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幣圈於11日上演「史詩級爆倉」事件,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時表示,虛擬資產波動性高,本就具有高風險特質,近期市場劇烈波動主要與槓桿交易有關,金管會推動的《虛擬資產服務法》正為強化投資人保護與建立監理基礎。外界關切台灣是否要發行穩定幣?彭金隆認為,就國際貨幣清算而言,台幣並非國際通用的主流貨幣,但如未來現實世界資產(RWA)普及、國內支付需求增加的角度來看,台灣確實有發展穩定幣的空間。
由於美中衝突在上周末瞬間升溫,虛擬貨幣圈出現史上最嚴重的爆倉事件,初估超過160萬投資人遭到清算,累積金額高達193.7億美元(約新台幣5939.58億)震撼全球。市場將崩盤核心指向一個神祕「巨鯨」帳戶,在川普宣布對大陸的關稅反制措施前半小時,放空虛擬貨幣暴賺2億美元(約新台幣61億),多頭投資人血本無歸。
印度政府最新文件顯示,當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研擬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時,印度反而傾向不推動專門立法,而僅維持有限監督。文件指出,若將加密貨幣納入金融體系,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等同為高度投機的資產賦予,因此寧可維持高稅負與限制措施,避免投機泡沫衝擊金融穩定。
台灣加密幣交易所幣託(BitoPro)遭鏈上偵探ZachXBT爆料,在5月8日遭駭客攻擊,估計有1150萬美元(約3.4億元)資產遭轉移,幣託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指出,第一時間已啟動應變機制,自事件發生至今,所有用戶提領、加值的服務都正常運作,客戶的資產沒有任何損失。
全台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託集團(BitoPro)驚傳遭駭。據知名鏈上偵探ZachXBT於6月2日揭露幣託疑似5月8日遭駭客攻擊,造成多個熱錢包異常資金流出,初估損失金額高達1,150萬美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隨後證實此一事件屬實,並將發函要求幣託對外發布正式聲明。對此,幣託集團強調,用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
虛擬數位資產(VDA)基礎設施提供商幣安宣布在印度金融情報單位(FIU-IND)註冊為申報實體,象徵幣安達成全球第19個監管的里程碑。此次在印度金融情報單位的註冊,代表幣安對於遵守印度及全球反洗錢(AML)標準的承諾,幣安網站和應用程式也全面向印度用戶開放。
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台灣也參考國外經驗,積極推動實體世界資產(RWA)代幣化,觀察國外現況,在德國可買到黃金所有權的NFT、新加坡有債券代幣化,美國甚至將股票也納入代幣化範疇,幣圈人士認為,RWA代幣化是傳統投資標的的進化版,類似於ETF改變股票市場,代幣化則是「將實質資產分子化或原子化」,未來或可將各類代幣化的資產任意組合投資,可能是改變金融市場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