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頃農地的搜尋結果,共122筆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挑戰,台名保經秉持「經營永續的幸福感」理念,積極投入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益。今年,台名響應中華國際原生復育協會與嘉義縣政府農業處合作推動的「好空氣育福田」公益行動,鼓勵農友停燒稻稈,改以「稻草分解菌」就地分解稻稈,不僅能有效降低空氣污染與碳排放,更可增加土壤有機質,讓農作物更加健康茁壯。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23日屆滿1個月,在鏟子超人、國軍協助下,災區住戶已完成清理,泥濘不堪的街道也恢復原本市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任務告一段落,將轉型為災後重建復原會報,估計重建約需3至5年。多位災民談及家園重建,都說不敢想太遠,心情仍然不安穩,只要下雨就會感到慌張;望著田裡大片淤泥,農民無奈地說,中央雖已提出辦法,「但安身的日子恐怕回不去了!」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近800公頃良田,農業部長陳駿季12日表示,農業部已研擬3項處理方案,包括清除土砂恢復原狀、清除部分土砂原地籍房舍重建、原地農地重畫,強調會與專家、學者及農友充分溝通尋求共識。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地區良田損失慘重,光復、鳳林等鄉鎮近800公頃農地遭大量土砂淹沒。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表示,農田土壤經相關檢測後都符合標準,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後續處理初步研擬3種方式,其中以土地重畫再生最有效率,不過還會再跟專家學者、農友討論決定復育方向。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6日召開第30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由內政部長劉世芳主持,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經濟部參事蔡麗娟、交通部參事陳進生及衛福部司長蘇昭如等部會代表出席,共同研商災區環境清理、基礎建設修復與民生防疫工作進度,展現跨部會聯手防災、復原決心。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患除造成光復鄉居民傷亡慘重,也毀掉農民良田,花蓮縣政府初估有300公頃農地受損,洪災至1日第9天,多數農田仍可見大量垃圾及淤泥,北富村長黃進正愁眉不展看著自己的農地堆滿厚達5、60公分的淤泥,不知怎麼辦,他更憂心即使挖除淤泥,土壤若受重金屬汙染,1、20年都難以復耕。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患重創光復鄉,除人命傷亡、農業損失慘重,縣府初估300公頃農地受損,毀掉農民良田,水患過一週,北富村農田仍可見大量垃圾,村長黃進正說,垃圾已發臭,還有許多大小不一漂流木,農田積淤厚達50公分高,再加上擔心淤泥可能有不明重金屬,土壤若受污染,「恐怕1、20年間都會受到影響」。
高雄旗山大林場22公頃農地遭大量爐碴掩埋逾15年,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直言,目前清運多數僅停留在8至10公尺深度,真正堆積爐碴與廢棄物的「熱區」位於地下4至22公尺,尚未有效處理,市府承諾2027年完成清運,恐淪為天大謊言。對此,高市府環保局反控,業者未依清理計畫進度執行,但市長陳其邁上任後,要求業者積極處理,目前清理進度超前4.47%,目標2026年底全數清除。
高雄美濃「大峽谷」盜採案、馬頭山廢棄物掩埋與大樹光電廢棄物案相繼引發社會關注,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近日再度公開指出,高雄旗山大林場22公頃農地遭大量爐碴廢棄物掩埋一案,至今已超過15年仍未妥善處理,質疑市府處理態度消極,恐讓「廢棄物債留子孫」。
近期高雄農地遭非法濫用事件頻傳,繼大樹光電案、美濃「人工湖」、大樹「光頭山」後,高市議員李雅靜又接獲民眾陳情,發現大寮地區疑似也有農地遭人非法回填廢棄物,痛批「高雄農地根本成為黑金的後花園」。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市府已與橋頭地檢署成立聯合稽查小組,若查獲不法一定嚴查嚴辦。
內政部國土署今(19日)召開國土計畫委員會,審議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議程之一為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將變更後龍、竹崎農地為產業園區和科學園區,其中包含960公頃農地。對此,苗栗縣環境保護協會等團體在場外舉行記者會,強調半導體關稅恐高達300%,苗栗大幅圈地擴張園區恐淪為一場空,只剩炒地皮帶動地價房價上漲,呼籲國審會嚴審守護國土。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近里港接壤處,有約1公頃農地遭盜採砂石,讓現場出現「人工湖」,致農路崩塌、騎士摔傷,綠營立委邱議瑩民今(11)日到場會勘,發現該處為集團姓操作,地主疑為人頭戶,藍委柯志恩則感嘆,高雄這塊美麗土地,卻接連遭剷平、挖洞,質疑「到底還有多少地方遭到破壞?」
高雄美濃吉洋近1公頃農地遭非法盜採砂石,遺留20公尺深巨坑宛如「人工湖」,農路崩塌、騎士摔傷,砂石車頻繁進出擾民,警方稱今年已查報59件類似違規,居民今(8)日聚集抗議,要求嚴懲業者。
2025亞洲生技大展已於7月25日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大添生醫創辦人廖芳銘於現場發表演說,宣布與訊聯細胞智藥展開《薑黃外泌體研發計畫》,將台灣的有機農業結合再生醫學應用,邁向國際市場。
新竹市東區農地水稻被驗出超標的重金屬汞,環境部、農業部今天表示,已在今日協助新竹市政府完成銷毀共2755公斤稻穀,未流入市面,該汙染農地後續不能耕種須改善,衍生費用將在追查到汙染行為人後向其求償。
國科會規畫至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將增加至7440公頃,故提出園區政策環評,環團質疑用地需求暴增3000公頃,擔憂未來徵收大面積農牧用地,搶地、搶水、毀農增汙染,呼籲優先使用已受汙染的褐地。環委昨也在環評大會提出建議,應優先活化、利用已畫設的工業用地,或評估在遭汙染土地新設科學園區的可行性。
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青農孵育計畫」,在雲林縣元長鄉承租1公頃農地,透過當地農民輔導青農團隊,種植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鼓勵青年回鄉友善耕種。23日舉辦「粒上加力-新食力」活動,在稻田裡享用義大利燉飯等美食,展現「社會農場」結合產業永續與人才培育的成果,並宣布將擴大耕種面積,持續發展地方創生。
目前全台營運及開發或規畫中的科學園區總面積達到5440公頃,因產業實際需求已超出預期,國科會規畫至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將增加至7440公頃,故提出園區政策環評,並於今天下午送入環評大會審議。環團指出,科學園區用地需求暴增是因為要開發「桃竹苗大矽谷」及「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擔憂未來徵收大面積農牧用地,搶地搶水毀農增汙染,呼籲優先使用已受汙染的褐地,而非具有農業生產功能的素地。
基督教芥菜種會推動「青農孵育計畫」,在雲林縣元長鄉承租1公頃農地,透過有經驗的農民輔導青農團隊,種植花蓮26號丰稻稘燉飯米,鼓勵青年回鄉友善耕種。23日舉行舉辦「粒上加力-新食力」活動,展現「社會農場」結合產業永續與人才培育的成果,並宣布將擴大耕種面積,持續發展地方創生。
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被控收賄500萬元護航「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桃園地方法院15日開準備程序庭。檢方強調鄭文燦收500萬元即構成犯罪,鄭文燦方反擊指從頭到尾均未替9.12公頃解套,檢方入人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