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搜尋結果,共43筆
我國洗腎人口近9萬人,其中超過9成選擇血液透析(註一)。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註二),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不僅洗腎病人有更多元的選擇,也象徵我國醫療照護模式將邁向去中心化,回歸社區的「自我居家照護」模式(註三)。
天氣越來越冷,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分享最新數據指出,日本的流感病毒逐漸流行,至10月19日為止,一周內患者數超過1萬人,病毒株以A型H3為主,與台灣相似;其中沖繩縣每間醫療機構的平均患者達到15人,為全日本最嚴重的地區,剛好也是台灣人出國的熱門地點,提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以免遭到感染。
國內流感9月進入流行期,有醫師指出,抗病毒藥物療效不如以往,甚至出現抗藥性。疾管署說明,今年流感季A型H1N1病毒株,約6.5%對口服抗病毒藥克流感、易剋冒等具抗藥性,雖高於去年底3.2%,但比率仍低,且僅限H1N1,近4周流感流行病毒已轉為H3N2,「影響有限」,仍建議民眾踴躍接種疫苗,從前端預防。
流感進入流行期,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今(29)日分享,昨天單日來診量再度創下非過年時段新高,「其中罹患流感的孩子佔大多數」。謝宗學警告,流感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次發性細菌感染、肌肉發炎,嚴重可能併發嚴重腦炎,得入住加護病房急救,最好預防方法則是接種流感疫苗、戴上口罩,尤其近期連續假期多,剛好是疫情的催化劑,醫療體系恐怕將開始緊繃、甚至無法負荷,讓謝宗學相當憂心。
流感進入流行期,有小兒科醫師指出,門診暴增2至3倍就診人潮,且抗病毒藥物療效不如以往,甚至出現抗藥性。疾管署說明,今年流感季A型H1N1病毒株,約6.5%對口服抗病毒藥克流感、易剋冒等具抗藥性,雖高於去年底3.2%,但比率仍低且僅限H1N1,近4周流感流行已轉為H3N2,影響有限,仍建議民眾踴躍接種疫苗,從前端預防。
肝癌是台灣主要死因之一,其中B型肝炎是最主要原因。過去認為肝功能正常的B肝患者,肝癌風險低、不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台大醫院與中研院合作,進行大規模世代長期追蹤研究,發現B肝「表面抗原」新指標,針對2類肝功能正常B肝患者,能更精準判斷肝癌風險,並建議給予藥物治療或追蹤監測。
全台有200多萬名慢性B型肝炎患者,可能演變成「肝癌」,過去治療上認為「免疫耐受期」與「不活動帶原期」B肝患者不建議用藥,台大醫院、中央研究院今日(19)發表最新大型世代研究,發現B肝「表面抗原」新指標,能判斷肝癌風險高低,更精準分辨患者用藥時機及追蹤頻率建議。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攜手柔道國手楊勇緯、人氣角色醜白兔,化身「流感守護者」,共同呼籲民眾應再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積極治療,避免引發重症。
端午連假後,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門急診就診6.3萬人次,重症新增132例,死亡15例,感染數與重症人數再創今年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本周增幅為49%,出現趨緩,但評估這是受連假期間診所休診影響,約有1萬名確診以及死亡案例會回補到下周,評估下周單周會有11~12萬人染疫,若維持這個數字,高峰同樣落在六月底七月初,並持續到八月才會脫離流行期,染疫人數共約171萬人,關鍵仍在端午連假。
雲林縣議員王秋足指家中3人感冒疑似是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卻買不到快篩劑,台大雲林分院急診昨(2日)候床者多達70人。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已把供應快篩試劑的藥局公布於官網,雲林縣目前重症感染者22人、4人死亡,尚無明顯偏高。台大雲林分院則表示,並無候床70人情況,目前是23人。
連續三天端午連假好天氣,民眾出遊人潮眾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過去這7天,單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預估超過6萬人以上,但連假效應真正的衝擊為何,仍有待收假後監測。不過有議員憂心,若到八月有百萬人染COVID-19恐無藥可用。疾管署緊急澄清,抗病毒藥物並非人人需用,是用於治療高風險族群,約占所有染疫者的2成,降低染疫重症和死亡風險。
新冠疫情升溫,社區藥局反映快篩、抗病毒藥物出現短缺。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抱歉,廠商已加緊生產,本周鋪貨60萬劑快篩、下周將達120萬劑,高於預估疫情感染人數;疾管署澄清,抗病毒藥物儲備充足並未缺藥。
面對近期新冠疫情升溫,高雄市政府衛生局27日提醒市民,如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味嗅覺異常等疑似新冠症狀,無需驚慌,可前往高市126家合約醫療院所,由醫師評估是否使用醫用快篩,若確診且具重症風險,則可使用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早治療可有效降低併發症與死亡風險。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6月中下旬就診人次高峰恐上看10萬人!疾管署指出,本周3天內疫苗接種人數逾1.9萬人,為前一周同期3倍,已增加配送4.5萬劑疫苗至全國。另15日起開放使用新冠抗病毒口服新藥舒冠效(Xocova錠),並放寬第一線口服藥倍拉維使用對象,增列重度腎功能不全病人。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預估6月中下旬將達高峰,單周就診上看6.5萬人次,抗病毒藥用量連帶提升。疾管署公布,第一線口服藥倍拉維(Paxlovid)使用對象,增列重度腎功能不全病人;另,今年採購的新口服藥Xocova,本月15日起可取代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針對2情況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公布,本周近三日(5/29~5/21)新冠疫苗接種人數逾1.9萬人,為上周同期3倍,5月21日接種7612人,更創3個月來單日新高。疾管署今日(23)增加疫苗配送4.5萬劑,近日疫苗用罄醫療院所,將陸續收到疫苗、恢復施打。
今年國內新冠併重症本土病例已累計237例,其中43例死亡,苗栗縣新冠併發重症10例,雖無死亡案例,但縣府衛生局呼籲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新冠 JN.1疫苗者,別輕視疾病威脅,應儘速接種。此外,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應再接種第2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
流感疫情下降,上週門急診就診達13萬7042人次,仍是近十年同期次高,重症個案仍多,上周有83例重症、23例死亡,包括一名未滿2歲女嬰,兩度就醫並使用抗病毒藥物,曾出現42度高燒、持續痙攣、雙側肺浸潤,診斷為壞死性腦病變,不幸在住院第4天病逝,是本流感季最小的流感死亡個案。
春節後又逢寒流,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18萬1995人次,比年前預估還要高,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最高紀錄,並新增128例重症病例,28例死亡,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未滿十歲的南部男童,因為流感併發敗血性休克且有出現壞血性腦病變,發病隔天就重症,住院治療7天仍不幸死亡。
中裕(4147)21日宣布,旗下長效型TMB-365/TMB-380愛滋療法2a期臨床試驗結果,被2025年逆轉錄病毒及伺機性感染研討年會(CROI)選為最新研究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並以海報論文方式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