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大雲林分院的搜尋結果,共98

  • 台大虎尾院區 醫療大樓11月動工

    台大虎尾院區 醫療大樓11月動工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收治急、重、難、罕症的醫療量能亟待擴充,台大醫院4年前規畫擴建虎尾院區二期工程,醫療大樓下個月終於將率先動工,經費約89億元。台大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未來斗六、虎尾兩院區將以雙主軸發展,其中虎尾院區將成為雲林的「醫療燈塔」。

  • 出生3天嬰兒罹患罕病 巧遇「稀缺醫師」修補橫膈膜搶命

    出生3天嬰兒罹患罕病 巧遇「稀缺醫師」修補橫膈膜搶命

    台大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產檢無異常,出生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病率約為每2000至5000名之一,所幸號稱「稀缺中的稀缺」小兒外科醫師陳永信8月剛好到任,為出生3天的小嬰兒開刀,以縫線修補橫膈膜,術後2周順利出院,體重已從2700公克成長到4500公克,台大雲林分院今(15日)為小嬰兒慶生。

  • 台大虎尾醫院二期下月動工 預計2029年啟用

    台大虎尾醫院二期下月動工 預計2029年啟用

    台大雲林分院收治急、重、難、罕症的醫療量能亟待擴充,規劃多年的虎尾院區二期工程,終於確定將於下月率先動工醫療大樓,總經費達87億元。台大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未來斗六、虎尾兩院區將以雙主軸發展,其中虎尾院區將成為雲林的「醫療燈塔」。

  • 台大雲林分院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

    台大雲林分院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典禮時,院方強調,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2025年起雲林分院也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器官移植醫學中心的成立,除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也完善雲嘉南地區的器官移植服務。

  • 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器官移植醫學中心」 雲嘉南醫療邁入新篇章

    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器官移植醫學中心」 雲嘉南醫療邁入新篇章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典禮,強調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2025年起雲林分院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器官移植醫學中心」的成立,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更完善了雲嘉南地區器官移植服務。

  • 前雲林縣議長陳清秀驟然辭世 享壽81歲

    前雲林縣議長陳清秀驟然辭世 享壽81歲

    身體硬朗的前雲林縣議長、議員陳俊龍之父陳清秀昨(4日)凌晨驚傳病逝,享壽81歲。雲林縣議長黃凱率縣議會誠信黨團、國民黨總召李明哲率黨團議員今下午趕往弔唁。

  • 張麗善今縣長室外滑倒! 「左手骨折」將開刀

    張麗善今縣長室外滑倒! 「左手骨折」將開刀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5日)早上8點多急忙走路在縣長室外面滑倒,她忍痛參加完2場記者會才去臺大雲林分院掛急診,結果左手橈骨骨折,今天下午開刀治療。

  • 強化急重症醫療!台大雲林分院9新主管、16位新醫師團隊報到

    強化急重症醫療!台大雲林分院9新主管、16位新醫師團隊報到

     台大雲林分院醫師及主管大換血,共有9名新主管、16名新進醫師報到。院長馬惠明表示,這次網羅較多急、重、難症醫師,打造更有韌性、更具前瞻性的健康照護網絡。

  • 雲林護理師9月起加薪3000元 公費生計畫同步上路

    雲林護理師9月起加薪3000元 公費生計畫同步上路

    全國護理人力不足,雲縣6家急救責任醫院關閉部分病床,雲林縣府9月起動用第二預備金3400萬元,每月獎勵急重症與病房第一線護理人員3000元,下月起發放;其次是這學年起也開始培育50名公費生,每年補助16萬元,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7日)與11家醫護專科學校簽約。

  • 雲林 守護者聯盟 勇奪醫療應用首獎

    雲林 守護者聯盟 勇奪醫療應用首獎

     雲林縣消防局攜手雲林縣衛生局、台大雲林分院,推動創新急救醫療整合計畫「守護者聯盟:透過韌性數位醫療模式為偏鄉醫療賦能」,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之稱的「WITSA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之中的創新e醫療應用獎首獎,其遠距醫療技術,可提升到院前救護成功率。

  • 雲林「守護者聯盟」獲國際肯定 勇奪創新e醫療應用首獎

    雲林「守護者聯盟」獲國際肯定 勇奪創新e醫療應用首獎

    雲林縣消防局攜手雲林縣衛生局、台大雲林分院,推動創新急救醫療整合計畫「守護者聯盟:透過韌性數位醫療模式為偏鄉醫療賦能」,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之稱的「WITSA 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創新e醫療應用獎首獎,為台灣在智慧醫療與公共安全領域拿下國際級殊榮。

