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灣海洋的搜尋結果,共322

  • 海洋化身舞台詩篇 「藝起海洋」跨界展演衛武營登場

    海洋化身舞台詩篇 「藝起海洋」跨界展演衛武營登場

    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首度以戲劇、音樂與光影藝術跨界形式詮釋海洋文化。9日下午2時,「藝起海洋-海洋新創戲劇展演」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登場,以音樂、舞蹈與多媒體影像交織出人與海的詩意對話,展現台灣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創造力。

  • 接見友邦駐聯合國代表  管碧玲籲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海洋民主價值

    接見友邦駐聯合國代表 管碧玲籲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海洋民主價值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7日在高雄接見馬紹爾群島、巴拉圭、斐濟三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雙方就海洋治理、區域安全、氣候行動與國際法秩序等議題深入交流,強化對台灣海洋治理經驗的了解與未來合作的可能。管碧玲表示,雖被海洋分隔,但同為海洋國家,彼此以真誠的友誼與共同的價值緊密連結,並感謝三位大使長期在聯合國與多邊場合為台灣仗義發聲,展現理念相近國家的堅定支持。

  • 「台灣蝶王」王冠閎擔任海巡大使   親海護海成新焦點

    「台灣蝶王」王冠閎擔任海巡大使 親海護海成新焦點

    「台灣蝶王」王冠閎擔任海巡節形象大使,他將在民國114年11月5日海巡署舉辦的「118海巡節慶祝活動」上,展現年輕世代堅毅的力量,以「親海、知海、護海」的精神,呼應海巡人員不畏風浪、堅守崗位的身影,也藉此推廣海洋委員會訂定11月8日海巡節首度放假一日的意涵。王冠閎鼓勵更多年輕世代認識並支持海巡工作,一同守護台灣海洋環境與國家安全,此次活動將表揚模範海巡人員、服務績優志工與海上搜救英雄。

  • TAIWAN Hi 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航 串聯東港、新園、小琉球推動觀光交通產業3大發展

    TAIWAN Hi 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航 串聯東港、新園、小琉球推動觀光交通產業3大發展

    屏東,台灣最南端的城市,因湛藍海洋、豐饒漁業與多元文化而閃耀。近年國旅熱潮興起,小琉球更以純淨的自然魅力吸引無數遊客,成為最受矚目的海島旅遊地。隨著觀光人潮湧入,交通與設施的承載力正面臨挑戰。

  •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海洋委員會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攜手推動,「烏石港正口200年—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26日於宜蘭烏石港舊址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匯集匠師技藝、學術研究與社群協力,兩艘修復完成的傳統木船再次重返水域,不僅見證傳統造舟技藝的傳承,更象徵台灣海洋文化的再航。

  • 2025亞洲衝浪積分賽登場!8國、300選手齊聚屏東佳樂水

    2025亞洲衝浪積分賽登場!8國、300選手齊聚屏東佳樂水

    2025台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明(22)日起展開5天國際級浪尖對決,來自超過8個國家、300位國內外選手將齊聚屏東佳樂水海岸。除熱血賽事之外,24日至26日在滿州漁村公園還有海洋嘉年華活動,串連海洋文化與在地生活。

  •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 啟航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 啟航

     2025年台灣科普環島列車20日啟動,展開為期6天的全台科學之旅。數發部今年設計四項與智慧通訊相關的基礎科普活動,強調與國科會及跨部會、產學研夥伴共同推動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能透過從小培養對通訊等科技的理解與興趣,期望未來孕育更多投身數位發展的專業人才。

  • 2025科普列車起航 國科會:讓科學走進台灣每一個鄉鎮角落

    2025科普列車起航 國科會:讓科學走進台灣每一個鄉鎮角落

    「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20日自台北車站啟航,展開為期6天的全台科學之旅。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表示,科普列車走過10年,最珍貴的成果就是孩子們從「知識接收者」轉為「科學傳播者」。

  • 新北攜手緯穎基金會!卯澳灣將打造北台「珊瑚復育」示範基地

    新北攜手緯穎基金會!卯澳灣將打造北台「珊瑚復育」示範基地

    為因應海洋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銳減挑戰,新北市政府今(20)日上午於板橋「逗點實驗室」舉行「新北市政府×緯穎永續基金會海洋永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攜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貢寮區漁會及海洋保育署等單位,以「產官學研跨域合作」推動珊瑚復育與海洋保育行動,預計將貢寮卯澳灣打造成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復育示範基地。

