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北韓政策的搜尋結果,共24

  • 赫格塞斯訪韓 要求駐韓美軍擴大任務

    赫格塞斯訪韓 要求駐韓美軍擴大任務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3日訪問韓國,他當日與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前往韓朝邊境板門店的共同警備區(JSA)進行視察,並且4日將參加第57次「安全諮商會議(SCM)」,共商同盟和國防合作事宜。本次會議有望就韓方建造核動力潛艦、美向韓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韓方國防支出等多個議題進行討論。

  • 川普承認北韓為核大國  金正恩施壓奏效?恐掀外交震盪

    川普承認北韓為核大國 金正恩施壓奏效?恐掀外交震盪

    (19:08更新)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空軍一號上接受媒提問時將北韓稱為「核大國」即核武國家,可能被視為美方承認北韓擁核地位,恐在國際社會掀起新一波外交震盪。本月初美國智庫分析,北韓正以核武及飛彈技術施壓美國,使其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迫使美國放棄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路線。

  • 不預設前提 川普願會晤金正恩

    不預設前提 川普願會晤金正恩

     美國白宮9月30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在沒有前提的情況下,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對話。美方聲明回應金正恩先前提出的「美國放棄北韓非核化就能會晤川普」言論,但未直接提及北韓非核化,有意營造朝美會談的氛圍。另外專家預測,兩人可能在10月底韓國慶州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會議期間舉行會談。

  • 李在明平衡外交 美韓矛盾仍在

    李在明平衡外交 美韓矛盾仍在

     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白宮進行雙邊高峰會,這是李在明自今年6月上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由於李在明的左派色彩加上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故這場峰會格外受到矚目。峰會議程涵蓋安全、經貿、科技與北韓政策等多面向,美韓正走在戰略重塑的十字路口,藉此峰會約略可看出美韓關係未來的走向。

  • 時論廣場》李在明平衡外交 美韓矛盾仍在(馬準威)

    時論廣場》李在明平衡外交 美韓矛盾仍在(馬準威)

    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白宮進行雙邊高峰會,這是李在明自今年6月上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由於李在明的左派色彩常令外界質疑他能否與美國打好關係,加上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方興未艾,故這場峰會格外受到各方矚目。

  • 美韓峰會 聚焦關稅與朝鮮問題

    美韓峰會 聚焦關稅與朝鮮問題

     韓國總統李在明23日結束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會談行程,美東時間25日將前往美國華盛頓與總統川普會談,韓國各大企業領袖組成的貿易代表團也隨行,預計關稅協議、對美投資、北韓(朝鮮)問題和國防安保等問題,將成為峰會重要議題。

  • 盧比歐讚李在明 先訪日明智

    盧比歐讚李在明 先訪日明智

     韓國總統李在明23日訪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的首相官邸舉行約113分鐘領袖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在國際局勢劇變之際,韓日雙邊和美日韓三邊的合作至關重要,並商定攜手推動韓日雙邊關係發展,與美日韓合作形成良性循環。

  • 海納百川》美韓「川李會」 會撞出什麼火花(劉順達)

    海納百川》美韓「川李會」 會撞出什麼火花(劉順達)

    「李石會」、「川李會」即將相繼登場。南韓總統李在明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是第2次會面,所以,李在明訪日,說實話,沒有什麼刺激日本的言論,然而,訪美首次與川普會談,恐怕「凶多吉少」。

  • 李在明遞橄欖枝 金與正冷回「對任何提議都沒興趣」

    李在明遞橄欖枝 金與正冷回「對任何提議都沒興趣」

    6月上台的南韓自由派總統李在明,數度對北韓釋出和平的呼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今天發表談話稱,北韓對於南韓制定何種政策、提出何種提議都不感興趣,重申今後不會與南韓面對面坐下來協商。這是擔任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具實權的金與正首次回應李在明的呼籲。對於金與正的說法,南韓總統辦公室表示,南韓將繼續為實現朝鮮半島永久性和平努力。

  • 李在明將訪日 啟動穿梭外交

    李在明將訪日 啟動穿梭外交

     韓國總統李在明3日於青瓦台舉辦就職滿月記者會,承諾盡快改善對北韓關係,並以美日韓同盟為基礎,改善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宣布即將訪問日本,展開穿梭外交,促進雙方合作。

  • 韓大選結果 北韓官媒中性著墨

    韓大選結果 北韓官媒中性著墨

     韓國總統大選已於3日深夜落幕,北韓官媒朝中社直至5日才報導選舉結果,確認李在明當選,為北韓媒體首度提及本屆韓國大選。與此同時,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於4日在平壤會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祕書蕭伊古(Sergei Shoigu),承諾朝方將「無條件支援」俄羅斯在國際政治中的立場。

