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勞作教育的搜尋結果,共19筆
114年《天下永續公民獎》暨《天下USR大學公民獎》頒獎典禮日前盛大舉行,東海大學再度榮獲《天下大學公民獎》私立大學第一名,不僅連續兩年蟬聯全國私校冠軍,更與國立台灣大學並列為全台最具永續影響力的大學。東海校長張國恩表示,得獎證明了東海長期實踐「以教育推動環境永續」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評選相當重視大學社會責任,近2年東海推動AI偏鄉教育計畫也是此次獲獎的主要原因之一。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日前重返東海大學,於EMBA《反思經營學(二)》課堂演講,分享其橫跨金融、保險、不動產三大領域的轉型經驗與領導思維。甫榮登台灣首富的他,在長達3小時的課堂中,坦率回顧從東海企管學生到掌舵集團的關鍵轉折,強調「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知名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近期公布2025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金控的蔡明忠與蔡明興兄弟重返榜首。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上周重返母校東海大學分享,父親蔡萬才的教誨與一路走來的血與淚,更感性的說「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近日重返母校東海大學,在EMBA《反思經營學(二)》課堂與百餘位師生分享人生歷程,從東海企管系勞作教育掃落葉,到轉學台大法律、隨父創業征戰商場的人生歷程。課堂歷時三小時,甫榮登台灣首富的他幾乎不談財富與榮耀,而是聚焦足以顛覆企業命運的轉折點。
東海大學今天舉辦全校畢業典禮,交通部長陳世凱以校友身分出席,他談4年勞作教育反而開啟韌性人格,也期勉學生「擁抱困難,將挫折當常態」,同時分享3大心法鼓勵學生。
東海大學第114屆畢業典禮於7日在中正堂隆重舉行,為歷經疫情挑戰的畢業生們獻上一場難得的實體典禮。典禮邀請政治系傑出校友、現任交通部長陳世凱返校致詞,他以誠摯又幽默的語氣分享個人求學經歷,勉勵學弟妹「不是最優秀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從不放棄」。
高雄餐旅大學長年以「培育用心服務、精進創新之優質餐旅專業人才」為核心使命,致力於打造全方位餐旅人才養成體系,從課程設計、實務訓練到國際實習,高餐大以前瞻視野與嚴謹規劃,為餐旅產業輸送源源不絕的即戰力人才,是國內餐旅教育的標竿學府。
為推動學術與產業實務接軌,促進人才培育、技術研發與永續創新,東海大學與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今(26)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未來雙方將透過實習與就業銜接、永續技術優化及專業學程設計等多元合作,共同落實全球永續目標,展現產學合作對社會的關懷與責任。
東海大學長期專注多元永續實踐與創新人才培育,攜手國泰金控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共同主辦「2024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以「掌握影響力投資,決戰SDGs下半場」為題,從金融實踐、高等教育到影響力投資三大視角,聚焦大學、企業結合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心法,深入探討如何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框架下推動綠色轉型與培育創新型人才,開啟永續未來的新契機。
長期深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以解決社會問題及利他精神為核心的東海大學,再次獲得「2024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的肯定,躍居私立大學第一名。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以勞作教育與聖經所談的僕人領導精神,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關懷認知,透過幫助他人及社會的需要,建立更具凝聚力的永續社會。
長期深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以解決社會問題及利他精神為核心的東海大學,再次獲得「2024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的肯定,躍居私立大學第一名。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以勞作教育與聖經所談的僕人領導精神,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關懷認知,透過幫助他人及社會的需要,建立更具凝聚力的永續社會。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日前發表人工智慧(AI)主題演講,東海大學為中部地區唯一被點名的大學,更是中部唯一共同辦理Keynote Watch Party的大學。「AI東海」之所以被NVIDIA納入夥伴名單,因為東海是全國最早攜手NVIDIA提供全校師生完整的3D博雅雲架構和功能的大學,在NVIDIA眼中,東海不僅聲望、聲量是中部第一,更是一所致力於AI培育人才,為產業界尋找解方的一流大學。
東海大學校園被視為台中市的綠肺,為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東海大學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守護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為我們的綠肺注入新的活力,保護並促進校園及周邊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
唐代百丈禪師名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字面上的意思是堅持勞動,工作才有飯吃,宣示的更是勞動的意義。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教授最近有篇文章,提及她在東海大學求學時歷練勞作的往事,並強調勞動對她人格氣質的影響。禪師、教授都強調勞動,勞作對於人的意義,以及東海的勞作制度乃稍事著墨。
東海大學永續及AI團隊打造亞洲最大的校園微藻養殖及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智慧碳中和園區」,張嘉修副校長指出,微藻是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東海即將開幕的「智慧碳中和示範園區」中的微藻養殖及碳捕捉容量,建置完成後,預期一年可以吸收近2000噸的二氧化碳。張嘉修強調,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東海致力永續發展,昨拿下三項《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代表全方面致力永續有成,更將打造具有標竿意義的「智慧碳中和園區」。
東海大學永續及AI團隊打造亞洲最大的校園微藻養殖及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智慧碳中和園區」,張嘉修副校長指出,微藻是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東海即將開幕的「智慧碳中和示範園區」中的微藻養殖及碳捕捉容量,建置完成後,預期一年可以吸收近2000噸的二氧化碳。張嘉修強調,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東海致力永續發展,昨拿下三項《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代表全方面致力永續有成,更將打造具有標竿意義的「智慧碳中和園區」。
面對少子化挑戰,全台大學繁星缺額高達1,713名,東海大學卻報佳音,東海21日指出,此次報名東海人數高達803人,僅錄取472名學生,繁星錄取錄僅五成多,全校僅有美術系出現2名缺額,其餘滿招,成績亮眼,可說在國內私立綜合大學中獲得亮眼的成績。
大學甄選入學放榜結果出爐,東海大學無懼全國缺額再創新高,招生逆勢衝高接近滿招。東海因打出「Ai東海 生成未來」受矚目外,日前在《Cheers》雜誌「大學辦學績效成長」全國校長互評調查中,在入榜率僅13%的競爭激烈中,獲得2024全台辦學績效最佳大學「辦學績效卓越獎」的肯定。
全台第一所大學樹銀行「Tree Bank」成立! 東海大學為推動綠色永續校園,邀請到訪東海大學的民眾、親子,以捐款種樹的方式,實際在東海綠地上種樹並存入綠色存摺,不僅為自己種下一棵樹外,也為未來的世代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