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島的搜尋結果,共304筆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面對更強勢鮮明的川普,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曾經以〈喝尿者〉一文獲得吳濁流小說獎的施明正,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晨病逝於這個曾經給予他深切傷害,卻又讓他深切眷戀的台灣島鄉……一九三五年誕生於高雄的施明正,有著俊美外貌,他有過極豐采的青春年代,寫現代詩,擅油畫,為人豪邁親切,亦是瘂弦至交。
當中國國民黨的支援者在選舉造勢場合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標語,這不僅是一場政治宣示,更是台灣社會認同深刻轉變的明確信號。
「台灣沒有光復節」與「台灣地位未定論」一說近日被吵得沸沸揚揚,為重申台灣主權交由中華民國(時代表中國)已80年的歷史事實,對外關係協會今日特別在昔日簽字移交地的台北中山堂,舉辦「台灣光復座談會」,邀請立委陳永康、前外交部長林永樂等貴賓,及青年研究者,分別從國際法律與政治兩層面闡述、釐清當前光復節的爭議。
中央銀行宣布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程序,這將是台灣繼現行鈔券發行24年以來的首次重大改版。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至立法院答詢時表示,「500元一定會改,因為背面是梅花鹿,當時牠還是保育類的,但是現在繁殖太多了,之後會改掉」。前立委蔡正元表示,梅花鹿作鈔券圖案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楊金龍沒有注意到這層歷史,反而解釋成「不再保育」,實在劃錯重點了。
「聯合國成立80週年——世界秩序、國際法與多邊主義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18日在武漢大學舉行。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圍繞會議主題與與會學者交流三點核心看法。趙世通表示,第一,聯合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石,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第二,聯大第2758號決議鄭重確認並充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不可撼動;第三,支持中國統一事業是國際社會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應盡之責,也是捍衛國際法理正義的必然之舉。
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數位藝術節台北3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登場,自10月中旬至11月初在圓山匯聚成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台。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今年除了藝術創作、自由精神外,更展現藝術流動結合3大藝術節,在11月1日白晝之夜迎來12小時不間斷的跨夜藝術盛典,也選擇辦在台北最能說故事的圓山,自由、開創地說著台北的歷史。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民國114年國慶將至,外交部也搶先發布2025雙十國慶影片「堅韌的台灣」,片中透過令人驚豔的台灣自然景觀空拍,以及結合我國在過去一年間在運動賽事、智慧科技、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國防外交等領域的豐碩成果,呈現台灣堅韌團結、不畏挑戰的精神,向世界推廣台灣的各項軟、硬實力。
有關台灣主權未定論,美國還未改口。不過,我倒是想用兩個歷史時刻來印證主權的真相。
有關台灣主權未定論,美國還未改口。不過,我倒是想用兩個歷史時刻來印證主權的真相。
日前一名男子在Threads上感嘆,在美國路邊就能挖到1.5億年前的恐龍骨頭,但在台灣只能挖到貝殼之類的東西,先遭一名網友開轟,隨後不少青鳥也亂入,嗆滾出台灣、搬到美國等話語,未料男子身分曝光,竟是台灣首席古生物權威,讓大家笑真的惹錯人。
在今年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科力航太公司將展示無人機自動起降平台系統及一款無人機;自動起降平台可以讓無人機在車輛或快艇移動中自動起降,並具備多種高端技術功能。
川普2.0國防戰略的轉變,轉向以保護美國本土為主,引發美國內部爭議。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美國軍方開始注意到,中國大陸武器系統快速發展,已經對美國本土造成威脅;且只要發生戰爭,就算美軍來,台灣到最後也是非常慘。
生活在台灣的人,很自然都會跟人說「我是台灣人」。但是何謂「台灣人」?這不能被視作「不證自明」的名詞,因為魔鬼就藏在細節中。首先,「地理上的台灣人」是指居住在台灣本島的人,但,生活在中華民國治權範圍內,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全都是台灣人嗎?這意謂著「法律上的台灣人」,是否包括生活在澎湖群島或其他離島的人?如果說福建省金門縣與連江縣兩地區在內的居民同樣是台灣人,當你到這兩縣去問生活在當地的居民,他們隔著海就能看見大陸的高樓大廈,卻看不見台灣,這些居民並不會輕易就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台灣在7月26日及8月23日先後舉行兩波罷免投票,針對國民黨立委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最終均未通過。對於這項結果,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24)日回應時表示,這顯示台灣民眾已經兩度對「民進黨打壓異己、撕裂社會的惡鬥鬧劇」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