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塑美國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工業閥門廠進典(6843)布局半導體及自動化等產業有成,收獲明年第一季訂單,主要來自美國AI算力中心與美國前五大電廠,台灣市場訂單以台電及中油煤轉天然氣為主。進典美國休士頓廠明年投產,助攻營收持續追求雙位數成長。
受惠美國消費及就業市場均朝正向發展,經濟呈現穩步增長,台塑企業去年美國各公司營收持穩推升至台幣2,130億元,年增9.2%,稅前利益額約新台幣38億元,年成長34.1%。瞄準供應鏈重組新商機,台塑企業擴大推展歐美、越南市場布局耕耘。
台塑四寶將在10日公布首季自結獲利,並對美國川普對等關稅措施下的因應策略進行分析說明。受制年假干擾,今年第一季石化行情仍處低檔區間波動,壓抑營運利差改善,惟1月國際油價彈升,2月維持區間緩步波動,搭配煉量高檔操作,助力台塑化首季獲利季增翻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宣示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及能源緊急政策等系列談話。對此,台塑、台塑化認為,川普上任後可望解決俄烏戰爭及中東地緣政治問題,增加開採油氣,將使價格趨緩向下,除台塑美國可望受惠增加利益,也有利石化產品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且若俄烏戰爭結束將有重建需求商機。加上川普暫停綠能、取消電動車補助,也會增加傳統石化燃料需求。
美國新總統川普就任,國內海運、工具機、塑化等產業期待川普快速止戰後的重建商機,且因美國擴大油氣開採、訴求美國製造,將增加對相關原物料、設備需求,同時有望引導國際油價下跌,提振全球景氣;生技業更樂觀川普去中化,在美製造的優勢將嘉惠台廠業者;觀光業者則期待中美關係走向和緩,兩岸觀光交流恢復。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國內石化業、鋼鐵業者雖認為,選舉結果對行業而言利大於弊,但也憂心,美國對陸製產品加徵高關稅,將導致大陸過剩產能加速向亞洲周邊國家外溢。
台塑四寶10日召開業績說明會,公布第二季、上半年自結獲利數字及後市展望。據悉,受制油價連番急跌,一度失守每桶80美元關卡,加上成品油因需求淡季,煉油價差遭逢大怒神般加速下挫,台塑化第二季獲利推進動能承壓受阻。所幸,6月油價止跌反彈,每桶站回86美元,成品油煉油價差也從谷底稍有回升,加上新台幣升值及轉投資收益助力,台塑化力保連三月營運盈餘,第二季獲利稍優於內部預期。
台塑20日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配發1元現金股息,並完成董事改選,董事長林健男啟動專業經理人新交棒計畫,由現任總經理郭文筆升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受制大陸需求趨緩,台塑集團去年大陸基地苦吞虧損。因應大陸龐大新產能開出,及ECFA中止的威脅,台塑集團擬定全球銷售、產品轉型策略。其中,台灣營運成功掌握印度、東南亞供應鏈轉移需求拉升與利基產品商機,前進印度、孟加拉、澳洲、東南亞、中東等市場耕耘。
伴隨價量回穩,台塑(1301) 3月營收176.59億元,月增36.6%,年減12.2%;第一季營收481億元,季0.8%。
半導體、電子產業庫存調整壓力趨緩,新應用持續活絡開展,搭配新能源等趨勢,南亞、台塑旗下電子材料及轉投資電子事業營運動能回穩推進,搭配新產部署計畫就位發酵,強化長期多元收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