  • 超商贈「牛奶嘴蓋」引食安疑慮 專家見材質示警

    超商贈「牛奶嘴蓋」引食安疑慮 專家見材質示警

    近期全家超商推出滿額贈活動,消費者購買指定品牌鮮奶可獲贈一款仿乳牛乳頭造型的「牛奶嘴蓋」,外型吸睛宛如現擠牛奶,迅速在網路上引發討論。然而,該贈品為3D列印製作,引起食品安全專家關注,憂心其材質與製程恐對健康構成風險。

  • 安南年度大戲《洄流.歸潮》 30素人詮釋台江海洋文化

    安南年度大戲《洄流.歸潮》 30素人詮釋台江海洋文化

    台南市安南區的年度大戲《洄流.歸潮》將於18日下午14時30分,在台江文化中心隆重演出!安南區是台灣海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深化地方藝文推廣,彰顯台江獨特的人文風貌與海洋記憶,安南區公所與中華海洋觀光與農業特色振興協會共同籌辦這部「與海共創台江大戲—《洄流.歸潮》」,並獲得海洋委員會「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資源挹注,由30位素人演員擔綱演出。

  • 屏東海口港砸5500萬 打造27席智慧碼頭

    屏東海口港砸5500萬 打造27席智慧碼頭

    近年台灣海洋觀光產業持續發展,當中遊艇登記數及持有駕照人數更是大幅成長,屏東縣政府為搶攻這一高端休閒市場,斥資5500萬元在車城鄉海口港興建遊艇浮動碼頭,預計打造27個席位並導入智能支付等系統,縣長周春16日主持動土典禮,期待傳統漁港將變成智慧港區。

  • 台灣離岸風電挑戰多 海大團隊無網格法模擬突破難題

    台灣離岸風電挑戰多 海大團隊無網格法模擬突破難題

    台灣近年積極發展綠能,除光電外,風電也是主要發展項目,然而處理離岸、浮式風機的挑戰,台灣多仰賴國外團隊,但不只費用高昂,台灣獨特的海洋環境國外團隊也不一定能夠處理,為此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率領的團隊研發「流固耦合問題之無網格法電腦模擬模式」,其算力、所需費用皆優於國外團隊,更因此獲得「第23屆有庠科技獎」殊榮,而許泰文也表示,盼政府能支持國內團隊,助國內產業及人才培育。

  • 女性人數創歷屆新高 海大傑出校友遴選 出爐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4年度傑出校友遴選結果出爐,共有十位校友獲選,服務領域橫跨產官學研各界。

  • 能源署海洋能發電諮詢窗口 啟動

    能源署海洋能發電諮詢窗口 啟動

     能源署10月2日宣布正式成立海洋能發電諮詢窗口,此舉代表政府為加速台灣海洋能源發展,決心提供業界一站式、更順暢的行政支持,此專責窗口將協助業者解決申設過程中的各項問題。在成立茶會上,能源署陳崇憲組長表示,新窗口的成立將有助於推動未來的海洋能政策。

  • 綠島放流6000尾白星笛鯛 補充魚源助漁業永續

    綠島放流6000尾白星笛鯛 補充魚源助漁業永續

    白星笛鯛為台灣周邊常見且具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深受漁民喜愛。為補充海域魚源並推動永續發展,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台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共釋放6000尾魚苗入海。

  • 屏東佳樂水躍上國際舞台 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10月登場

    屏東佳樂水躍上國際舞台 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10月登場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2025台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將於10/22-10/26在屏東佳樂水盛大舉行。10/02於台北以「城市海灘派對」為主題舉行賽前宣傳記者會,傳遞南國海洋能量與衝浪精神,提前點燃國際「浪」潮。

  • 全球前2000大學排行 台大第113名最強 全台31所上榜

    全球前2000大學排行 台大第113名最強 全台31所上榜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CWUR)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前2000大學排名,台灣共有31所學校上榜,排名最佳是國立台灣大學,在全球第113名;其次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第328名;國立成功大學排406名、清華大學461名。

  • 海洋保護區淪「空殼」?違規291件竟零結案

    海洋保護區淪「空殼」?違規291件竟零結案

    綠色和平指出,根據統計,小琉球海洋保護區去年出現291件違規捕撈、採集等行為,卻一件都沒結案,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抓到逾百件違規,不到一半被處分,環團呼籲強化對違規漁船執法及監控,專家則建議參考夏威夷經驗,保護能促進珊瑚生長的草食類魚種,才不會讓海洋保護區淪為空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