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公益性的搜尋結果,共574

  • 勞動部:營造業者投入災後復原 不受1.5萬名額限制

    勞動部:營造業者投入災後復原 不受1.5萬名額限制

    勞動部7日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會中通過兩項決議。分別是製造業雇主若主動為本國勞工加薪2,000元,可額外申請增加10%的移工名額;其次,投入災後重建工作的營造業者,移工名額將可在既有總量管制15,000名外,再獲配額。

  • 住都中心辦理「社宅」業務 取得公有不動產可免契稅

    住都中心辦理「社宅」業務 取得公有不動產可免契稅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依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設置之行政法人,依行政法人法第2條及其立法理由,行政法人為執行涉公權力行使之特定公共事務之公法人,該中心執行內政部指示辦理同條例規定之社會住宅業務所取得之公有房屋具公益性,得比照契稅條例第14條第1款規定,免徵契稅。

  • 提供地方活動場所 陳瑩、莊瑞雄協調公路局釋出空間暫用

    提供地方活動場所 陳瑩、莊瑞雄協調公路局釋出空間暫用

    台東市豐原里十多年苦無里民活動中心,希望媒合公路局台東工務段利家監工站房舍空間作為活動中心使用,為此綠委陳瑩與莊瑞雄協調公路局,促成公路局釋出部分房舍空間,作為豐原里臨時活動中心使用;陳瑩表示,成功為台東市豐原里協調的房舍空間,爭取的不只是里民活動的場域,未來里民可以在這個空間開會、上課、聯誼及長照使用,讓社區活動更有凝聚力。

  • 住都中心辦理「社宅」業務 取得公有不動產可免契稅

    住都中心辦理「社宅」業務 取得公有不動產可免契稅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依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設置之行政法人,依行政法人法第2條及其立法理由,行政法人為執行涉公權力行使之特定公共事務之公法人,該中心執行內政部指示辦理同條例規定之社會住宅業務所取得之公有房屋具公益性,得比照契稅條例第14條第1款規定,免徵契稅。

  • 診所玻璃貼「前北一女家長會長」經歷 他問厲害嗎?內行人神解析

    診所玻璃貼「前北一女家長會長」經歷 他問厲害嗎?內行人神解析

    到診所看診,不少人會留意牆上貼著的醫師學經歷,不過有律師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看到一間診所的醫師,把「前北一女中家長會會長」的經歷也列上,感到相當好奇。有網友對此分析,能當上會長,代表人格佳、受圈子認可、善於資源協調,看起來雖與本業無關,但代表這樣的醫師在醫病關係上經得起信任,能讓患者感到安心。

  • 3年1期上路 北市舊衣回收核准49家

    3年1期上路 北市舊衣回收核准49家

     為減少垃圾量,讓民眾家中堪用的舊衣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台北市巷弄內常見舊衣回收箱,不過社福團體的舊衣回收資格是以3年為1期循環申請,11月1日是最新1期實施上路,環保局統計,這期核准社福團體有49家,比上期多1家,可設置的回收箱計有1337個,也較上期多18個。

  • 租金入不敷出!社宅變現金?北市捷運局聯開宅喊售引爭議

    租金入不敷出!社宅變現金?北市捷運局聯開宅喊售引爭議

    北市捷運工程局於建設捷運時同時開發基地建設「聯開宅」,主要用於挹注捷運建設的自償性經費,不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要求捷運局將聯開宅用作社會住宅,使租金入不敷出,難以填補約1492億的自償經費,捷運局擬出售聯開宅籌措資金。議員質疑恐違居住正義目標,要求研擬設立基金或賣給北市都發局、新北市府等方案。捷運局回應,會將意見彙整帶回北市府研議。

  • 土城暫緩發展區 最快2026年啟動區段徵收

    土城暫緩發展區 最快2026年啟動區段徵收

    土城暫緩發展區區段徵收範圍都計變更案位於金城路二段附近,已於2025年5月27日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即日起辦理再公開展覽30天,公開展覽期間如果順利獲得民眾支持無陳情意見,最快可於2026年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 北市捷運局擬售聯開宅 議員籲都發局買下

    北市捷運局擬售聯開宅 議員籲都發局買下

     北市捷運局在建設捷運時,若站體基地適合,會同時建設聯開宅,用於挹注建設自償性經費。不過,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要求捷運局將聯開宅作為社會住宅,使租金入不敷出,難以填補1492億的自償經費。捷運局擬對外出售聯開宅籌措資金,不過議員質疑有違居住正義,要求設立基金或賣給北市都發局、新北市府作為社宅等方案。捷運局回應,會將意見彙整給北市府研議。

  • 人權會《兩公約》獨立評估意見  聚焦不利處境群體保障

    人權會《兩公約》獨立評估意見 聚焦不利處境群體保障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30)日舉行「《兩公約》第四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發表會」。人權會依職權完成本次獨立評估意見,除協助國際審查委員瞭解我國人權現況,更期待透過公開發表的方式,督促政府正視結構性問題,回應處於不利處境群體之聲音。

