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猶太人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哈佛大學的律師團將在法士頓地方法庭與川普政府對薄公堂,爭取的是遭到凍結的 20 億美元(約764億新台幣)聯邦撥款。川普要求哈佛大學改變招聘、與教學計畫,而哈佛大學以學術自由而不予理會,遭到川普政府的針對打擊。
美國川普政府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權利,外電報導,川普上任後即以是否停止執行性別多元政策、禁止反猶太人運動,作為削減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科研經費標準,如果哈佛禁令最終成真,全球將掀起爭搶這6800名哈佛國際人才的風潮,美國也將有更多人才出走,到更自由的環境講學或做研究。
美國總統拜登退選以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接棒角逐白宮寶座,多項民調顯示,她的支持率和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川普呈現拉鋸戰。前立委沈富雄鐵口直斷表示,賀錦麗會當選美國總統。
巴以衝突自2023 年10月7日爆發以來,已達4個多月,在以軍瘋狂的地面攻擊及空中無休止的轟炸下,加薩走廊的醫院、學校、民宅、教堂在以色列以消滅哈瑪斯為藉口下無一得以倖免。 平實而論,世界上多數國家及人民對以色列政府的殘暴行為均表達強烈的譴責及反對。從一波又一波的全球抗議活動到聯合國大會屢次投票結果,都可以看出全世界大多數人民是站在巴勒斯坦人民的一邊,反對以色列的。但是這些抗議及投票的結果,對以色列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巴以衝突自2023 年10月7日爆發以來,已達4個多月,在以軍瘋狂的地面攻擊及空中無休止的轟炸下,加薩走廊的醫院、學校、民宅、教堂在以色列以消滅哈瑪斯為藉口下無一得以倖免。在短短的3個月間,以軍投的炸彈的爆炸量已超過廣島原子彈的三倍,有將近3分之2的炸彈是不精準的炸彈 (Dumb Bomb), 這類的炸彈甚至美軍都不太用,因為它對老百姓的殺傷力太大,是國際禁用的。
2024年中東問題的焦點仍然是以色列與哈瑪斯在迦薩進行的軍事衝突。經過一百多天的軍事攻擊行動,以色列大致上已經大幅削弱了哈瑪斯的軍事力量,但連根拔除的目標尚未達成。以色列雖然在軍事上贏了,控制了迦薩地區的大局,但只能說是慘勝。在國際政治上、在人道問題上、在國際形象上,以色列卻是失敗的一方。
如果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在校園外舉著反猶太人的標語,他會受到美國憲法言論自由的保障,沒有警察會去拘捕或騷擾他;可是一旦他轉身進入校園,他就可能被校警以違反校規為由壓制甚至驅逐。這樣細微的差別恐怕才是日前美國大學校長逼退風波的引爆點。
如果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在校園外舉著反猶太人的標語,他會受到美國憲法言論自由的保障,沒有警察會去拘捕或騷擾他;可是一旦他轉身進入校園,他就可能被校警以違反校規為由壓制甚至驅逐。這樣細微的差別恐怕才是日前美國大學校長逼退風波的引爆點。
自10月7日哈瑪斯恐襲以色列之後,歐洲各國出現各種聲援巴勒斯坦與反猶太人的遊行,情況愈來愈失控。法國周日晚間則出現反制的遊行,抗議反猶太主義的抬頭,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也表達相同意見,他呼籲法國人民起身反對「反猶太主義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