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工具機出口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台灣工具機產業長年以精密製造技術聞名國際,今年受到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成為出口衝擊最劇烈的產業之一。不過,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今(4)日表示,工具機業雖仍在低檔震盪,但「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第四季起部分業者已接獲新詢單。此外,他也受訪指出工具機為何會成為這波衝擊中「海嘯第一排」的關鍵原因,其實與產品性質息息相關。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舉行80周年國際高峰論壇,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祕書長許文通坦言台灣工具機產業現況仍舊低迷,資料統計顯示,國內工具機今年1至9月出口較上年同期減少6.4%,主因是匯率變化、大陸品質提升,莊大立鼓勵企業多善用政府資源與輔導來突破困境。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13日公布,台灣機械設備9月及前三季出口不論以美元或新台幣計價均年成長,尤其以美元計價,從今年2月起出口值已連續八個月正成長。
美國8月7日起對台實施20%對等關稅,衝擊各行業,勞動部統計,截至8月18日止,共191家事業單位、3934人實施無薪假(減班休息),其中稱因美國關稅實施者有73家、2388人,占比高達60%,當中更有1家車燈製造業者,一口氣通報逾400人實施。值得注意的是,經不起關稅及匯率夾擊,老牌工具機大廠瀧澤科18日也宣布加入「做四休三」的無薪假行列,為期3個月。
美國對台灣實施20%的對等關稅,並採用疊加稅率計算,引發國內產業高度關注。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ouTube節目中指出,這些政策恐重創台灣多數傳統產業,使其逐漸式微。
烏克蘭國會跨黨派議員克尼茨基一行參訪團8日拜會台中市政府,由副市長鄭照新代表市長盧秀燕接待,雙方就精密機械、工具機產業發展議題交換意見,並邀集台中在地產業代表與會,透過實質對話,為烏克蘭重建與台中產業拓展新市場創造契機。鄭照新特別表達對烏俄戰爭的關切,祈願戰爭早日結束,讓烏克蘭人民能重回和平與安定的生活。
小編今天(28)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新台幣暴力升值,出口導向的工具機業者大喊吃不消,擔心接愈多訂單賠愈多,已經暫停接單。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等行業大老示警,傳統產業受匯率影響程度比關稅大,沒有美國市場,業者不會死,匯率卻會影響企業能否獲利。
新台幣暴力升值,出口導向的工具機業者大喊吃不消,擔心接愈多訂單賠愈多,已經暫停接單。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等行業大老示警,傳統產業受匯率影響程度比關稅大,沒有美國市場,業者不會死,匯率卻會影響企業能否獲利。
美中兩強角力,中國大陸為掙脫美國限制高階設備出口的束縛,近年全力發展五軸機,業者形容,五軸機已成為大陸製造業的標配,然台灣生產五軸機的工具機廠寥寥可數,近期關稅戰、新台幣匯率急升,業者遭雙殺,恐怕加速台灣工具機業今年關廠速度。
和大集團旗下工具機廠高鋒工業目前在手訂單約4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第三季,剛通過參與同業達佛羅3億元現金增資認股,規劃出資2.4~3億元,成為達佛羅單一最大股東。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主導下,和大集團先後投資金豐機器、高鋒工業及達佛羅等工具機廠。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叫停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上路,但以銷美為主的彰化某電子繼電器陳姓廠商指出,川普宣布32%關稅之際,客戶就要求至少降價10%,但傳統製造業利潤根本沒那麼高,降價將吃掉利潤,且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美國客戶也有疑慮,導致訂單減少,他認為短時間內客戶不太敢再下單。
楊靜茹/南投報導
川普關稅大刀揮向全球,台灣也被定為32%高關稅,出乎預期,該政策在台灣時間今(9日)中午實施。包括賴政府與各縣市首長近日都急著盤點產業受創情形。整體來說,美國是台灣重要出口市場,此次不只高科技,許多中小企業也都遭殃,原來小小台灣竟有不少產品賣到美國且市佔率不差,但有些利潤才約10%,若被課32%重稅根本活不下去,也因此使「川普受災戶」遍佈角落。《中時新聞網》特別整理各地初步回報訊息,讓讀者一次看懂台灣產業災情與災區。
針對美國課徵對等關稅,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指出,美國為台灣工具機的第2大出口市場,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大外銷市場,由於中台灣為台灣精密機械基地,對等關稅將對台灣的傳統產業、工業、農產畜牧業影響甚鉅,籲行政院除了提供補助,應提出具體因應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2日下午公布新關稅計畫,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白宮並針對在貿易方面「最嚴重違規者」,開徵17%至49%的高關稅,其中台灣被課徵32%關稅。川普最新關稅的規模之大,為二戰後以來前所未見,被形容是按下關稅戰「核按鈕」。川普3日則發文說「手術結束,病人存活了!」同時重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總統川普3日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表示,美國關稅衝擊工具機產業,工具機業者盼政府積極協商。
受到全球經濟景氣下行衝擊影響,2024年台灣工具機出口金額22.18億美元,年減14.8%,如何振衰起敝?臺灣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認為,工具機產業正面臨前所未見的生存威脅,讓過去產業聚落高度集中、產品具高性價比與產銷分工明確等產業優勢不再,建議業界應朝貼近市場客戶需求、進行策略聯盟、發展利基型產品與市場、建立差異化核心競爭力、培養多元人才以及精實企業營運體質等六大方向發展,以扭轉頹勢。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及台灣機械產業偏樂觀,關稅戰對機械業影響不大,估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及出口值年成長5%~10%;台灣機械業遭逢最大威脅是日韓及中國大陸夾殺,業者要朝智慧化、客製化等發展,找出自己的生路。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27日表示,川普關稅等政策明朗,俄烏戰爭有望上半年停火,帶動歐洲經濟復甦,加上3日開展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助攻接單,台灣機械產業景氣可望在今年第二季築底、第三季起明朗向上,今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出口值可望年成長5%~10%。
受到全球經濟展望不佳、工具機市場消費疲軟衝擊,2024年台灣工具機出口金額僅22.18億美元,年減14.8%,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出口金額18.34億美元,年減16.8%。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認為,日本與中國大陸近來都相繼祭出獎勵機械設備汰舊換新的相關措施來刺激內需市場消費,建議政府應比照其做法,鼓勵國內大型企業擴大採用國產設備,並結合公會推動的「節能標章評鑑」計畫,以提升設備性能與節能效率,全面邁向綠色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