  • 美中朝角力 韓大選牽動半島局勢

    美中朝角力 韓大選牽動半島局勢

     編者按:韓國去年底時任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最後遭彈劾下台,因此提前舉行大選,3日總統大選投票結果,將使得數個月來韓國政治動盪暫時畫下休止符。由於選舉結果牽動朝鮮半島局勢,更可能影響東北亞戰略平衡。目前各項民調都顯示自由派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遙遙領先,保守派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緊追在後。本報特前往首爾採訪大選,為讀者帶來第一手消息。

  • 李在明外交競選綱領:鞏固韓美同盟 推動恢復與北韓熱線

    李在明外交競選綱領:鞏固韓美同盟 推動恢復與北韓熱線

    韓國6月3日舉辦總統大選,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26日在臉書,公布外交安全領域的政策承諾,稱將基於穩固的韓美同盟關係,以國家利益為重,推進實用主義外交,修復因非法戒嚴而受損的韓美同盟信任基礎,將其發展成為面向未來的全面戰略同盟關係。

  • 2025首發鎖定關島?北韓疑射最遠極音速飛彈 川普就職前挑釁目的曝

    2025首發鎖定關島?北韓疑射最遠極音速飛彈 川普就職前挑釁目的曝

    (14:30)韓聯社報導,南韓聯合參謀本部(下稱韓聯參)表示,北韓今(6)日中午疑似發射中遠程彈道飛彈,飛行約1100公里後墜海,同時疑似為極音速飛彈。

  • 韓網紅爆料 尹企圖暗殺韓東勳 嫁禍北韓

    韓網紅爆料 尹企圖暗殺韓東勳 嫁禍北韓

     韓國國會通過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和《勞動新聞》16日刊登報導,形容尹錫悅試圖將責任轉嫁在野黨,進一步激化大眾憤怒情緒。另知名媒體人金於俊近日於國會表示,尹錫悅在戒嚴期間一度企圖暗殺執政黨黨魁韓東勳,隨後再利用預藏的軍服嫁禍於北韓軍方。

  • 民進黨難掩team戒嚴

    民進黨難掩team戒嚴

     在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的第一時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即在社群平台發文「藉韓諷台」,拿著南韓面對在野的強力監督,比擬台灣朝小野大的局面。而這樣的類比,被韓國等國際媒體指為「挺戒嚴」,而從民進黨在台灣社會的作為來看,這樣的一種「挺戒嚴」實在沒有什麼好詫異的。

  • 海納百川》民進黨的尹錫悅們繼續「team戒嚴」?(何啟聖)

    海納百川》民進黨的尹錫悅們繼續「team戒嚴」?(何啟聖)

    在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的第一時間,民進黨立院黨團即在社群平台發文「藉韓諷台」,拿著南韓面對在野的強力監督,比擬台灣朝小野大的局面。而這樣的類比,被韓國等國際媒體指為「挺戒嚴」,而從民進黨在台灣社會的作為來看,這樣的一種「挺戒嚴」實在沒有什麼好詫異的。

  • 金正恩:美挑釁難對話 隨時會爆核戰

    金正恩:美挑釁難對話 隨時會爆核戰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21日表示,美國近來軍事挑釁北韓,朝鮮半島從未面臨過如此危險的對峙,隨時可能爆發毀滅性熱核戰爭。北韓曾與美方開展對話,但卻換來了敵對性的對北韓政策。北韓擁有能夠壓倒敵人的最強國防力量才是捍衛和平的唯一方式。

  • 朝鮮批尹錫悅政策 提高核戰風險

    朝鮮批尹錫悅政策 提高核戰風險

     北韓官媒朝中社3日發布白皮書,文中強力批評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北韓政策,稱其讓韓國置於核武戰爭風險之下。同日,美日韓三國展開聯合空中演習,派出戰略轟炸機,回應北韓試射的新型洲際飛彈。

  • 北韓不演了!金正恩再批中方「宿敵」 這大場面0出席

    北韓不演了!金正恩再批中方「宿敵」 這大場面0出席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去(2023)年訪問俄羅斯會見俄國總統普丁,普丁今年6月回訪平壤並與北韓簽署《全面戰略夥伴協議》。2022年喊出與俄羅斯邦誼「無止境、無上限」的中國大陸對此默不作聲,但近期小動作頻頻。南韓媒體周五(20日)報導,金正恩7月底不僅未派代表出席中共解放軍建軍紀念活動,更定調稱中方為「宿敵」。金正恩早在2015年就以這個名詞怒批北京,近日舊話重提,可見兩國關係降溫明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