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匯兌損失的搜尋結果,共637筆
中菲行(5609)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71.65億元,年減9.2%,稅後淨利2.63億元,年增29.7%,每股盈餘1.87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17.95億元,年增7.7%,稅後淨利8.63億元,年增19.4%,每股盈餘為6.13元。
威強電(3022)第三季合併營收15.18億元,單季擺脫匯損陰霾,稅後淨利升至3.74億元,年增25.5%,由第二季虧損轉盈,每股稅後盈餘(EPS)2.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67元;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49.54億元,稅後淨利4.43億元,EPS達2.51元。
中信金(2891)公布10月份自結盈餘,單月稅後盈餘65.84億元。累計前10月合併稅後盈餘673.43億元,年增約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EPS為3.4元。
聚醯亞胺(PI)薄膜材料商達邁(3645)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吳聲昌表示,公司除持續布局通訊、穿戴裝置等消費性產品領域外,也嘗試跳脫舒適圈,首次切入半導體應用市場,相關材料已導入IC封裝產業,第四季起小量出貨。至於先進AI/AR眼鏡領域,目前客戶端測試產品中已採用達邁材料,法人預期整體供應鏈可望於2027年進入放量階段。
綠茵(6846)受主要客戶供應鏈出貨延後影響,第3季營收年減2.05%,但受惠產品升級優化毛利率策略持續奏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009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0%,每股稅後純益(EPS)1.11元。
八貫(1342)第三季營收6.14億元,季減12.99%、年增2.4%,受益降低採購成本,帶動毛利率回升,營業利益1.03億元,加上新台幣匯率回落,業外匯兌較第二季回正,稅後純益1.06億元,季增52.22%,單季EPS 1.34元;累計前三季營收年增14.54%,稅後淨利3.17億元,EPS 4.02元。
美系外資針對新唐(4919)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考量短期內工業、車用及消費性電子需求仍顯疲軟,維持對新唐「中立」評等,目標價為60元。
賴清德總統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迎向黃金年代」台北論壇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國家級重大施政目標,期望將台灣資本市場,打造成亞洲那斯達克。
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他說,政府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希望把豐沛資產留在台灣,「美國有Golden Age,台灣也應有自己的黃金年代。」
第三季新台幣匯率回穩,增亮膜廠友輝(4933)轉虧為盈,單季每股稅後純益衝上2.38元,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約3.12億元,年減26.24%,每股稅後純益3.81元。友輝今年高階光學膜產品和非LCD產品雙箭齊發,明年新產品貢獻可望放大。
正瀚-創(6534)受惠擴展市場與產品線,弭平第三季季節性因素的虧損,前三季營業利益達5.81億元、年增9.10%,惟受業外認列匯兌損失影響,前三季稅後純益4.20億元,略不及去年同期,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09元。
公股金控研究部門分析,推薦銀行股大於壽險股,投資建議為銀行比重大的金控,可於第四季股價拉回逢低布局。對於第四季操作金融股訣竅,法人強調,對金融股投資的可著重在今、明兩年獲利展望相對樂觀,以及具備穩定盈餘配發率的優質標的。
「花大錢避險」與「不花錢直球面對未來匯率波動」,讓壽險陷入兩難,現況是壽險業明顯偏向先止血,把避險成本降低。保險局28日公布保險業9月損益、外價金水位、避險狀況等數據,壽險業避險比重驚見降到60.1%,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不過,9月外價金也創下史上次高達3,419億元成了壽險業不砸錢避險的底氣。
「花大錢避險」與「不花錢直球面對未來匯率波動」總讓壽險陷入兩難,不過,現在壽險業明顯偏向先止血把避險成本降低。保險局28日公布保險業9月損益、外價金水位、避險狀況等數據,壽險業避險比重驚見降到60.1%,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不過,9月外價金也創下史上次高達3,419億元成了壽險業不砸錢避險的底氣。
隨著被動元件龍頭股國巨*(2327)股價持續創下股票分拆後新高價位,拉高被動元件類股比價空間,MLCC廠華新科(2492)23日股價帶量強攻,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板價位126.5元,終場漲幅收斂至6.95%,收在123元,創下去年7月21日以來新高價位。
遊戲研發商宇峻日前宣布,所代理的日本遊戲大作FFXIV繁體中文版,將於11月底讓玩家搶先體驗,並於12月10日正式上市,搶攻年底及2026年初的寒假商機。
近期資金重回UPS族群,碩天(3617)也終止連日下跌頹勢,股價帶量反彈。碩天23日開低走高,終場上漲4.08%,收盤價242.5元,成交量增至756張。碩天第二季受匯兌損失空襲,壓縮獲利表現,單季每股稅後純益僅0.19元,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約4.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約4.59元。
信邦(3023)公布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34.46億,年減5.35%;合併毛利率24.1%,年減1.09個百分點,累計稅後純益24.15億元,年減13.61%,每股稅後純益10.06元,突破一個股本的獲利符合市場預期,信邦將於11月4日召開實體法說會。
信邦(3023)公布2025年前3季財報,其中第3季稅後盈餘為7.32億元,季減3.57%,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0.06元,信邦預估,第4季與第3季相近。
AI伺服器滑軌產業近來頗受法人垂青,繼龍頭川湖獲外資喊進,除預估今(2025)年年賺8個股本,明(2026)年有望突破10個股本,喊上4000元目標價,連同業南俊國際也受本土老牌投顧指名,以將切入輝達GB300伺服器供應鏈、伺服器滑軌專用產線續增等2理由看好,預估獲利受惠產品組合改善而成長,明起2年賺逾1股本無虞,給予「買進」評級,目標價3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