  • 租金入不敷出!社宅變現金?北市捷運局聯開宅喊售引爭議

    租金入不敷出!社宅變現金?北市捷運局聯開宅喊售引爭議

    北市捷運工程局於建設捷運時同時開發基地建設「聯開宅」,主要用於挹注捷運建設的自償性經費,不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要求捷運局將聯開宅用作社會住宅,使租金入不敷出,難以填補約1492億的自償經費,捷運局擬出售聯開宅籌措資金。議員質疑恐違居住正義目標,要求研擬設立基金或賣給北市都發局、新北市府等方案。捷運局回應,會將意見彙整帶回北市府研議。

  • 土城暫緩區都計變更再展30天 未來600戶社宅曝光

    土城暫緩區都計變更再展30天 未來600戶社宅曝光

    土城暫緩發展區區段徵收範圍都計變更案已於2025年5月27日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即日起辦理再公開展覽30天,公開展覽期間如果順利獲得民眾支持無陳情意見,最快可於2026年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 桃市加速產業園區開發 三大策略打造完整產業鏈

    桃市加速產業園區開發 三大策略打造完整產業鏈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5年10月2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發局、地政局「桃園市產業園區開發情形」專題報告後表示,大園、大溪及新屋頭洲等三處產業園區未來將輔導未登記工廠遷入,事涉跨局處業務,請溫代欣秘書長統籌成立專案小組,整合地政局、都發局及經發局等相關局處,擬定具體作法並掌握執行情形,確保產業園區開發順利推動。

  • 京華城案沈慶京批檢辦案致「家破人亡」 請求移送林俊言濫權追訴罪

    京華城案沈慶京批檢辦案致「家破人亡」 請求移送林俊言濫權追訴罪

    台北地院今(28)日下午審理京華城案,傳喚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並傳喚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作證。沈慶京說,檢察官起訴內容,完全是子虛烏有,之後還以偵辦非常規交易,再找藉口搜索威京集團各公司,影響集團的營運,導致同仁親離信散,如同家破人亡,批評承辦檢察官林俊言未偵辦前北市副市長林欽榮違法是「雙標」,並當庭請求合議庭依《刑法》濫權追訴罪將林俊言移送偵辦。

  • 台北港土方填埋回饋金 議員促降低

    台北港土方填埋回饋金 議員促降低

     台北港申請土方填埋造陸,新北市推薦工程案件進港回收酌收每立方公尺600元回饋金,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認為,若市府協調降低回饋金,除了業者降低成本外,也可以提升填埋造陸的效率。對此,新北市工務局表示,600元回饋金與台北市相同,且台北港回收土方仍傾向公益性質,但已著手研議公辦都更工程土方也可進台北港處理。

  • 勞部桃竹苗分署 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

     為協助中高齡及高齡者等特定對象提升再就業技能,使其順利重返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提供計畫人力與輔導資源,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創造多元且彈性的就業機會,其中苗栗就業中心推介66歲的章大哥加入多元補助單位擔任教保助理員,經過一年的努力,他成功轉任照顧服務員,延續了職涯價值,也重新找到了生活重心。

  • 內政部稱包租代管破10萬戶 時力批:不提社宅是原地踏步

    內政部稱包租代管破10萬戶 時力批:不提社宅是原地踏步

    內政部國土署近日發布全台包租代管戶數突破10萬戶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時代力量表示,這對台灣的房屋市場改革當然是好消息,但真正的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卻陷入停滯,賴清德總統上任逾1年,至今尚未核定任何一戶新社宅。

  • 釋放壓力!百人銅鑼浴台南登場 邀民眾體驗音波療癒

    釋放壓力!百人銅鑼浴台南登場 邀民眾體驗音波療癒

    銅鑼浴近年來在歐美與亞洲地區日漸盛行,被視為結合冥想與能量療癒的聲音藝術體驗,對於失眠、焦慮與壓力過大等現代身心困擾具潛在幫助。台南市政府與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將於11月2日下午2時至5時30分在永華運動中心舉辦「百人銅鑼浴,放鬆享受音波療癒」大型公益活動,邀請市民一起體驗音波共振的深層放鬆力量,釋放壓力,找回內在平衡。

  • 監院光電疑義調查報告出爐 指出「七大問題」政院應處理

    監院光電疑義調查報告出爐 指出「七大問題」政院應處理

    全台多個光電場爆發爭議事件,監察院通過監委紀惠容、田秋堇、范巽綠的「太陽光電申設相關疑義」調查報告,並提出7大問題與改善建議,指能源轉型是台灣重要政策,但面臨綠電推動延宕、不法勢力干擾、申設審查標準不一、漁電共生未達預期等7大問題,影響投資信心,行政院與法務部等單位應強化協調與防範不法。

  • 新版危老條例 擬2限1增

    新版危老條例 擬2限1增

     現行《危老條例》將在2027年5月底屆期,內政部正著手研擬《危老條例》修正草案,並召開多場產官學會議。據悉,新版危老條例規劃「2限制、1新增」,包括:一、限制適用對象不得位於都市計畫工業區,且住宅比例須達2/3,二、限制小基地容獎上限,增訂面積未達500平方公尺者,下修其申請容積獎勵不超過基容1.2倍或原容積1.1倍。同時,也新增社宅容積獎勵,重建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提供社宅或社福設施者,擬另給與15%容獎,且不受獎勵上限限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