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安全對話的搜尋結果,共29筆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當中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隨著川習會即將舉行,美媒指台灣官員近期積極接觸保守派陣營,藉由新媒體吸引「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的關注,以提高川普對台灣的重視,避免美中談判損及台灣,但雙方價值觀差距過大,讓交流有時略顯尷尬。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將邁入最終階段,美方對「台灣模式」很感興趣,直言「全世界要叫美國老大,只有台灣可以幫美國偉大」。
日昨新聞報載,台灣「國防研究院」與大陸委員會召開了「台北安全對話」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台、美、日、英、澳、德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如何嚇阻與擊敗大陸的武力犯台這麼荒誕不經的議題,竟然沒有人提出兩岸的爭議,應該以政治談判解決的務實方案,真的完全脫離了現實裡的真實,令人感到完全的失望與絕望。
面對中共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日前夕接見「台北安全對話」訪團表示,台灣將積極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推動更具競爭力的國防產業,並強化全社會韌性。他強調「以實力守護和平、以合作深化安全」是台灣的目標,將繼續跟各國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印太區域民主、和平與繁榮。
面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台北安全對話」訪團表示,臺灣將積極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推動更具競爭力的國防產業以及強化全社會韌性。他強調,「以實力守護和平、以合作深化安全」是臺灣的目標,臺灣會繼續跟各國在國防安全、災害防救、科技發展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攜手促進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隨著雙十國慶臨近,兩岸再起隔空交鋒。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8日嚴厲批評總統賴清德在美國媒體專訪中所稱的「兩岸互不隸屬」言論,指其宣揚「新兩國論」,並批判賴在政治與安全議題上「倚外謀獨」、「以武謀獨」,任由外部勢力予取予求,稱「統一必勝、台獨必亡」。
北京持續推進大規模軍事投資,台海局勢備受矚目。已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8日更進一步提出「台海有事,就是全球有事」論述,呼籲友盟國家推動「整合嚇阻」,共同維護印太和平。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8日在「台北安全對話」專題演說中分析,中共目前仍判斷對入侵或封鎖台灣的戰略不划算,但局勢驟變,一旦中共決定採取敵對行動,就再也無法「重置局勢」,他強調,台灣必須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這需要更高的國防投入、跨黨派團結,以及與盟友更緊密合作。
2025「台北安全對話」(TSD)今日在南港登場,多名重量級來賓與會共同針對區域局勢與台海防衛發表演說。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更是獲邀參與專題演講的座上賓。曾身為印太局勢決策者的他,建議台灣必須強化多元能源與太空領域的韌性,同時正在推行的非對稱防衛」策略,應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
由國防安全研究院及大陸委員會共同舉辦的2025「台北安全對話」(TSD)今日登場,來自台、美、日、英、澳、德的多名政治家及軍事家參與論壇,針對台海防衛重要性、區域安全態勢發表見解。退役一級上將霍守業在開場致詞時強調「台海有事,則全球有事!」,友盟國家應齊推動「整合嚇阻」,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現狀。
川普2.0政府的《國防戰略》(NDS)即將公布,當中擬以「美國本土防衛」為優先要務,將牽動美軍全球部署。日經亞洲5日刊文指出,川普政府內部仍在爭論,東亞的防線該劃在哪裡,如果僅涵蓋日本,而排除韓國與台灣,恐會讓北韓與大陸鋌而走險。
國防安全研究院將於10月8日(星期三)0900時假台北市漢來大飯店,舉辦「2025 台北安全對話」(2025 Taipei Security Dialogue)。本次會議由國防院主辦,陸委會贊助指導,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與澳洲等國政要、學者與相關領域專家,以「整合嚇阻:以實力維持印太和平」為題進行意見交流。
媒體日前報導,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者團和廈大校長團原訂於九月上旬先後來台訪問交流,卻傳出在出訪前夕我方以專案申請尚未審查通過為由,順延至十月。陸委會最新表示,其中的廈大校長團已經通過審查,並強調我方對大陸各學者、智庫的交流態度都是一樣的。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弊案,特定媒體屢屢爆料關鍵偵查內容,企圖帶動輿論風向,在野黨質疑檢廉洩漏偵查內容。為此,檢方日前傳喚相關記者詢問,隨即認定「是記者依多年採訪經驗綜合分析判斷」,引起「球員兼裁判」之譏。賴政府「黨檢媒一體」共生體制成形,此事不但涉反對黨主席的政治生命,更攸關民主能否正常發展,這樣的套路令人心驚。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弊案,特定媒體屢屢爆料關鍵偵查內容,企圖帶動輿論風向,在野黨質疑檢廉洩漏偵查內容。為此,檢方日前傳喚相關記者詢問,隨即認定「是記者依多年採訪經驗綜合分析判斷」,引起「球員兼裁判」之譏。賴政府「黨檢媒一體」共生體制成形,此事不但涉反對黨主席的政治生命,更攸關民主能否正常發展,這樣的套路令人心驚。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出席「2024台北安全對話」會議表示,若接受九二共識,意味必須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無獨有偶,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羅文嘉不久前也表示,若接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做為兩岸交流談判前提,等於放棄台灣自由民主體制和生活。海陸兩會口徑一致拒絕九二共識,一改520後較為鴿派的作風,顯然是「上面」給了壓力。
全世界約90%高階晶片由台灣製造,半導體產業儼然是台灣的「矽盾」。海內外多位學者專家12日在「2024台北安全對話」上點名半導體產業,有人認為台灣可藉此反制中方制裁,但也有人示警,美國恐出手削弱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獨占性。
國防安全研究院12日舉辦「台北安全對話」,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直言,台灣軍事投資仍不足,因應俄烏戰爭,波蘭明年要投入GDP的5%在國防投資,並力促「台灣應成為太平洋的波蘭」;此外,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也向賴清德總統喊話,採購第三代新式戰機刻不容緩。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羈押,引發國際關注。美國政治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12日視訊發表談話,直言台灣現今政局「令我感到恐懼(frightening to me)」,台灣政治人物在內部鬥來鬥去,而非一致對外防禦,也令她擔憂。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也說,若柯案辦得太超過,美國在台協會(AIT)會出手,但AIT昨對此並未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