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俄的搜尋結果,共78筆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星期六,大約一千人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總統官方接待辦公室外排隊,提交各種書面投訴書,內容從保護綠地和地標建築,到反對收費公路、反對削減社會福利等等。報導稱,這是普丁反對派發明的另類抗議辦法
位於東歐的摩爾多瓦28日開始國會選舉。在鄰國烏克蘭的戰爭以及俄羅斯涉嫌干預政治和宗教的大環境下,這場選舉可能對政府,加入歐盟的目標產生重大影響。
2023年3月下旬,我從維也納搭火車赴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只有1小時不到的車程。當越過邊界後,兩地的語言、族群、人氣和氛圍竟完全不同,真可說是咫尺天涯。當時新冠疫情剛緩,遊客零零落落人煙稀少,將近2/3的商家關門大吉,一幅蕭瑟清冷的景象,令人扼腕!
2023年3月下旬,我從維也納搭火車赴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只有1小時不到的車程。當越過邊界後,兩地的語言、族群、人氣和氛圍竟完全不同,真可說是咫尺天涯。當時新冠疫情剛緩,遊客零零落落人煙稀少,將近2/3的商家關門大吉,一幅蕭瑟清冷的景象,令人扼腕!
澤倫斯基學乖了!這是8月19日一篇媒體報導的標題用語。報導中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赴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川普,換下戰時裝束、改以「戰場正裝」現身,受到川普仔細端詳與大讚。此外,澤倫斯基在4分半的演講中連聲致謝11次,顯然還記得2月遭美國副總統范斯指責「不知感恩」。堂堂國家元首置國家顏面於何地?
澤倫斯基學乖了!這是8月19日一篇媒體報導的標題用語。報導中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赴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川普,換下戰時裝束、改以「戰場正裝」現身,受到川普仔細端詳與大讚。此外,澤倫斯基在4分半的演講中連聲致謝11次,顯然還記得2月遭美國副總統范斯指責「不知感恩」。堂堂一個主權國家的元首,遭到外國媒體如此描述,置國家顏面於何地?
長期被自己敘事邏輯催眠的西方媒體和歐洲國家領袖,見到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鋪設舞台,讓長達三年半被塑造窮凶極惡侵略者形象的普丁華麗出場,除了錯愕,還有錯亂。
解鈴還需繫鈴人。俄烏戰爭既因美國而起,由美國收拾善後,理所當然。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雙普會」後,川普首任期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直言:「川普沒有輸,但普丁顯然贏了,除了更多會晤,川普什麼也沒得到。」
俄羅斯外交部4日宣布,不再遵守形同具文的《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將取消對中短程飛彈研發與部署的限制。儘管該條約2019年便因美俄緊張關係升溫而名存實亡,但俄國正式做出宣告,仍將加劇兩國關係惡化。
俄國4日宣布,不再遵守名存實亡的《中程飛彈條約》,同時指控美國正在歐洲與亞洲部署中程飛彈,宣稱這是美國與北約「反俄羅斯」的結果。條約的崩解使西方國家擔憂,世界局勢將回到冷戰時期危險的軍備競賽,且目前俄國擁有能在數分鐘內就命中歐洲各大城市的極音速飛彈,幾乎無法及時警告或防禦。
當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一(14日)威脅,若莫斯科不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將對俄羅斯課徵「非常嚴厲的關稅」時,他或許預期此舉將震懾俄羅斯。但結果似乎只是引來俄國大眾集體冷漠反應。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主動致電給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敦促他與烏克蘭儘速進行停火談判,這是兩國領導人自 2022 年以來,再次舉行會談。
日前第2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舉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5月31日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安全論壇上,警告「中國的(軍事)威脅是真實的,而且迫在眉睫」。這不僅是美國就台灣及印太地區安全所發出的最強硬聲明,也被視為是川普政府印太政策的重大改變。
日前第2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舉行。與會代表普遍認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深刻變化,和平、合作與發展仍是主要趨勢,亞洲國家應求同存異,共同應對挑戰。其中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5月31日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安全論壇上,警告「中國的(軍事)威脅是真實的,而且迫在眉睫」。這不僅是美國就台灣及印太地區安全所發出的最強硬聲明,也被視為是川普政府印太政策的重大改變。美防長的表態對於美中領導人會面及美中關係的改善無異又帶來新的挑戰,脫中入北中做得最多的中國大陸,顯然對美防長的談話嗤之以鼻,然而北約國家的反應就值得玩味。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已鎖定20多位在「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發展的藝人,正在查察其等疑似「配合中共對台操作」,進而有「消滅我方國家主權、鼓吹武力、附和轉貼對台軍演」等對「台灣主權」、核心利益有所傷害的行為,並將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開罰。而副主委梁文傑對此重申,並不是為了懲罰台灣藝人,而是幫助他們可有更自由的空間。由此可見,掌權者不僅任性,更還具有違憲亂政的「韌性」。
2014年5月2日敖德薩工會大樓縱火案本週四(2日)已滿11週年,事發當時,就在基輔臨時政府(享有憲法豁免權)對頓巴斯地區發動「反恐行動」(ATO)的1個月後。烏克蘭敖德薩發生嚴重流血衝突。當日,親西方「麥丹派」(Maidan)群眾包圍並攻擊反對派集會所在的敖德薩工會大樓,投擲汽油彈縱火,造成反對麥丹派的示威者至少48名死亡240人受傷,死因包括燒傷、窒息與槍擊。
3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秘密通話兩小時,私下協商如何結束俄烏纏鬥了3年的戰爭。一如當年的雅爾達密約,列強私下協商,決定了弱國未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