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灣產品的搜尋結果,共238

  • 工商社論》工具機產業陷寒冬 台灣製造需轉骨再出發

    工商社論》工具機產業陷寒冬 台灣製造需轉骨再出發

     曾經風光一時、產值上兆的工具機產業,如今卻成台灣景氣寒風中的「慘」業,訂單苦盼不至,業界休無薪假、裁員風聲頻傳,甚至不乏老字號品牌面臨關廠命運。這不僅是工具機業的警訊,更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縮影─在AI與半導體光環之外,傳統製造業正陷入一場結構性挑戰。

  • 賴清德:錢留台灣 創造黃金年代

    賴清德:錢留台灣 創造黃金年代

     賴清德總統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迎向黃金年代」台北論壇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國家級重大施政目標,期望將台灣資本市場,打造成亞洲那斯達克。

  • 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賴總統:豐沛資產留台 創台灣黃金年代

    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賴總統:豐沛資產留台 創台灣黃金年代

     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他說,政府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希望把豐沛資產留在台灣,「美國有Golden Age,台灣也應有自己的黃金年代。」

  • 《半導體》安世事件助攻 德微打入國際車用供應鏈帶旺明年

    Nexperia事件助攻,德微科技(3675)順利打入國際車用產業供應鏈,隨著合作洽談與認證進度推進,德微預期未來2至3個季度內,可望成為國際大廠穩固策略夥伴,為營運挹注新動能,德微亦樂觀看待明年營運可望重回成長軌道,展現強勁成長力道。

  • 美國關稅衝擊台南農漁業  議員要求農業局應超前部署

    美國關稅衝擊台南農漁業 議員要求農業局應超前部署

    針對美國對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將被課徵20%關稅,造成台南蝴蝶蘭與台灣鯛衝擊,台南市議員李宗霖17日在財經部門質詢時,要求台南市農業局及相關單位及早研擬具體對策,協助農漁產業穩定出口,減輕成本壓力,避免市場萎縮與產業信心下滑。

  • TMBA副理事長 三鋒機器董事長 林松益:提升MIT國際競爭力

    TMBA副理事長 三鋒機器董事長 林松益:提升MIT國際競爭力

     我從13歲投入工具機產業,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和極濃厚的感情,深刻了解工具機製造的核心價值。就任副理事長後,將協助理事長推動「提升產業整體國際競爭力」與「促進會員廠商永續發展」,包括加強台灣工具機與零組件業者在智慧製造、精密加工與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布局,透過產業合作,縮短與日本、德國等工具機大國的技術差距,並努力推動「產業規範」,以提升台灣產品的國際信任度。

  • 《國際產業》應該是預料中的事 台積電Q3獲利續創新高

    路透社16日報導,全世界最大的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台積電(2330),預計第3季獲利將成長28%,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AI基礎設施的大量需求,不過,美國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未來的挑戰。

  • 農科院首度開放日 「毛豆貓砂」亮相超吸睛

    農科院首度開放日 「毛豆貓砂」亮相超吸睛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本院坐落於新竹市香山區,可遠眺香山溼地美景,即將在18日迎來創院以來首次開放日。代理院長李紅曦表示,今年適逢組織調整,當天將正式揭牌,並與工研院、國合會簽訂MOU,此外還有展覽、互動遊戲及5大展區,歡迎民眾來香山「開箱」農科院成果。

  • 股價驚驚漲 居高思危

    股價驚驚漲 居高思危

     上周四台灣股價指數收盤達27301點,同日盤中最高點達到27463點,都是台灣股市歷史新高。比去年底收盤時的23035點相比上漲19.5%;比今年4月9號最低點的17307點更是大漲57.7%。雖然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4.5%,出口成長率也會超過20%,但這些榮景一方面是受AI與台積電撐起,另方面則是由美國對等關稅引發企業搶單所帶動台灣出口。這些所謂「不理性繁榮」背後存在兩個大大的黑影,即美國對等關稅和AI泡沫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台灣股市雖上漲,但從諸多因素來看,風險可說愈來愈高,投資者進場時一定要仔細評估風險,不要成為「不理性繁榮」下的犧牲者。

  • 國戰會論壇》台灣無人機爆量出口 軍民市場雙引擎啟動(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台灣無人機爆量出口 軍民市場雙引擎啟動(蔡鎤銘)

    台灣無人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浪潮。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25年前7個月出口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5倍,累計出貨約2.6萬台,出口總值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主要採購國包括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其中波蘭占比高達54%,成為最大買主。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大陸化」趨勢中的關鍵地位,也反映出軍民市場對台灣技術與製造能力的高度信任。本文將從出口動能、技術優勢、國防採購、民生應用、制度挑戰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探討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前景。

