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的搜尋結果,共49筆
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為在職保險,當勞工不幸失蹤,家屬往往會擔憂是否會失去加保資格,而雇主也會困惑是否該繼續為勞工辦理加保,為此勞動部說明,勞保方面可持續用原投保薪資加保,而災保方面則因無職災保障需求,可以進行退保。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公布,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及台中市歌舞藝能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等4家職業工會,因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已超過繳費寬限期。勞保局已依法將這些工會移送行政執行,並對其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
近來許多勞工選擇退休後再度投入職場,運用自身專業經驗持續貢獻社會,勞動部特別提醒,年滿65歲或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的勞工,只要再受雇從事工作,雇主都應依法為其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以確保中高齡勞工在工作期間的安全與權益。
勞保局公布9月「職業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名單,積欠保費包括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等3工會;勞保局表示,將依法移送行政執行、對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若涉違法情事即移送檢調單位偵辦,侵占保險費行為已犯《刑法》業務侵占罪,經法院判決將處有期徒刑,並沒收全數犯罪所得,請工會人員切勿以身試法。
勞保局表示,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以及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共3家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費超過規定寬限期,已依法移送行政執行,並對所屬會員暫行拒絕給付,提醒職業工會人員切勿違法侵占保險費,會員也應妥善留存繳費證明,以保障自身權益。
事業單位因應經營需求,除雇用一般全時工作勞工外,也會雇用部分工時勞工,勞動部提醒,排(輪)班之部分工時勞工,即使非每日出勤,只要雙方持續具有雇傭關係,雇主依規定應於勞工到職當日申報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於勞工離職當日申報退保,也就是雇主應於勞工整段在職期間持續加保,不得僅於勞工出勤日當天辦理加、退保,以維護勞工權益。
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明年可望調升!依國民年金法規定,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逾5%時,月投保金額就會依該調幅調整,近日在國民年金預算書中揭露,明年投保金額可望從現行的1萬9761元調整至2萬1130元,若以此數額試算,一般身份被保險人自付額將從1245元增加為1331元,給付也會同步增加,但實際月投保薪資數額仍要待實際CPI數字公告後決定。
勞工失蹤案件今年截至6月底已有六起,面對勞工失蹤,雇主是否應繼續投保,勞動部2日表示,為保障失蹤勞工及家屬的保險權益,雇主可以依《勞工保險條例》第9條,將勞工的勞保保留,而職災保險則可以視情況退保。
勞動部29日指出,事業單位除僱用一般全時工作勞工需全程投保外,輪班制勞工也應全程投保,即使非每日出勤,只要雙方持續具有僱傭關係,就應全程投保,不得因節省保費,只在出勤當日辦理加保、退保。
根據勞保局統計,截至今年8月19日,共有3家職業工會欠繳保費,包括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以及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3家皆已過了繳費寬限期,勞保局將依法移送行政執行,提醒上述工會會員不要再繳納保險費。
數位平台經濟興起後,傳統的勞雇關係也受到衝擊,勞動部統計,2022年全台外送員人數共有14.5萬人,但至今平台工作者的勞動權益保障仍有多個問題待釐清;經民連今(14)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呼籲行政院及國會朝野各黨合作落實就業保險全面納保,儘速保障外送員等數位平台工作者領取失業給付的權利。
勞保局公布「欠繳保險費及不得預收保險費之職業工會名單」,共5工會遍及中南部,勞保局表示,若工會之欠費係因保險費遭違法挪用,即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呼籲欠費之工會所屬理、監事及會員,督促工會盡速繳費,也提醒工會會員應於繳納保險費時,請工會開具正式繳費收據並妥善留存,以備日後保障權益之用。
因應勞動型態及非典型工作日益多元,如營建工程業有層層轉包的情形,致小型工程可能由個人承攬,或部分勞工臨時短暫非受雇,從事平台外送員工作等,為提供上述勞工參加職災保險之管道,《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訂有特別加保制度,而申報人數自2022年開辦以來的2672人,累積至2025年3月達27萬4868人。
許多職業工會都有讓會員加保勞工保險費的服務,勞保局近日指出,4家職業工會,包括:臺北市律師職業工會、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等,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的保費,已超過繳費寬限期,將對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警告所屬被保險人,別再向該公會繳保費。
為縮短勞保被保險人因罹患職業病時,申請職業病給付之流程,可前往勞動部認可的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開具的職業病評估報告書或診斷證明書,且相關職業暴露證據完整,勞保局即參採認定按職業病給付,較於一般醫院送件,更加省時方便。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2022年5月上路,其中規定勞動部可透過職保基金捐助成立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重建中心),每年預算約為3億餘元,原本首任董監事已於去年11月屆滿,但勞動部長何佩珊辭職後遲遲未完成改選,近日完成改選,由勞動部政務次長李健鴻接任董事長,並選任勞安所所長李柏昌擔任執行長。
許多勞工一輩子工作兢兢業業,就是盼遇到職災或是老年時能得勞保給付。不過勞保局近日表示,有兩家職業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逾繳費寬限期,將對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同時呼籲下轄會員勿預繳保費。
為減少人造石產業對勞工健康的危害,勞動部自2023年起展開全國性職業病群聚調查,發現矽肺症不僅有年輕化趨勢,且病程發展迅速,部分患者甚至肺臟移植仍無法倖免。為強化防護,勞動部除提供免費高風險健檢,協助勞工早期發現疾病,也推動企業環境改善補助,最高可達350萬元,並督促雇主落實防護措施,降低勞工罹病風險。
人造石產業作業勞工罹患矽肺症的案例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罹病患者不僅有年輕化、暴露有害因子時間較短即發病,甚至短期間內病情迅速惡化,而致個案死亡或需進行器官移植。勞動部表示,自2023年起,攜手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與17家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組成調查團隊,展開全國性人造石產業勞工職業病群聚調查。到目前為止,對國內35家人造石加工廠進行了訪查,並協助申請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截至目前已核定補助307名勞工,陸續協助94位勞工完成粉塵特殊作業健檢。
人有旦夕禍福,若不慎在工作中發生職業傷病不能工作還入住醫院,不僅可以請領職災傷病給付,還可以申請住院照護補助;勞工保險局表示,被保險人依法請領職災傷病給付期間有住院治療,且經醫師診斷住院期間需人照護,可於請領職災傷病給付時,於申請書勾選住院照護補助欄位一併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