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動物學的搜尋結果,共72筆
埔里鎮75歲陳姓老農2日帶家中種牛去「打種」,返家途中因腳受傷流血趴著「罷走」而用貨車用力拖拉,遭到民眾報案涉嫌虐待動物,即使老農喊冤,但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仍依規定調查釐清中。事後卻有戲劇性發展,有民眾不忍老牛受苦,立即連繫農民買下牠,並送往台南觀音家佛學會照護,目前狀況相當良好。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灣大學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展現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會委員會勘後認定具文資價值潛力,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另外也有民眾提報為聚落建築群。台北市文資會27日審議,有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大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並保留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局召開會勘後,多位委員認為具文化資產價值,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此外也有民眾依「聚落建築群」類別提報為聚落建築群。文資會27日審議,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墾丁國家公園復育梅花鹿有成,但根據墾管處委託台灣野生動物學會最新調查,梅花鹿族群從最早1994年野放223頭,到現在已逾3600頭,30年來成長超過16倍,直接影響森林生態、農損與人鹿車禍。
墾丁國家公園復育梅花鹿有成,但根據墾管處委託台灣野生動物學會最新調查,梅花鹿族群不斷成長,從最早1994年野放223頭梅花鹿,到現在墾丁國家公園與周邊地區梅花鹿族群的總數已逾3600隻,30年來成長16倍,對森林生態環境、農作物、交通都帶來負面影響,在人、鹿交通事故的分析中,近5年以台26線船帆石路段的14次最多。
英國知名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本周辭世,享壽91歲。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在臉書發文,並親手繪製紀念明信片,追憶這位對他影響深遠的環境運動先驅。蘇俊賓表示,珍古德是他在生態與環境意識上的啟蒙,從她身上看到無比的勇氣,也相信了只要有信念與熱情,就能打破知識的藩籬與框架。他回憶二十多年前,與太太(當時的議題夥伴)一同參與珍古德相關活動的場景,如今聽聞她辭世,讓人感激與不捨。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於1日去世,享年91歲。珍古德是黑猩猩研究領域的全球權威,為首位觀察到黑猩猩行為與人類相似的科學家,有「黑猩猩之母」之稱。她也是環保先驅,推動保護棲地,呼籲對抗氣候變遷。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祕書長何宗勳說,她是台灣早期動保運動的明燈。
We’d like, though not by steam or sail, to travel, too!Brighten our prisons, please!...Tell us, what have you seen? --Charles Baudelaire, Le Voyage, Flowers of Evil, 1857
中央氣象署23日上午解除樺加沙颱風陸上警報,不過海邊受外環氣流影響,風浪仍大,卻有民眾在墾丁南灣拍攝到一隻梅花鹿在巨浪中游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此疑似受遊蕩犬干擾使得梅花鹿受驚嚇,而被迫往海上躲避。
兼具知識學習與娛樂體驗的「動物星球FUN暑假」闖關活動2日於新竹市立動物園熱鬧登場,活動規畫3大關卡挑戰、保育雙展、親子攤位及趣味互動演出,寓教於樂、精彩豐富,市府也與采鈺科技公司簽署「淨零永續ESG」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新竹市立動物園動物環境豐富化設施計畫」。
南非著名私人遊獵保護區「岡瓦納私人遊獵保護區」(Gondwana Private Game Reserve)本週發生一起驚悚意外,39歲的企業家暨多家企業執行長法蘭索瓦.克里斯汀.康拉迪(Francois Christiaan Conradie),在嘗試驅離一群大象時遭攻擊,最終不幸身亡。
高雄市勞工局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合作,於19上午9時至12時,在國立岡山農工舉辦「樂業高雄 幸福融融」聯合徵才活動,邀請50家以上廠商,提供超過1500個工作機會,有職缺月薪最高上看8萬元。
台北市第21座狗狗公園「新新公園狗活動區」 14日正式啟用,台北市長蔣萬安與毛孩走過「毛孩星光大道」紅毯,於倒數儀式中放開牽繩,意為讓毛孩自由在園區奔跑。蔣萬安表示,自己是「狗派」,大兒子是「貓派」,但不管貓貓還是狗狗,毛孩子都是我們的家人,希望將北市打造成真正動物友善的城市。
動物星球頻道最新節目《失落怪物檔案》(Lost Monster Files)中,由神秘動物學家、前 CIA/FBI 探員、生物學家組成的專家團隊,獨家取得神秘動物學創始人艾凡桑德森(Ivan Sanderson)的珍貴資料庫,追隨他的腳步重啟調查。依循 20 世紀的研究紀錄,實際走訪傳說生物的出沒地點,以最新的科技追尋露比溪雪怪、明尼蘇達野人等神秘物種真實存在的證據。
被譽為「實驗鼠后」,但更在意實驗動物福祉。對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生物模式中心主任秦咸靜來說,進到實驗動物領域,從企劃推廣到主任職位,既是「誤打誤撞」,也「最沒有預料到」,卻「一步之差」看到更多動物犧牲,但最重要的初衷「念獸醫、會想當獸醫,都是想救動物」。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兩棲爬行動物學報》發表一項重大新發現。他們在台灣中海拔霧林帶發現一種全新特有種蜥蜴,命名為「呂賴氏蜓蜥」,學名為 Sphenomorphus luelaiorum,以紀念長年投入高山生態研究的呂光洋教授與賴俊祥博士。
暑假即將到來,各大樂園及單位推出各項活動,讓孩子開心玩樂之餘,也可以學習並認識大自然,將環保永續的概念加以傳承。
10年陪伴台南文元國小上萬名學童的校犬Moli,4年前罹癌「登出」後,仍活在校友、老師心中。2名校友把對Moli的想念化為生動繪圖,與主要照顧者賀憶娥老師完成《Moli之生 動保之聲》繪本,將印製500冊義賣,扣除成本所得全數捐給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將大家對Moli的思念,轉化為救援浪浪的一份愛。
為迎接3月23日「國際小狗日」,高雄市動保處22日下午攜手Yoi-hi市集,在中正狗狗公園舉辦「好伴狗狗 良日 良伴」活動,吸引超過500隻毛孩與主人齊聚,共度一場充滿溫馨與趣味的毛孩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