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分區共管的搜尋結果,共11

  • 衛福部長遭傳下台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發聲力挺邱泰源

    衛福部長遭傳下台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發聲力挺邱泰源

    超高齡、少子化衝擊下,台灣醫療面臨人力、資源分配等多重挑戰。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今日(7)強調,醫療體系改革刻不容緩,肯定衛福部長邱泰源自2024年5月上任以來,帶領衛福部推動健保改革、長照及基層照護資源、醫事人員人力補充、急診壅塞因應策略等多項關鍵政策。

  • 醫療改革刻不容緩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籲:專業對話

    醫療改革刻不容緩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籲:專業對話

    在當前國人健康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醫療人力與資源分配等多重挑戰之際,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呼籲,醫療體系的改革已刻不容緩,唯有在制度面與執行力上持續推動,方能兼顧民眾健康權益與醫界發展穩定。

  • 推分級醫療 健保署對院前診所出手

    推分級醫療 健保署對院前診所出手

     為落實分級醫療,讓大醫院回歸照顧「急重難罕」病患,診所發揮家庭醫師的功能,健保署繼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後,也對院前診所出手;今年7月1日起,醫師以支援名義在診所服務,每月申報超過10萬點,一律打75折支付;為鼓勵醫師到山地、離島、醫缺地區支援,這些地區申報的醫療費用維持不打折。

  • 健保署限縮院前診所申報 破10萬點健保給付打75折

    健保署限縮院前診所申報 破10萬點健保給付打75折

    為落實分級醫療,讓大醫院回歸照顧「急重難罕」病患,並讓診所發揮家庭醫師的功能,健保署繼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後,也對院前診所出手。7月1日起,醫師以支援名義在診所服務,每月申報超過10萬點,一律打75折支付。同時,為鼓勵醫師到山地、離島、醫缺地區支援,這些地區申報的醫療費用維持不打折。經健保署試算,一年可減少支付1.6億,盼大醫院把穩定的病患下轉到基層,而非設立院前診所收治。

  • 被邱泰源這段話惹毛  林淑芬怒斥:部長請你閉嘴一下

    被邱泰源這段話惹毛 林淑芬怒斥:部長請你閉嘴一下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3)日在立法院進行「有關全國急重症醫療量能」報告及備詢,期間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就「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相關問題質詢邱時,因不滿邱的回應「台灣用全世界算比較低廉的醫藥費,就得到全世界最好的醫療品質」,怒斥邱「閉嘴」。

  • 急診大塞車!前急診醫神比喻曝「健保精神淪問題根源」:沒有人敢開刀

    急診大塞車!前急診醫神比喻曝「健保精神淪問題根源」:沒有人敢開刀

    近日全台急診雍塞,讓不少醫護苦不堪言。前急診醫師「安東尼蘇」表示,衛福部健保署今年實施「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還將推行醫院小總額制,引導醫療分級改善急診壅塞,但是多年來所有處罰、限制政策都是針對醫院,就像有購物慾的人老是刷爆信用卡,政府只限制精品店而非刷卡額度,「有達到任何理想的效果嗎?」,直言急診壅塞的根本原因,在於病人的「無限自由就醫權」,是健保的精神、國人的驕傲,卻也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 醫改會:醫院治理差也難留才

    醫改會:醫院治理差也難留才

     年輕醫師不走救命科別,轉投醫美懷抱,醫療改革基金會分析,給付不均不全然是年輕人不走急重症的原因,勞動條件差、前景不好、醫療糾紛風險高都是關鍵。即便急重症科別的待遇加碼到和醫美診所一樣高,醫院治理沒跟上,也難以改善留才問題,門住診結構、科別的均衡更為重要。

  • 醫院個別總額重症加權 避免人球

    醫院個別總額重症加權 避免人球

     為推動分級醫療、改善健保點值,健保署今年推動全台6分區醫院個別總額,事先給予各醫院一定額度,超額部分打折給付,過度成長則不予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會針對門診人數給予更高的加權,鼓勵醫院收治新病人,但不鼓勵同一病人多次就醫,另根據住院疾病嚴重度給予不同權重,可避免急重症被排擠的「醫療人球」問題。

  • 健保總額新制上路!急重症不再成「醫療人球」

    健保總額新制上路!急重症不再成「醫療人球」

    為推動分級醫療、改善健保點值,健保署今年推動全台6分區醫院個別總額,也就是事先給予各醫院一定額度,超額部分打折給付,過度成長則不予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合理成長率會針對門診人數給予更高的加權,鼓勵醫院收治門診新病人,但不鼓勵同一病人多次就醫,另根據住院疾病嚴重度給予不同權重,可避免急重症被排擠的「醫療人球」問題。

  • 醫院開「院前診所」 健保署砍點數

    醫院開「院前診所」 健保署砍點數

     過去健保推動門診減量政策,就有大醫院透過經營診所來躲避輕症門診,達到減量。為落實分級醫療,讓大醫院回歸照顧「急重難罕」病患、診所發揮「家庭醫師」功能,健保署將對「院前診所」出手!今年第1季起,執業登記在醫院的醫師到基層診所支援者,每月在診所申報超過10萬點,一律打75折支付,山地、離島、醫缺地區則不受影響;同時,申報量規模超過1億的機構,如禾馨等28間診所,2026年起,也必須加入評鑑。

  • 醫院門診拚減量 採因地制宜

    醫院門診拚減量 採因地制宜

     為避免患者小病到大醫院就診,分級醫療扮演重要角色。新冠疫情前,健保署曾推動大醫院門診年減2%目標,如今疫情趨緩,預計今年底重啟大型醫院門診減量措施,但目標尚未定案。上月健保會中,健保署提出新規畫方向,因各區醫院屬性不同,預計不會「一刀切」,將採取因地制宜做法,待和醫界代表討論後定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