退乃至惡化,是國民黨所極不樂見的。
大陸方面18日公布,對台灣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自9月25日起停止執行。赴北京參加京台科技論壇的劉兆玄建議,可透過ECFA本身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討論協商,「但是關鍵卡在目前兩岸政府無法溝通」。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呼籲,民進黨政府應正視問題,不能在經貿上依賴大陸讓利,卻又在政治上進行抗中反中。
今(19)日小編精選5件國內外財經大事。美國聯準會(Fed)台北時間19日凌晨公布降息1碼,我中央銀行也在下午2點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預期,央行利率應是連二凍,會議重點聚焦房市議題,由於近期各項房市數據居高不下,第七波信用管制恐怕是箭在弦上,甚至再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打出「組合拳」為房市對症下藥。
兩岸關係複雜多變,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8日公告,自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並指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嚴重阻礙兩岸經貿合作。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天表示,國台辦強烈支持。
大陸財政部網站18日發布兩岸第三波中止關稅減讓項目,指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自9月25日起,停止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農業部說,釋迦、柚子、白帶魚受影響最大。
大陸財政部網站18日發布中止兩岸ECFA第三波關稅減讓項目,指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加上前兩波146項產品被中止關稅減讓合計已達180項。總數約500項的ECFA早收清單已有36%產品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