  • 日本工商會的警告

    日本工商會的警告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10月1日發表2025年對台政策建言《白皮書》,首度將兩岸關係納入,明確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已成外商投資台灣的重要考量。《白皮書》同時對台灣能源轉型、投資環境與內部政治不穩表示關切,並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反映日商對台灣經商環境的深層憂慮。

  • 時論廣場》日本工商會的警告(湯紹成)

    時論廣場》日本工商會的警告(湯紹成)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10月1日發表2025年對台政策建言《白皮書》,首度將兩岸關係納入,明確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已成外商投資台灣的重要考量。《白皮書》同時對台灣能源轉型、投資環境與內部政治不穩表示關切,並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反映日商對台灣經商環境的深層憂慮。

  • 日商提2025白皮書 訴求兩岸穩定

    日商提2025白皮書 訴求兩岸穩定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1日提出「2025台灣白皮書」,今年首納的兩部分相當突出,一是日商要求建立制度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一是比照日本政府補貼台積電熊本廠,應對來台投資日商提供補助金,尤其去年台灣投資日本高達55億美元,日本來台投資較少。台北市日本工商會理事長相馬伸一郎示,今年特別著力台日人員往來,要把良好的關係傳承給下一代。

  • 日商要求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 和台灣商貿往來才能「無縫合作」

    日商要求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 和台灣商貿往來才能「無縫合作」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1日向台灣政府提出「2025台灣白皮書」,今年首次正式納入最突出的兩部份,一是日商要求「建立」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一是比照日本政府補貼台積電熊本廠,應對來台投資日商提供政府補助金。台北市日本工商會理事長相馬伸一郎進一步表示,今年也特別針對台日人員往來加以著力。

  • 億川前進M-Tech大阪展 秀肌肉

    億川前進M-Tech大阪展 秀肌肉

     日本國際機械要素展(M-Tech)10月1日將在大阪INTEX展覽館隆重登場,國內油壓夾頭與油壓缸龍頭大廠-億川鐵工所將秀出榮獲台灣精品獎與工具機節能標章-金、銀標章雙大獎肯定的MB與MA系列薄型中空迴轉油壓缸,及客製化精品扇形爪油壓夾頭,在行業不景氣中力拚新通路與探索新商機。

  • 晶片武器翻車後

    晶片武器翻車後

     經濟部23日宣布,為因應南非針對台灣代表處遷離、更名等舉動,實施47項半導體產品出口管制措施反制。將晶片出口武器化,這還是賴政府的首次,引來國際媒體關注,在台灣內部也讓綠營支持者著實興奮了一場。

  • 王欽專欄》晶片武器翻車後

    王欽專欄》晶片武器翻車後

     經濟部23日宣布,為因應南非針對台灣代表處遷離、更名等舉動,實施47項半導體產品出口管制措施反制。將晶片出口武器化,這還是賴政府的首次,因此也引來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而在台灣內部也讓綠營支持者著實興奮了一場。

  • 台企聯丁鯤華:中美元首通話釋樂觀信號  兩岸應建「共同市場」

    台企聯丁鯤華:中美元首通話釋樂觀信號 兩岸應建「共同市場」

    在中美元首將於今天(19日)晚間通電話之際,大陸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上午出席京台科技論壇接受台媒訪問,對此次通話的意義、可能對陸、台經濟的影響,以及兩岸如何合作應對美國關稅壓力提出觀察。他直言:「我覺得我們應該比較樂觀,因為大陸和美國僵持到現在,再加稅意義不大,反而妥協的可能性更高。」

  • 關稅衝擊 地方設台美交流平台自救

    關稅衝擊 地方設台美交流平台自救

     不少企業受台美關稅衝擊,基北北桃16日攜手邀美國19州政府、4大產業協會及超過300家台美企業在台北舉辦媒合會,打造全台首創國際合作平台,整合美國多州產業資源供台灣企業接觸,並分析美國市場動態。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面對關稅挑戰,北市府秉持「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原則因應,關稅雖對台灣出口導向產業造成衝擊,但也看到全球產業鏈重組契機。

  • 首辦台美產業媒合會 業界曝關鍵:走向全球「把餅做大」

    首辦台美產業媒合會 業界曝關鍵:走向全球「把餅做大」

    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全國供應鏈快速重組,台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台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黃文榮說,台北市舉辦「台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就是希望促成台美合作,「不能等,要行動」,希望讓台灣產業有互補機會,其中舉辦的11場產業說明會,對於台灣產業來說是投資、買賣或進出口等,促成合作賣到全球、把餅做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