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匝環道的搜尋結果,共10

  • 服務區超速罰1萬2+扣牌?高公局打臉曝真相 僅1地測速執法

    服務區超速罰1萬2+扣牌?高公局打臉曝真相 僅1地測速執法

    隨著中秋連假到來,許多民眾會利用國道返鄉出遊,然而近日網路上卻流傳「10/1起服務區限速照相罰$12000+扣牌」等說法。對此,高公局澄清是「錯誤訊息」,全台僅「國3南投服務區」有測速執法,一般違規超速依《道交條例》40條裁罰、嚴重超速(超速超過40公里)依第43條裁罰。

  • 中豐交流道將完工 地方憂車潮

    中豐交流道將完工 地方憂車潮

     國道1號中壢段車流量大,上下班尖峰時段壅塞,桃園市政府爭取增設中豐交流道,第1期北向匝環道工程進度超前,力拚今年底完工。地方憂心銜接地方道路中豐路未來車流量暴增無法負荷,要求市府未雨綢繆因應。交通局回應,地方申請改善路段約1.3公里,後續將檢視路口配置研擬畫設偏心左轉車道可行性。

  • 國道1號中豐交流道年底完工 桃市府擬設偏心左轉道疏導車潮

    國道1號中豐交流道年底完工 桃市府擬設偏心左轉道疏導車潮

    國道1號中壢段車流量大,上下班尖峰時段壅塞,桃國市政府爭取增設中豐交流道,第1期北向匝環道工程進度超前,力拚今年底完工。地方憂心銜接地方道路中豐路未來車流量暴增無法負荷,要求市府未雨綢繆因應。交通局回應,地方申請改善路段約1.3公里,後續將檢視路口配置,研擬畫設偏心左轉車道可行性。

  • 大車國道嚴重事故頻繁 今年操作不當已達30件釀8死

    大車國道嚴重事故頻繁 今年操作不當已達30件釀8死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今年截至2月底,國道發生8件死亡事故,其中3件肇事車種為大貨車或聯結車,肇因皆為「分心疲勞」,除涉及他車事故,大型車操作不當導致自撞、衝出路外或翻車等情形也頻繁發生,今年已發生30件。高公局呼籲,大型車駕駛務必養足精神再上路,行駛途中保持安全距離、謹慎操控車輛。

  • 國道動態地磅3月再加3座!逃磅罰9萬

    國道動態地磅3月再加3座!逃磅罰9萬

    為提升國道載重大貨車過磅效率,遏阻超載及逃磅,交通部高公局2019年起逐步建置主線篩選式動態地磅系統,迄今已建10處,超載率自10%降至5%以下,逃磅可罰9萬元。高公局宣布,今年3月1日將再啟用國1新市北向、國3龍潭北向及後龍南向等3處動態地磅,屆時全台將達13處,未來則以每年3處持續建置滿44處。

  • 匝道翻車頻傳!高公局改善12處匝環道 降低事故率

    匝道翻車頻傳!高公局改善12處匝環道 降低事故率

    車輛進出國道交流道時,在匝環道若不減速慢行,易有翻車風險,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2023年在匝環道的翻車事故較2022年增加近3成,今年上半年也較去年上半年增加近2成。高公局表示,已針對12處環道進行改善。

  • 今年國道大型車54起死亡事故 超過6成為分心疲勞駕駛

    今年國道大型車54起死亡事故 超過6成為分心疲勞駕駛

    交通部高公局統計,今年截至10月17日,國道已發生54件死亡事故,其中大型載重車(大貨車、聯結車)計17件,占比達32%;其肇事原因最多為「分心疲勞駕駛」計11件,占65%。

  • 國5接蘇花改環評初審通過 力拚2032年底完工

    國5接蘇花改環評初審通過 力拚2032年底完工

    國道5號與蘇花公路間大量車流往返,導致蘇澳交通壅塞,交通部高公局規畫「國道5號銜接蘇花改公路計畫」,2月環評初審未過,今2次初審,本案建議通過,無須二階環評,7月31日前補充資料後將送大會審查,按照期程力拚2032年底完工。環委則要求補正包括量化說明空汙影響、補充湧水安全規畫、優化植栽補植比例、及具體回應民眾針對施工便道設置疑慮等。

  • 國道增畫9處「視覺化減速」 車速最多降9%避翻覆事故

    國道增畫9處「視覺化減速」 車速最多降9%避翻覆事故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2019至2023年國道匝環道車輛翻覆事故達254件,造成10人死亡及130人受傷,高公局繼2020年試辦3處「視覺化減速標線」後,發現平均車速降低5至9%,且3處皆未發生翻覆事故,今年擴大辦理再增9處,已畫設完成,將持續觀察實施情形。

  • 大貨車國道翻車3個月計10件 高公局警告罰則重

    大貨車國道翻車3個月計10件 高公局警告罰則重

    近期國道大貨車翻車事故頻傳,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今年1至3月已有10件大貨車翻車,影響行車安全及交通秩序甚鉅,除呼籲駕駛人小心行駛,也警告相關罰則多,貨物脫落最高罰1萬8000元、未依規定綁緊貨物最高罰6000元、處理散落物收費3000元起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