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搜尋結果,共112筆
台電縮小五接填海造陸面積,並改變港型設計,以減緩對白海豚衝擊,但環團不埋單,擔憂仍會增加白海豚壓力,導致牠們不北上,恐造成在北部區域性滅絕,呼籲政府不要為了開發天然氣,犧牲白海豚。
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去年全球平均潔淨能源發電占比40.8%,創下歷史新高,我國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卻突破8成,加上今年邁入非核家園,呈現雪上加霜窘境,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台灣應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環團則指出,台灣已經「天然氣上癮」,預估2032年台灣人均儲氣量更將超越日韓,威脅台灣的能源安全與自主,呼籲政府盡速針對能源開發案展開政策環評,不要一路綠燈全開護航到底,阻力再大也要做。
立法院近日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允許執照屆期之機組,仍可申請換發運轉執照。核能安全委員會配合修法提出《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修正草案。有環團呼籲,核電延役審查應要提供國安風險等評估資料外,還要有核廢料具體選址進展,更應該要辦理二階環評後才能核准。
部分「愛爸或愛媽」會投放食物予遊蕩動物,現行動保法未有禁餵條款,只能以廢清法開罰,但難以具體落實。動保團體指出,如果全面禁止餵養,會降低遊蕩犬捕捉成功率,也不通人情,且等同於將所有問題由遊蕩犬承擔「當替死鬼」;但反對餵養人士指出,餵養能提升絕育回放覆蓋率僅是過度理想,實務上只會提供更多營養及聚集犬隻,反造成生育率節節攀升。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爆炸起火事件,天然氣設施安全性備受質疑,環團指出,去年起我國燃氣設施大擴張,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中火二期燃氣開發案陸續通過環評,未來海岸線密集設置燃氣設施,可能帶來的公安危機不容輕忽,尤其四接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萬一發生事故,將威脅民眾生命安全,呼籲燃氣大擴張政策應有所節制,致力開發較安全的再生能源。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9日爆炸起火引發關注,環團質疑燃氣設施有爆炸風險,不如台電宣稱如此安全,2月通過環評的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海軍威海營區1400公尺,若發生事故將威脅基隆市民安全。媒體人趙少康則早就示警港區成為火海的風險性。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昨晚爆炸起火引發關注,環團今天表示,這顯示燃氣設施有爆炸風險,不如台電宣稱如此安全,今年2月通過環評的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海軍威海營區1400公尺,未來發生事故,將威脅基隆市民生命安全,呼籲政府全面檢討燃氣設施的事故風險,開發較安全的再生能源。
台電協和電廠今年遭爆廠內有嚴重的土壤汙染超標,恐影響基隆市環境及市民健康。環團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28日上午赴基隆市政府前,要求市府應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規定,公告汙染場址。市府表示,已於28日完成公告後續將要求協和電廠提出汙染改善計畫。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登場,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法律團體今天舉辦記者會強調,萬一發生核子事故,依現行法令,受害人平均只能獲賠7萬元,至今也沒有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選址的法律,無視核廢議題就想重啟核三,是把問題丟給下一代,215位法律人連署呼籲民眾在823當天投下不同意票。
民眾黨主推的「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投票,身為公投正方代表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4日出席「核三延役公投正聲亮,同意更好的台灣」記者會時指出,他曾深信「非核家園」,但反覆檢視數據跟國際發展趨勢後,如今意識到「非核家園」已落後世界潮流。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登場,環團與專家學者、核電職災受害人今天舉辦記者會,強調核三運轉40年來發生多次核安事故及輻射污染事件,重啟將增加核電廠勞工及周邊居民的健康風險,若不幸發生重大核子事故,投入的健檢、補償、治療等費用,更會超過30億,呼籲民眾投下不同意票,守護國人健康及安全。
台中港外港區擴建計畫(五接)環評最快10月進行第2次審查,加拿大專家今天公布調查指出,台灣白海豚族群數量正以每年3至4%的速度減少,更有90%白海豚會游經過台中港,五接將進一步破壞其棲地,天然氣不是綠能,台灣政府將天然氣視為橋接能源,將衝擊白海豚族群。
為了達成2030年減碳26至30%目標,環境部也分別針對製造、運輸等6部門設定各自減量目標,並在今天舉辦全天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環團批評,經濟部大規模擴張燃氣機組、增設天然氣接收站,根本無法有效減碳,而貢獻全國51%碳排的製造部門減碳目標卻只訂18%,將減碳壓力轉嫁給其他部門,呼籲經濟部儘速調整產業結構,讓高耗能產業瘦身退場並加速工業淨零轉型。
3座核電廠內至今累積2萬1527束屬於高放射性廢棄物的用過核燃料,為了進行最終處置,經濟部將於9月提出高放選址條例草案並送行政院,環團為此提出民間版草案,強調居民知情同意,新創「雙向學習暨溝通平台會議」機制,規範政府選址階段,須每季並使用當地語言進行溝通,讓高放選址取得居民同意,並有具體補償方案,呼籲行政院參考並納入院版草案,也期盼立法院各黨派支持高放條例進入審查,讓台灣邁出高放核廢立法第一步。
夏季進入用電高峰,全台電廠加強發電應急,各地仍頻傳跳電,民進黨政府力推煤轉氣的能源轉型也不得不加快腳步,環境部24日公告基隆市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通過的審查結論,並函文同意台電動工,就引發環保團體強烈不滿,26日痛批,環境部不顧協和電廠土汙調查結果出爐前夕,「非法掩護」台電,環境部長彭啓明不配當首長,要求為此下台謝罪,也準備提出訴願進行救濟。
儘管協和電廠遭爆土壤污染問題,仍在今年2月通過環評大會審查,環境部並於本月24日公告通過審查的環評結論,環團今天舉辦記者會指出,環境部刻意忽略電廠土污問題,護航四接通過審查,現還搶在基隆市政府土壤採樣調查結果出爐前,公告審查結果並函文同意台電動工,痛批環境部長彭啟明不配當首長,喊話下台謝罪,並預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訴願。
海洋委員會5日公布「114年度第三屆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名單,共有5組團體與5位個人獲獎,涵蓋學術界、社區、漁會、NGO、社會企業及國小等多元領域,展現台灣民間對海洋保育的行動實力。主委管碧玲強調,這批得獎者將為7月即將施行的《海洋保育法》奠定厚實社會基礎,並於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發布會中接受頒獎肯定。
為了協助推動6大區域產業與生活圈,例如「首都圈黃金廊帶」、「桃竹苗大矽谷」、「精密智慧新核心」、「大南方新矽谷」等,國科會規畫,到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將增為3000公頃,故提出科學園區政策環評,環團指出,國科會原先預估用地需求增至1000公頃,如今暴增3倍,質疑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科學園區?擔心未來大面積的農牧用地被覬覦,甚至毀農地增汙染。
我國最後一部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停機,屆時火力發電占比將來到84%,外界擔憂空品變糟,環境部長彭啓明昨秀出數據,指核轉氣全國PM2.5(細懸浮微粒)僅增加0.003微克,認為國人過度憂心。環團批評,天然氣不是低碳能源,空品不受影響的說法簡直胡扯,環境部不該幫經濟部洗地,中部民意代表也怒斥「讓中部民眾用肺發電」,環境部的說法根本混淆視聽,淪為台電打手。
賴清德22日接見環團聽取60項建言,環團會後轉述,令人憂慮的是,賴清德會中提及為了處理台美貿易逆差,天然氣將列為第一優先採購的項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但環團質疑我國碳排量將大幅上升。粉專不解賴清德竟將採購天然氣與能源韌性作連結,網友驚呼「連能源都綁死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