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協助農民的搜尋結果,共381筆
國道警方導入AI科技執法系統效率驚人,台南市政府環保局為防堵露天燃燒強化空氣品質管理,也運用AI影像辨識系統,並從今年10月起同步啟動「無人機飛鷹計畫」,還結合大數據分析與熱區監控,全面提升稽查效能,已成功通報27件疑似露天燃燒或火警事件,相關公害陳情案件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高雄美濃地區小番茄過去2年接連遭銀葉粉蝨與病害侵襲,導致連年歉收、產業損失上億元,不少農民一度萌生放棄念頭,今年在導入抗病毒新品種及氣候條件轉佳下,產量與品質雙雙回升,農民可望迎來久違的豐收年。
過去兩年美濃地區小番茄因銀葉粉蝨與病毒病害連年歉收,產業損失上億元,不少農民一度考慮放棄種植,今年在導入抗病毒新品種及氣候條件改善下,小番茄產量與品質雙雙回升,農民可望迎來盼望已久的豐收年。
日本熊害頻傳,今年已有7人命喪熊爪。台東縣議員陳宏宗今(4)日在縣議會定期會指出,政府長年過度強調保育卻忽視農民生計,導致黑熊、獼猴、山羌、山豬族群氾濫,頻頻破壞農作、甚至逼近民宅,「要是哪天台灣也被熊咬死人就太晚了!」台東縣府農業處表示,中央及地方皆已啟動相關監測與補償措施,將持續協助民眾防範野生動物入侵。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受颱風樺加沙影響溢流潰決,致農作受災範圍廣泛,其中,壽豐鄉草鼻段二期西瓜有3成5的種植面積遭洪水淹沒,損害率高達4成,縣府為此爭取農業部公告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且獲准,每公頃補助額度為6.2萬,符合申請資格的農友即日起至14日可至地所在地公所申請。
因人口外流、老化嚴重,雲林縣東勢鄉目前人口數不到1.3萬人,近年來地方企業「VDS活力東勢」公司與農民契作胡蘿蔔,主打胡蘿蔔汁、彩色胡蘿蔔,不僅有國際認證還有生產履歷,2022年起在昌南村舉辦「國際台灣胡蘿蔔日」,每年吸引逾萬人參與,為地方帶來經濟契機。
台肥公司29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農業韌性-創新緩控釋肥論壇」,邀集農業部、環境部、農糧署、農試所、台大、成大、中興等學研機構及各縣市農會代表,並邀請歐洲企業CEO等國際專家,共同探討緩控釋肥創新技術與農業減碳策略。現場並邀請多位田間試驗農友分享心得,吸引逾三百位產官學研與農民代表共襄盛舉。
為強化果菜批發市場農產品檢驗效率與精準度,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攜手農業部農糧署與國立嘉義大學合作推動的「質譜宅急便」行動質譜車,今(30)日正式進駐「燕巢果菜批發市場」啟動巡迴快篩服務,預計為期兩周(每周三至五)提供現場免費檢驗,協助農民與供應商即時掌握農藥殘留狀況,守護高雄食安防線。
近日台中市梧棲區一處畜牧場爆出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賴政府下令全台禁宰禁運期再延長10天,即延至11月6日中午12時;而台中市政府防疫因日前市長盧秀燕記者會未現身,挨轟神隱、反應慢半拍等。對此,盧秀燕強調自己是台中市府第一個受訪回應此議題的,且當時有與中央協調,由中央先行公布疫情,後台中市府分工,由副市長受訪、主持會議,盧則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共同主持中央級會議。
近日台中市梧棲區一處畜牧場爆出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賴政府下令全台禁宰禁運期再延長10天,即延至11月6日中午12時;而台中市政府防疫因日前市長盧秀燕記者會未現身,挨轟神隱、反應慢半拍等。對此,盧秀燕強調自己是台中市府第一個受訪回應此議題的,且當時有與中央協調,由中央先行公布疫情,後台中市府分工,由副市長受訪、主持會議,盧則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共同主持中央級會議。
金門熟齡豬長期因文化背景與屠宰條件限制,多數需等待外縣技師批次宰殺,不僅成本高昂、佔地降低迴轉率,也使農戶在育成率低的狀況下加劇營運壓力。為開創在地畜牧產業資源再生的新道路,澄楉永續有限公司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城鄉創生圈輔導計畫」串聯地區農會與畜牧、食品加工、文創與餐飲業者,以跨域協作方式推出「58度D・淘金豬」系列加工產品,成功將每年逾200頭退役母豬轉化為兼具風味與永續價值的成果。
