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凝血劑的搜尋結果,共93筆
地瓜葉是麵店常見的燙青菜。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地瓜葉含多酚、綠原酸等營養素,具清熱解毒、穩血糖、抗發炎,與預防大腸癌、乳癌、肺癌的潛力,她每周必吃3次以上,但地瓜葉屬性偏涼,不宜涼拌或生食,且因含維生素K與高鉀的特性,腎臟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長期長途駕駛、久坐、缺乏活動,加上肥胖、抽菸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與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子,可能引起肺栓塞。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當血栓或其他栓子進入肺部血管,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肺部血流受阻、氣體交換受限,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急性缺氧、心肺衰竭,嚴重者甚至喪命,因此肺動脈栓塞被稱為「沉默殺手」。
泰合(6467)宣布,已於中歐時間10月30日正式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TAH3311的歐洲上市許可申請。此項申請標誌著泰合生技在推動產品進軍歐洲市場及深化全球佈局上的重要里程碑。
泰合(6467)宣布,已於中歐時間10月30日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旗下新藥TAH3311的歐洲上市許可申請,此為全球首款Apixaban口溶膜劑型,象徵公司產品正式進軍歐洲市場,並在全球抗凝血用藥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最近天氣起伏不定,可能影響泌尿系統健康。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分享,他在小農市集的攤位發現「油甘果」,這種水果有酸澀感,但緩慢咀嚼後頗回甘,民眾若每天吃約10至20克果肉,有助於改善排尿困難、頻尿,更能調節血糖與血脂,降低腎病變風險。
秋天是柿子的產季,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的多種植化素,有助於控血糖、降血脂、抗發炎,但因其含單寧酸,應避免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及酒精類食品同吃,甚至直接空腹食用,以免腸胃不適,更應和藥物服用時間隔2小時,以免影響藥效。
日本人愛吃納豆,也以長壽聞名。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中會「牽絲」的黏液與益生菌,能夠抵抗胃酸、直達腸道,有助溶解血栓、強健骨骼、保養腸道功效,但他提醒,腎功能不佳、重症住院患者與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者,應避免食用納豆,或先諮詢醫師意見,以免影響病況。
新竹1名65歲張姓男子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病史,近期因膽結石困擾需手術,但他從未接受過全身麻醉,擔心到焦慮、失眠,最終在家人建議下,張男到麻醉術前評估門診,透過專業麻醉團隊的協助,安心完成手術,並於術後2天順利出院。
台灣有近10萬人洗腎。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想要保護腎臟,除了多喝水,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傷腎食物之外,她非常推薦吃洋蔥,洋蔥含有豐富的槲皮素、硫化物等抗氧化物質,除了能保護腎臟,還有助於血糖控制。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憑藉「e藥整合跨域合作 高齡用藥安心無礙」計畫,今年榮獲衛福部頒發「提升服務品質計畫」獎。這項計畫最重要的是整合慢性病患者用藥,患者用藥從平均11.1顆降至9.7顆藥,讓患者不重複用藥,降低身體負擔。
台鋼雄鷹洋將魔鷹的妻子日前搭機來台時,在機上出現身體嚴重不適,落地後送往醫院搶救仍宣告不治,確切死因尚未公開,不過該事件也引發外界對經濟艙症候群的關注。醫師楊智鈞指出,久坐、飲水不足可能引起血栓,進而導致肺栓塞,若想避免,建議多起身活動、自帶裝滿水的水壺以便隨時飲用,若搭長途可穿彈性襪。
羽衣甘藍因營養價值豐富,在歐美被視為超級食物。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適量食用羽衣甘藍,有助調控血壓、穩血糖,一項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食用12周後,能改善糖化血色素、胰島素阻抗,建議可搭配好的油脂一起吃,例如橄欖油、酪梨,以提升植化素吸收效率,但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在服用抗凝血藥者,食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
1名年約40歲上班族長期久坐辦公室,半年來飽受臀部深層疼痛困擾,且疼痛有向下延伸情況。初期以為是久坐導致肌肉緊繃,尋求熱敷、電療、拉腰等一般復健治療,以及整脊及按摩協助,但症狀始終未獲明顯改善,甚至後來坐、躺皆感不適,夜間經常因疼痛驚醒,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被譽為「超級食物」的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因富含營養成分,深受注重健康與飲食控制的消費者青睞,然而消基會於3月針對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共24件樣品進行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含量測試,竟發現3件奇亞籽產品檢出砷或鉛、8件亞麻籽產品檢出鎘,其中3件超過法定標準,恐影響腎臟與骨骼健康,消基會建議,企業應主動送檢販售商品,以免出意外毀壞商譽。
很多人吃洋蔥時,會剝掉外皮與切掉靠近根部處,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這是營養精華之處,研究發現,洋蔥外皮與根部,含有豐富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保護腎臟與促進尿酸排泄,洋蔥還含硫化合物,有助護心、抗癌與穩定血糖,建議每天可食用4分之1顆至半顆洋蔥,生吃營養價值最高。
天氣熱真的要多喝水。婦產科醫師張宇琪分享有一位女子出國旅遊期間,常忘記喝水,回到飯店發現腳好麻、指甲還黑掉,像是被撞到般瘀血,返台檢查才發現竟然是脫水導致的血栓,嚴重恐導致中風、心肌梗塞。
衛福部今年核准2款適用於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的針劑,包括美國與日本合作研發的樂意保(Leqembi)、美國禮來藥廠研發的欣智樂(Kisunla),有助延緩病程。新藥近日開打,23日亞東醫院上午為83歲女性施打首劑欣智樂,成大醫院下午則為76歲男性注射樂意保。
許多日本長輩、上班族都愛飲用青汁來保健,不過青汁人人都適合飲用嗎?營養師王證瑋指出,青汁對於蔬菜攝取不足、需要調整體質或腸道環境的人來說,是個方便實用的營養補充方式,但並非萬靈丹。建議不要在空腹時飲用,腎臟病患者、服用抗凝血劑者飲用前也需諮詢醫師。
月經不規則好困擾!女性在人生各階段,都可能面臨不同的月經問題,醫師提醒,若經期不順伴隨痘痘、多毛、體重上升問題,很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導致不孕,甚至提高癌症風險,應及早就醫,搭配適當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
台中烏日傳出1名80多歲臥病在床阿嬤遭外籍看護長期施暴,阿嬤無法說話,臉部、身上不時出現瘀青,看到別人接近時會恐懼抬手似要保護自己,家屬本月1日調閱監視器才發現外籍看護多次毆打阿嬤,氣得把影音上傳臉書社團,2日報警處理。台中市政府強調將依法辦理,若經查施暴屬實,可對外籍看護處罰最高15萬元,並廢止聘顧許可,限令出境,未來不得再於我國境內從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