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半導體行業的搜尋結果,共301筆
新聞提要■今年以來,受到多重利多刺激,大陸資產吸引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本對大陸市場的配置熱情全面升溫,北向資金持倉市值連續三季呈增長趨勢。高盛中國散戶情緒指標顯示,若經濟和基本面持續改善,市場情緒仍有回升空間。
大陸晶片軟體設計商芯和半導體,近日發表Xpeedic EDA 2025軟體集,涵蓋小晶片(Chiplet)先進封裝設計平台、封裝/PCB全流程設計平台、集成系統仿真平台三大核心平台,意味大陸國產EDA正朝全端(Full-Stack)邁進。
本周多項風險事件影響股市走勢,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到訪亞洲多國、美國聯準會鷹派降息及巨型科技股公布業績。指數權重股公布業績令股市偏向波動,但全周計算,美股三大指數仍有不錯升幅。
大陸商務部9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Certain Analog IC Chip)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後,10月22日又有新動作,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22日發布關於發放相關模擬晶片反傾銷案調查問卷的通知。
雖然大學學歷對於求職相當重要,不過學歷有時無法完整反映個人工作能力。一位任職半導體設備公司的女子近日表示,自己是私立大學商學院畢業,沒想到和同事相處時,卻常常被暗喻、嘲諷學歷不夠好、能力不佳,直接攤牌後對方又無言以對,讓她感到無奈又受傷,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人指出,畢業多年後若只有學歷可以講,工作經歷恐怕不太亮眼。
周二道瓊工業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後,市場態度趨於觀望。投資者在貿易疑慮、美國政府停擺及地緣政治風險的背景下,難以找到明確方向。周三(22日)美股早盤主要指數震盪走低,那斯達克指數一度下挫逾200點。德州儀器財測不如預期,早盤慘崩近10%,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逾2%。台積電ADR走跌逾1%。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計劃停止向中國資料中心供應伺服器晶片。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伺服器記憶體市場,中國禁止使用美光產品,意味該公司將錯過中國資料中心的擴張商機。而美光的退出,將讓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中國政府支持的本土廠商長江存儲與長鑫存儲等競爭對手受益。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兩項關於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的公告,引發外媒熱議。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的新限制措施類似於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出口管制體系,這正是美國用來阻止第三國向中國出口半導體相關產品的規則。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一語道破天機,他公開指出「世界經濟最大的單一風險點是99%的高性能晶片都由台灣生產」。這番言論表面上看是對全球供應鏈失衡的擔憂,實則暴露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焦慮與雙重標準。在全球化的今天,將特定地區的產業優勢標籤為「風險」背後,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地緣政治算計與矛盾心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一語道破天機,他公開指出「世界經濟最大的單一風險點是99%的高性能晶片都由台灣生產」。這番言論表面上看是對全球供應鏈失衡的擔憂,實則暴露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焦慮與雙重標準。在全球化的今天,將特定地區的產業優勢標籤為「風險」背後,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地緣政治算計與矛盾心態?
西方長期依賴全球化供應,如今在戰略原料上暴露出脆弱性。鋼、銅、鋁等大物資,稀土、火藥原料到晶片半導體製程中必要的氖氣,任何一環受制,都可能拖慢軍事與工業產能,中國大陸近年限制了多種稀土出口,衝擊了美國軍工產業,而俄羅斯受到歐美制裁,憑藉鎳、鈀、氖氣與化肥等資源,從金屬到糧食供應,也重重拖累到了西方再工業化的進程。
2025年9月13日,中國大陸商務部發布兩條重磅公告,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並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啟動反歧視調查。這項決定是針對美國政府近年來在晶片領域對中國大陸實施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的強硬回應,顯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科技戰進一步升級。
9月13日,中國商務部連續出手,發佈兩份立案調查公告,其中之一是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分析指出,中方此時發起反傾銷調查,顯然是對美方一系列限制措施的直接回應。此次反傾銷調查鎖定的兩大類產品——通用接口晶片和柵極驅動晶片,絕非隨意選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精準打擊。
中美半導體科技戰中再出現新回合。在中美經貿高層西班牙會談前夕,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相關類比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14日進一步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書,直接點名德州儀器、ADI、博通、安森美4家美國生產商,指控對中國出口類比晶片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
中國商務部13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初步證據顯示,原產於美國的申請調查產品在調查期內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對中出口的傾銷幅度達300%以上,相關產品在中國市占率年均達41%。目前,中國模擬晶片自給率低,市場格局仍由外資主導,因此這次調查或對於國產替代爭取更多機會。
中美經貿高層西班牙會談前夕,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相關類比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根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書,點名4家美國生產商:德州儀器、ADI、博通、安森美。初步證據顯示,相關產品價格持續銳減,對中出口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
大陸商務部昨天(9月13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據《第一財經》引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交的申請文件報導,相關美國生產商包括四家,分別是德州儀器、ADI、博通、安森美。
中美科技戰一夕間劍拔弩張,面對美國「實體清單」突襲,中國商務部13日晚間祭出反制「組合拳」,先後宣布對美國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類比IC)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並就美國對中國積體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
美中14日起將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第4輪高層經貿會談,但就在會談前夕,雙方再出招,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12日發布公告,增列32個實體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其中大陸有23個企業和機構上榜。大陸商務部13日痛斥美方的動作,並隨即採取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緊接著又就美國2018年以來對中國積體電路領域的多項制裁,發起反歧視調查。
大陸商務部13日公告,今年7月23日收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相關類比晶片產業申請後,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規範,決定從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