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凝血功能的搜尋結果,共88筆
現代人注重養生,不少人會將薑黃入菜。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薑黃含有薑黃素,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將薑黃融入飲食無妨,但料理用的薑黃,薑黃素含量不穩定,與臨床所用、含量明確的萃取物,兩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遠,加上可能影響凝血功能,若想藉由吃薑黃保健,應先諮詢醫師的意見。
60歲許女士在宮廟擔任會計逾30年,數鈔票是日常工作,遇上春節期間香客雲集,善款踴躍,恰巧點鈔機壞掉,長時間數錢導致大拇指與手腕疼痛感越來越明顯。由於短時間內無法停工,經醫師評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優先處理疼痛,一段療程後逐漸好轉。
許多人會吃魚油來保健,認為可以護心血管,對於大腦、眼睛也有好處。不過,內分泌新陳代謝醫師蔡明劼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健康的人長期吃魚油,因降低凝血功能等因素,反而使心律不整風險增加13%,腦中風風險增加5%,他建議,除非是確定有心臟病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患者,可在醫師評估後補充魚油,否則不必浪費錢。
流感季節今年提早報到!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已超過10萬人,本周正式進入流行期。相較於新冠疫情前,流感多於10月才開始流行,今年提早到9月,她評估主要受新冠免疫負債影響,流感已經全年化,是否會更嚴重須留意,提醒10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民眾應盡速接種。
又是新生兒腸病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僅七天的北部男嬰,出生即黃疸、茶色尿,住進加護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媽媽有發燒症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6例,含8例死亡,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預測十月上旬,國內健保及門診人次每週會超過一萬一千人次,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長、校園注意腸病毒防疫措施。
新竹1名65歲張姓男子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病史,近期因膽結石困擾需手術,但他從未接受過全身麻醉,擔心到焦慮、失眠,最終在家人建議下,張男到麻醉術前評估門診,透過專業麻醉團隊的協助,安心完成手術,並於術後2天順利出院。
花蓮41歲林小姐今年7月30日準備迎接女兒「樂樂」的出生,剖腹產過程中卻突遇罕見的「羊水栓塞」,一度瀕臨腦死,經門諾醫院醫護團隊長達1個月的跨科別治療及中西合療,林女奇蹟的闖過鬼門關,甚至能抱起剛出生的女兒,讓在場的醫護直呼「是最幸福的風景」。
本周是開學周,腸病毒疫情恐怕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分別為出生5天、10天的男嬰,均感染新生兒腸病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5例重症病例,其中7例死亡,創近6年最高,點名桃園、台東,兩縣市已拉警報,雙雙快達流行閾值邊緣,開學後是否疫情攀升,有賴校園防疫。
本周就是開學周,腸病毒疫情恐怕面臨上升!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不到滿月的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分別為出生第五天、第十天的中部男嬰,且均是感染新生兒腸病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開學後是否疫情攀升,需觀察兩周。
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還沒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一口氣新增2例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兒,兩人在出生後8天及5天就發病,且雙雙引發新生兒敗血症,兩人都還在加護病房救治中。疾管署表示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已累計1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7例死亡,創6年來同期最嚴重,提醒準媽媽產前多留意。
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還沒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兒,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57歲藝人沈玉琳上月底因發燒住進三軍總醫院,昨(6日)證實是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對此,血液腫瘤科醫師裴松南表示,依沈玉琳發病速度這麼快來看,最有可能的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除發燒外,還可能有易出血情況,曾有患者因刷牙出血,以為牙周病去洗牙,結果因血流不止,被牙醫送到急診,因此確診罹癌。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未來醫療團隊除了會替他進行化療外,也會評估做骨髓移植。醫師吳鴻誠指出,近年血癌治療相較於20、30年前,已有相當大幅度的進步。一位29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也親自講述自己4月至今的抗癌歷程,歷經多次化療、骨髓移植後,他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情很重要。
一位42歲林姓女子近日到高雄進行「腸胃道重建」減重手術後,在術後24小時內罹患肺炎併發症、肺栓塞,2天後身亡,目前全案進入司法程序。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析,開刀後容易肺塌陷肺炎,甚至可能肺栓塞,「肺栓塞容易咳血,且死亡率較高」,另外病人若有使用賀爾蒙、避孕藥等特殊藥物,進而影響凝血功能,術前一定都要告知醫師。
1名年約40歲上班族長期久坐辦公室,半年來飽受臀部深層疼痛困擾,且疼痛有向下延伸情況。初期以為是久坐導致肌肉緊繃,尋求熱敷、電療、拉腰等一般復健治療,以及整脊及按摩協助,但症狀始終未獲明顯改善,甚至後來坐、躺皆感不適,夜間經常因疼痛驚醒,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生小孩就像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27%的產婦死亡與產後出血有關。台中市光田綜合醫院近期也接獲2名嚴重的產後大出血的產婦,其中1名20多歲產婦更是產後呈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出血達1萬毫升,歷經近18小時間不斷輸血搶救,最終成功保下一命。
大陸江蘇省杭州市一名50歲的李姓婦人,2個月前雙腿開始莫名其妙地發癢, 起先以為是皮膚過敏,就近在藥局買了點抗過敏藥吃,然而症狀不見好轉,後來連上半身也開始癢,而且越來越癢,最後實在受不了才就醫。醫生聽完症狀描述,立刻警惕起來,安排了腹部超音波檢查,果然在患者肝臟上發現腫瘤。
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腸病毒重症創下6年來最嚴重,全國今年累計7例重症,其中就有5例為新生兒。疾管署本周緊急召開會議,呼籲孕產婦、新生兒落實防護措施,並修正「母乳哺餵建議」,由於母奶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當嬰兒未滿三個月,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停止哺乳」。
我國每年約1.3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深耕肝臟外科領域30餘年、林口長庚副院長李威震專精肝臟移植、細胞治療,透過肝臟移植造福肝衰竭病人,並將細胞治療應用於肝癌,讓不少患者獲得痊癒機會。
許多民眾利用假期帶毛寶貝一起出遊踏青,夏季毒蛇容易出現,日前有飼主帶毛寶貝到山區健行,途中愛犬突然發出哀嚎,飼主發現愛犬後腿有傷口逐漸腫脹,且走路一拐一拐,懷疑愛犬被蛇攻擊,果真在草叢中看見一條蛇,於是用手機拍下照片,打電話向新北市動保處詢問。動保處請飼主立即將犬隻帶到動物醫院看診,經由獸醫師依據飼主照片中的蛇類特徵,判斷犬隻可能遭到龜殼花咬傷,馬上聯繫動保處調用抗毒蛇血清進行緊急治療,所幸經過數天細心照護與休養,犬隻已康復恢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