  • 銀髮經濟新藍海 十大友善創新科技出爐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經濟商機大爆發!最新「十大高齡友善科技產品」出爐,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智慧室內定位系統、福芯科技疼痛電療裝置、慧誠智醫自動洗浴機、中國信託友善ATM,結合AI防詐騙勝出。業界認為,這些創新方案展現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潛力,是投資與產業轉型重要指標。

  •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張麗善率團赴日取經醫療照護模式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張麗善率團赴日取經醫療照護模式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以及醫療照護資源不足、分布不均的挑戰,雲林縣長張麗善1日率領縣府團隊及醫療、長照與藥事等專業領域人員,前往日本多家知名醫療與長照機構,進行為期4天的考察,希望借鏡日本的高齡醫療照護模式,為雲林打造更完善的在地照護體系,落實在地安老目標。

  • 眼科皮膚科遠距看診 護雲林13鄉鎮

    眼科皮膚科遠距看診 護雲林13鄉鎮

     雲林縣13個鄉鎮長年缺乏眼科與皮膚科醫療資源,雲林縣衛生局為實現醫療平權,自去年起陸續為這些衛生所添購眼底鏡、皮膚鏡、視網膜病變判讀系統及遠距診療電腦設備,讓大醫院的專科醫師透過網路與當地一般醫師同時會診,為偏鄉病患看病,至今已有7個衛生所上路。

  • 雲縣13鄉無眼科、皮膚科 衛生所攜手大醫院遠距會診

    雲縣13鄉無眼科、皮膚科 衛生所攜手大醫院遠距會診

    雲林縣13個鄉鎮長年缺乏眼科與皮膚科醫療資源,雲林縣衛生局為實現醫療平權,自去年起陸續為這些衛生所添購眼底鏡、皮膚鏡、視網膜病變判讀系統及遠距診療電腦設備,讓大醫院的專科醫師透過網路與當地一般醫師同時會診,為偏鄉病患看病,至今已有7個衛生所上路。

  •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縮小21平方公里 關鍵秘密曝光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縮小21平方公里 關鍵秘密曝光

     雲林縣政府針對地層下陷問題,成立「地層下陷防治小組」,26日防治小組表示2024年地層下陷面積較2023年減少21.3平方公里。但為確保高鐵行車及地方防災體系運作安全,仍須加強高鐵沿線特區農田轉旱作物專案、水井管理計畫等防治作為,配合提升深層含水層的地下水量,落實水資源保育與國土安全。

  • 長照床位難求 最長等逾1年

    長照床位難求 最長等逾1年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為此提出「長照3.0」政策,預計2026年上路。中華民國長照研究發展教育協會理事長郭涵妤指出,據長期照顧產學媒合平台統計,全國約有1700多家長照機構提供住宿型服務,床數約10萬多張,但因需求量大,仍不足1萬3000多床,多數失能者需要等待數個月或更久才能入住,部分甚至需等逾1年,顯示住宿機構的供需嚴重失衡。

  • 全台第80台、雲林第一台達文西手臂 半年開刀60例

    全台第80台、雲林第一台達文西手臂 半年開刀60例

    為提升醫療品質與手術水準,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去年12月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排名全台第80台,卻是雲林縣的第一台,自今年(2025年)1月啟用以來至本月初,已完成累計60例手術,涵蓋婦產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一般外科。

  • 雲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快篩難求?衛生局公布庫存藥局

    雲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快篩難求?衛生局公布庫存藥局

    雲林縣議員王秋足指家中3人感冒疑似是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卻買不到快篩劑,台大雲林分院急診昨(2日)候床者多達70人。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已把供應快篩試劑的藥局公布於官網,雲林縣目前重症感染者22人、4人死亡,尚無明顯偏高。台大雲林分院則表示,並無候床70人情況,目前是23人。

  • 不用遠赴外縣市就醫 台大雲林分院打造骨髓移植團隊

    不用遠赴外縣市就醫 台大雲林分院打造骨髓移植團隊

    雲林縣每年約有20名病患有骨髓移植需求,但縣內並沒有可進行骨髓移植的醫療院所,患者須轉診至外縣市,27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表示近年來積極建置自體骨髓移植醫療團隊,歷經2年多籌備,自體骨髓移植已上軌道,有多名病人順利完成治療並穩定追蹤,提供縣民醫學中心水準的血液腫瘤照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