台中出現非洲豬瘟疑似病例,桃園市政府嚴陣以待,成立跨局處應變小組,桃園市長張善政也下令10道防線為緊急防疫措施,嚴陣以待非洲豬瘟。市府同步進行產業影響評估,動用第二預備金支援防疫所需與農民補助。
苗栗縣造橋鄉茂林畜牧場21日完成外銷裝櫃作業,將400箱、逾9萬顆採動物友善飼養制度生產的雞蛋,以「豐味苗栗」品牌首次出口太平洋友邦帛琉,正式打入國際市場。
苗栗縣造橋鄉茂林畜牧場21日完成外銷裝櫃作業,共400箱、9萬6千顆雞蛋啟運前往太平洋友邦帛琉。雞蛋採「動物友善飼養」制度生產,使用「豐味苗栗」品牌包裝,首次以在地品牌打入國際市場。
農保職災就醫津貼大調價!農業部於14日預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辦法」第22條修正條文,提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就醫津貼給付水準,在農民繳交保險費不變的前提下,因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遭遇職業傷病無法工作時,除可申請傷病給付,一併核給該期間的就醫津貼;若遇有住院事實者,每日發給金額自900元提高為1,200元,提高逾30%,若無住院的情形則每日發給金額自50元提高至100元,則倍數幾付。
農業部於今(14)日預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辦法」,將提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就醫津貼給付水準,農業部說明,在農民繳交保險費不變的前提下,因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遭遇職業傷病無法工作時,除可申請傷病給付,一併核給該期間的就醫津貼;若遇有住院事實者,每日發給金額自900元提高為1,200元,若無住院的情形則每日發給金額自50元提高至100元。
台灣無人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浪潮。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25年前7個月出口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5倍,累計出貨約2.6萬台,出口總值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主要採購國包括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其中波蘭占比高達54%,成為最大買主。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大陸化」趨勢中的關鍵地位,也反映出軍民市場對台灣技術與製造能力的高度信任。本文將從出口動能、技術優勢、國防採購、民生應用、制度挑戰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探討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前景。
公地放領政策停擺多年,無數長期耕作國有地的農民至今仍無地可領,土地正義長期滯留於歷史陰影。為矯正制度失衡、落實「耕者有其田」的精神,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與陳瑩今(7)日於立法院院會聯袂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行政院儘速啟動全國性「第四階段公地放領」,重建公平與正義的土地秩序,並讓被遺漏的農民權益重見天日。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持續推動智慧農業,今年首度舉辦「智永雙全智慧農業競賽」,以「智慧農業 × 永續發展」為核心,將農業數據轉譯成國際通行的ESG與SDGs永續語言,鼓勵農友運用智慧科技提升產效並兼顧環境保護,展現智慧農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價值,競賽即日起至10月20日受理報名,邀請曾獲補助的農民踴躍參與。
農業是人類賴以維生的基礎產業,面對極端氣候威脅以及台美關稅貿易談判可能帶來的提高農產品輸美關稅,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等重大衝擊,台灣農業想要生存發展,就不能只是依賴補貼救助,政府應全力協助農民提升整個農產品價值鏈,除了關注品種改良和技術創新外,更應該將重心擺在強化農業服務,以創造全產業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