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具報告的搜尋結果,共417筆
現在,蘋果最出名的是iPhone手機,隨著AI時代到來,摩根士丹利出具報告指出,蘋果下一個劃時代的旗艦產品將是人形機器人。
東研信超(6840)第三季合併營收2.33億元,年增3%,毛利率維持43%,營業利益0.21億元,稅後淨利0.22億元,均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盈餘0.71元,單季獲利超越2024全年與2025上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6.69億元,營業利益0.54億元,稅後淨利0.36億元,分別年增6%、546%與76%,每股稅後盈餘1.18元,前三季毛利率提升至43%,較去年同期增加3.22個百分點。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南電(8046)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市況回溫、漲價效益及新台幣回貶,稅後淨利強彈至7.24億元、每股盈餘1.12元,雙創近7季高。前三季稅後淨利7.44億元、年增達近28.72倍,每股盈餘1.15元,自近6年同期低反彈。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南電(8046)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37.06億元,月增4.72%、年增達41.68%,創同期第三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327.14億元、年增21.04%,自近5年同期低回升,成長幅度較前9月18.82%持續擴大。
國巨*(2327)上周舉行法說會,單EPS達3.1元,創12個季度新高,今(11/3)強勢噴漲,不止外資喊買,國內大型金控投顧也指出,看好鉭電容需求強勁,3大原因喊買,同時上修目標價至「3字頭」;惟1國內券商認為訂單從日韓業者外溢現象並不存在,調降國巨評等至「中立」,目標價200元。
驗屋能找得出的瑕疵百百種,部分驗屋業者為使消費者覺得「有做事」,更是吹毛求疵,除了消保官建議消費者找口碑好的業者、合理解決問題,避免無謂紛爭,還有建商得知買方找驗屋業者,寧願便宜數十萬元,別繼續「找麻煩」。
立法院預算中心出具報告顯示,到2025年8月底,中央政府稅課收入預算達成率僅92.2%,甚至低於Covid-19疫情期間同期,財政部應仔細評估,美國關稅政策對稅課收入的影響。
精密齒輪廠鈞興-KY(4571)前三季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第四季新增機器人齒輪項目等出貨,營運有機會追平去年高基期表現,本土法人出具報告認為,鈞興全年營收將微幅衰退,明年有機會轉正成長。
受到台電拉貨遞延,2大投顧出具報告指出中興電(1513)短期動能受限,1家調降評等從「買進」降至「增加持股」,而另一家雖維持「買進」評等,惟兩家皆將目標價下修,分別各降至176元、180元。
周一亞洲早盤時段,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美中談判代表達成貿易協議框架,緩解了市場對兩國之間的關稅與出口限制可能削弱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
周三東證一部指數上漲0.52%,收在3,266.43點,盤中一度站上3,274.94點,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路透社報導,日本新任首相正著手準備一項龐大的振興方案,其中包括緩解家庭通膨壓力的措施。
蘋果iPhone 17系列手機銷售報喜,周二包括台積電(2330)、鴻海(2317)、LG Innotek、立訊精密等亞洲供應商股價強勢表態。
南俊國際(6584)在GB300伺服器導軌開始出貨,有望帶動第三季及下半年營收、獲利表現,股價近期快速增溫,今天漲幅達7%,盤中最高來到287.5元,突破今年8月29日276元的高點,創下掛牌後新高。
亞力(1514)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半導體業海內外擴建新廠及軌道建設等訂單增加,在手訂單飆升至110億元以上。本土法人最新出具報告,看好亞力半導體及外銷占比持續提升,今、明兩年營收、獲利都成長,今年營收將首破百億元,有望挑戰105億元,創歷史新高。
全球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周一表示出具報告指出,在中國和美國,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手機初步銷售表現優於前一代產品。
鴻海(2317)獲美系外資看好AI需求將帶動營運轉型,有助營益率及獲利提升,將目標價茲舉調升至400元,激勵近日股價上攻,今(20)日開高後放量勁揚5.74%至239.5元,終場大漲5.3%、收於238.5元,雙創2007年11月初以來近18年高。
花旗分析師出具報告指出,未來5年,OpenAI得投入超過1兆美元資金,才可能實現其充滿野心的算力目標,但該公司最終可能沒有足夠資金走完全程。另有分析師警告,OpenAI可能讓全世界美夢成真,也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