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市立天文館的搜尋結果,共21筆
為深化台日友好城市間的教育合作,日本富山縣射水市教育委員會由教育長金谷真領軍,於日前率六所國中師生代表團抵台,攜手姐妹都市台北市士林區進行交流參訪,同時與士林國中展開教育與文化的深度互動。
今年首場「血月」月全食將在14日登場,不過僅有美洲與東太平洋地區可見月食全程。對此,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雖然此次月全食台灣無緣觀賞,但已彙整各地直播資源,讓民眾也能透過網路,遠距欣賞到這場天文盛事,也預告下次台灣肉眼可見的月全食將在9月8日凌晨0時27分登場,呼籲喜愛天文的民眾不要錯過。
火星、地球和太陽排成一直線約每789天發生一次,又稱火星衝。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火星衝將在16日上午10時39分登場,到時候地球將位於火星和太陽之間,為觀察火星的最佳時機,火星不僅整夜可見,距離地球較近,還亮度高、視直徑大。
冬季降臨,體感溫度下降,從沒有人在冬天抱怨「大」太陽,但其實1月的太陽才是最大的。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今晚9時28分是地球運行至與太陽距離最近的「近日點」,與太陽相距1億4710萬公里,比7月4日的「遠日點」近3.3%,相差約498萬公里,其間足可塞下391顆地球。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首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將於4日凌晨達到極大,預估每小時將有120顆流星畫過天際。台北市立天文館2日表示,台灣正位於這次流星雨的最佳觀賞帶上,且當晚無月光干擾,在視野開闊、無光害的地點,有機會看到大量流星,並分享自明日晚上8時起將透過「台北天文館YT」直播放送合歡山流星雨美景。
繼台北10大好學、教育博覽會,台北市教育局19日宣布,將於市內15處策畫25場的「台北好學」活動,透過開放學校、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天文館結合城市走讀,帶領民眾體驗教育現場。教育局長湯志民今日也化身導覽員,以「永續學」為主題介紹內湖國小鑽石級綠建築,也希望未來校園新建建築都能達黃金級以上,甚至鑽石級。
2024年壓軸流星雨14日登場,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雙子座流星雨將在明日達極大期時,輻射點約在晚間7時自東北方向逐漸升起,預估每小時將有150顆流星畫過天際,並分享雙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相對較慢,偶爾還會出現火流星,且不需要特殊器材就可觀賞,民眾可在流星雨中許下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獅子座流星雨將在17日達到極大,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深夜至隔日天亮前最適合觀賞,預估每小時約有15顆流星畫過天際,然而受滿月光線影響,只能看到少許較明亮的流星,不過當日另有天王星「衝」加持登場,為距離最近、最亮也最適合觀賞的時機。
年度最亮彗星編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將於28日通過近日點,從離太陽不到6000萬公里處掠過,民眾可在清晨5時左右用雙筒望遠鏡在東方低空搜尋其蹤跡。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民眾錯過也不要灰心,日落後西方低空最佳觀賞期將在10月12日的出現。
台北市立動物園結合「國際小貓熊日」與中秋節規畫系列活動,14日延長園區開放到晚間9時,文山區里民憑身分證件不僅能免費入園,還能讓5名同行者免費暢遊動物園。台北市立天文館則表示,中秋節當晚除了是最佳的賞月時機,還有罕見的「土星合月」。
烤肉、賞月、吃月餅是中秋節密不可分的活動,今年更是特別有看頭,不僅有超級月亮登場,還有土星通過「衝」的位置來合月。台北市立天文館補充,雖然農曆八月真正滿月的時刻落在18日,但中秋節當日月娘仍符合超級月亮大小,並分享有明亮行星相近月亮的中秋月,在整個21世紀百年間唯有今年。
太陽閃焰可能會引發強烈磁爆,影響衛星、電網等基礎設施,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天文學家的關注重點之一。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9)日分享,太陽閃焰自從5月活躍期後,近期又開始稍微密集發生,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太陽黑子來了;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根據觀測,發現過去幾天的太陽黑子數量達到近期新高峰,18日太陽表面滿佈17群活躍區,黑子數達288,是繼2002年7月以來的最大值;而比利時皇家天文台的太陽黑子指數及長期觀測(SILSO)也從長期趨勢預測,現在已接近第25太陽週期的高峰,近期將是20餘年來觀賞太陽黑子的最佳時機。
台北市立天文館預告,20日凌晨的夜空中,最美麗的星團「昴宿星團」與「畢宿星團」將與明亮易辨的火星與木星,各以約5度的間距平行排列,在東方天空勾勒出一個由行星和星團構成的矩形,是藉由明亮行星辨認、觀賞這兩個星團的好機會;22日則是「水星東大距」,在此前後數日傍晚,久未相遇的水星和金星這2顆內側行星,將在西方低空重逢。
日頭赤炎炎,人們常把高溫歸咎於頭頂的太陽,但其實7月5日將是今年地球離太陽最遠的時刻,也是太陽看起來最小的1天,當天下午1時6分,地球將通過「遠日點」,相較於今年1月3日通過的「近日點」差了約500萬公里,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個距離足以塞下超過390顆地球,即使光速也得17秒才能穿越,夏天炙熱別再說是因為太陽太大。
暑假來臨,台灣天氣炎熱各地更屢創高溫,人們常把高溫歸咎於頭頂的太陽,但其實7月5日是地球今年離太陽最遠,也是太陽看起來最小的1天。當日下午1時6分,地球將通過「遠日點」,相較於今年1月3日通過的「近地點」遠了約500萬公里,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個距離足以塞下超過390顆地球,即使光速也得17秒才能穿越。
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設置於都歷遊客中心的4K即時影像攝影機,昨(29)日晚間8點多拍攝到一道如火球般的不明亮光劃過星空,後方拖曳長尾,時間長達數秒,處長林維玲PO網求解,網友留言千奇百怪,有人稱是火流星,也有人懷疑是外星人,更有人指是北韓發射飛彈。
春光和煦的4月正是觀星好時節,而各類天象也塞滿了觀星行事曆,包括罕見的日全食、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以火球著稱的天琴座流星雨、隨時可能爆發的新星,以及最夯影視劇集「三體」的星體主角,都將一一登場,讓人大開眼界;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將在4月27日舉辦「三體中的天文學」講座,介紹「三體」中所提到的南門二恆星。
「3月底請密切注意日落後的西方天空」,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水星將25日達到今年首次的「東大距」,而睽違71年再度回歸的12P/龐士-布魯克斯彗星(12P/Pons-Brooks)近期也出現在黃昏後的西北方低空,與天空中最亮的木星並列夜空,千萬別錯過這難得一見的美景。
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響應綠色環保,特別推出「BIG愛地球」檔期,即日起全館單筆消費累點可兌換Cremia霜淇淋、500元購物抵用券,或登錄巨城APP扣點數可兌換「Big City 環保購物袋」,還有機會抽中南投「峇嵐杉丘1泊3食露營住宿體驗券」,動動手指從巨城APP開始加入環保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