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冷氣團的搜尋結果,共1,604筆
熱帶性低氣壓TD29,今日內發展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其路徑確定北轉,轉彎時間及角度,將決定台灣受威脅程度。由於主要導引氣流為太平洋高壓,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初步預估該低壓有4種路徑,不能完全排除登陸機率!
房市冷靜,北北桃竹預售屋市場的地板價再度壓低。據實價登錄資訊,台北市已可以買到總價900萬元有找的預售新屋,桃園更可買到233萬元的預售新屋。《住展雜誌》分析,預售案出現過分低總價,不外乎小坪數、低樓層,蛋白區、甚至蛋殼區,且多數為投資型產品;不過最近出現預期降息心理,明年選舉政策牛肉、股市獲利了結游資轉進房市,也有期待空間,預料房價恐怕沒有調低空間。
房市呈現疲態,低總價預售屋的地板價,也壓低了!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台北市已可以買到1戶總價900萬元有找的預售新屋!在桃園,更可買到不到250萬元的產品。
住展雜誌彙整近兩年北北桃竹推出住宅類新案,截至10月實價揭露的最低總價預售屋資訊,今年狀態分別為台北市大同區延三夜市地帶的「伊寧橋寓」、新北市淡水區紅樹林區域的「員邦徊」、桃園市大園工業區的「福興豐藏II」以及新竹縣湖口鄉維東重劃區附近的「遠揚居易II」,總價各為860萬元、675萬元、233萬元、559萬元。
據《地道風物》公眾號報導,很多朋友,特別是北方的朋友都發現,2025年的秋季似乎特別短,夏天過後就直接是冬天,沒有任何過渡。10月中旬末下旬初,北京開啓「速凍」模式,氣溫突然從十幾度爆降到了0度左右,很多人剛剛脫下半袖,就立刻穿上了羽絨服,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颱風後一日,我素服便鞋,搭上台鐵區間車,南下去看妳,一路陽光燦燦,但鐵道旁斷垣殘壁,沒有整理的野草蔓生攀爬,我想妳的心也如此凌亂頹圮。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周年慶首周周末(10/16-10/19)業績亮眼,受冷氣團周六報到助陣,秋季降溫與飄雨,帶動服飾買氣沸騰,還有日韓雙跨國場域新登場、SEVENTOEIGHT一日店長、頌樂見面會等多場活動帶動人潮。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9月未隨檔期效應回溫,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5.6分,與8月近乎持平,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二升、三平、一降」,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上升,成交組數、來客組數、議價率持平,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
住展雜誌今(9)日調查顯示,「928檔期」旺季不旺,北台灣房市仍熱不起來,僅有些品牌建商、話題指標案、或開價相對平價案,能攀上單周20組的賞屋量,每周成交量達2組以上,不過市場上還有不少案場「等嘸人」。若無新的政策激勵,今年全年推案量,恐將面臨1兆元保衛戰。
未隨房市928檔期效應回溫,9月住展風向球毫無起色依然是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5.6分,與8月近乎持平。房市買氣依舊維艱,待售建案數量在1400多案的高水位,等同疫情階段,若是買氣與政策仍沒有一定程度打開僵局,年底拉尾盤機率將相當渺茫。
全台六都會區公布2025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萬6,075棟。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3.5%,其中,僅台北市月增4.2%,其餘五大都會區均量縮,新北市月減2.6%,桃園市月減0.9%,台中市月減3.8%,台南市量縮5.4%,高雄市月減11.9%。
房屋預售市場受打房影響持續加劇。據統計,上半年全台預售屋僅成交2.05萬件,總額不到4,000億元,比去年同期短少5.7萬件,金額萎縮近1兆元,全台各地不分南北陷入冰凍,更有14個行政區今年預售屋交易量,僅剩去年同期不到1成。過往不少熱門區段月銷上百件,如今不少僅餘個位數。
央行實施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的「金龍風暴」威力驚人,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光環都擋不住。據《住展雜誌》調查,除北士科園區直接受惠輝達星艦總部進駐北士科的利多,近三個月房價平均上漲4.8%外,原本期待會有外溢效應的大北投全區、士林、三重等三區,都沒搭上輝達利多列車,房價不漲反跌。
國際科技大廠輝達(NVIDIA)5月宣布進駐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被視作房市冷氣團下一大暖流,除了北士科本身的區域房市外,包括北投區、士林區,以及新北市的三重區、淡水區也寄望因為地緣性而有所帶動,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比較這些地帶在5月後迄今8月的預售案平均單價,其中北士科地段的均價為119.4萬元,比起還未公布喜訊前1-4月小漲4.8%,相較去年同期則增近一成,有一定的刺激效果,而新洲美段水景宅交易衝上單價144.8萬元,創北投區房價新高,拉抬行情之餘也顯買盤看好前景。
去年919央行實施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的殺傷力驚人,「金龍風暴」衝擊房價的後座力,仍打趴輝達總部插旗北士科的利多效應。據專業市調機構今(21)日最新調查顯示,除北士科園區直接受到輝達宣布Constellation星艦總部在北士科正式啟航之後,近3個月房價漲幅平均4.8%之外,原本期待會有輝達利多外溢效應的士林、三重,房價仍拉不動,不漲反跌。
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被房產業稱為「金龍海嘯」的政策打炒房,實施即將屆滿周年,對房市的殺傷力,可說是與日俱增。
往年農曆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雖逢閏月,但也將在8月底進入鬼月。鬼月因民俗禁忌顧露,向來為購屋市場淡季,今年更因房市急凍,讓建商更不敢推案,推估今年8月北台灣公開案量將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八年同期新低,比禁止預售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期,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期更糟!
華人傳統的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雖逢閏月,但也在8月底進入鬼月。觀察近幾年8月北台灣推案量,自2018年起多有來到千億元以上量能,2024年甚至逼近1,500億元的新高紀錄!然而,今年利空罩頂,北台灣8月不敢開新案,預估推案量將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近8年來新低,比禁止預售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期,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期更糟!
華人傳統的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雖逢閏月,但也在8月底進入鬼月,出於入厝的顧忌遠勝於購屋,加上隨著時代變遷,沖淡不少習俗包袱,觀察近年8月北台灣推案量,自2018年起多有來到千億元以上量能,去年的房市熱潮甚至逼近1500億元的紀錄新高,然而今年利空烏雲不散,鬼門開之際新案更不敢開,推估的公開案量破不了千億元不說,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近8年來新低,比禁止預售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期,以及疫情三級警戒的時候都來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