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版晶片法的搜尋結果,共42

  • 蟬聯繳稅王 台積電貢獻逾千億

    蟬聯繳稅王 台積電貢獻逾千億

     據企業資料推估,台積電今年初估貢獻稅收將逾千億元,遙遙領先其他企業,蟬聯繳稅王。且依財政部資料顯示,營所稅申報自繳稅額較去年申報金額略為增加,財政部官員解析,主要還是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增加所致。

  • 省稅效果驚人 台版晶片法 今年適用估3家

    省稅效果驚人 台版晶片法 今年適用估3家

     《台版晶片法》(產創條例10-2)讓企業省稅多多,主管機關表示,由於適用產創10-2的研發抵減有包括實質稅率須達一定標準在內的相關條件限制,粗估今年適用家數應該和去年差不多,維持在3家左右。

  • 企業加碼投資 台版晶片法 研發支出衝破3千億創新高 去年暴增34%

     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10-2條去年營所稅申報首度適用,依財政部最新統計,去年企業符合產創修例的研究發展支出達3,390億元,除首度突破3千億元創下歷來新高,較前一年度更大幅增加34%、864億元。

  • 立委加碼 產創10-1投抵上限倍增至20億

    立委加碼 產創10-1投抵上限倍增至20億

     立法院15日審議《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針對產創10-1投資抵減上限,原行政院修法版本為18億元,立委加碼大放送,修正為20億元後送出財委會,較過去的10億元等同「倍增」。

  • 全科會登場 首日聚焦人才培育

    全科會登場 首日聚焦人才培育

     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6日登場,首日聚焦智慧科技、創新經濟。不少業者大老提出建議都鎖定人才教育與資金。認為應該提高科技預算、擴大租稅優惠,以及改善大學教授薪資待遇等。

  • 日本工商會發布白皮書 台日2030貿易額 拚增1.5倍

    日本工商會發布白皮書 台日2030貿易額 拚增1.5倍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4日發表「2024年白皮書」,除表達期盼放寬研發費用或設備支出門檻,讓日商適用台版晶片法案,也設定2030年台日貿易金額增1.5倍、雙邊投資額分別達到每年20億美元以上等目標,盼活化貨物、金錢及人民流通;同時也新增14個項目及延續去年度尚未解決的30個項目,共有44個項目訴求。

  • 企業投資抵減 擴及AI領域

    企業投資抵減 擴及AI領域

     攸關企業投資抵減的產業創新條例10-1條,經濟部4日預告修法提出三大重點,包括實施時間延長五年至2029年底、投資抵減支出上限自10億元拉高至18億元,以及投資項目則自原本的智能、5G擴及至AI和節能減碳。

  • 財經觀點-台版晶片法案觀察與建議

     台灣科技產業於全球科技業供應鏈扮演獨特性與不可取代性之重要關鍵角色,近年神一般的存在已成為國際經貿鏈結之重要瑰寶。為強化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優勢,鞏固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產業創新條例》乃增訂第10條之2即俗稱《台版晶片法案》並於112年度開始施行,對於台灣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凡符合一定要件者,投資於前瞻創新研究發展支出金額可適用25%投資抵減,其購置自行使用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金額如達一定門檻(無金額上限),可適用5%投資抵減。

  • 台版晶片法,研發龍頭也難申請!?財部:有效稅率須達標

    台版晶片法,研發龍頭也難申請!?財部:有效稅率須達標

     申請《產業創新條例》10條之2(台版晶片法)抵減,將不只看研發費用和密度,「有效稅率」可能成為最後一塊擋門磚。財政部表示,特別是享受諸多租稅優惠的公司,在台灣更應繳納合理的稅負,「維持對財政的基本貢獻」。

  • 《財政》晶片法案首年4家申請適用 財政部:助產業均衡發展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規定(俗稱台版晶片法案)首年申請適用,鞏固我國關鍵產業供應鏈核心地位,鼓勵根留台灣,112年度為投資抵減優惠實施首年,據經濟部表示共有4家企業申請適用。財政部強調,公司符合上開各項適用要件者,不限產業類別,均得申請適用。又公司未符合上開適用要件,致無法適用前瞻創新研發投抵及先進設備投抵優惠,如符合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研發支出投資抵減)及第10條之1(智慧機械等投資抵減)規定,仍可適用該二條投資抵減優惠,有助產業均衡發展。

  • 台版晶片法首年度申請 投抵金額上看3、400億元

    台版晶片法首年度申請 投抵金額上看3、400億元

    為了鞏固台灣供應鏈核心地位,去年推出《產創條例》10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今年首年度申請,根據經濟部公布,有4家提出申請。而扣抵的稅額,大約300到400億元,與經濟部預估的稅損差不多。

  • 台版晶片法「吃硬不吃軟」,獨漏IC設計業… 聯發科 籲擴大租稅抵減

    台版晶片法「吃硬不吃軟」,獨漏IC設計業… 聯發科 籲擴大租稅抵減

     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之2條租稅抵減「吃硬不吃軟」,優惠硬體生產廠,獨漏IC設計業。聯發科11日叫屈表示,並未受惠台版晶片法的租稅優惠,呼籲政府單位擴大租稅抵減的範圍。

  • 台版晶片法 聯發科籲放寬抵減上限

    台版晶片法 聯發科籲放寬抵減上限

     被稱為「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2條已經在5月31日受理截止,有4家業者遞件申請,預計在7月中下旬開始審查,外界原先認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IC設計龍頭聯發科有望申請適用,不過聯發科11日表示,希望能放寬抵減上限,更能發揮政策美意。

  • 台版晶片法案首先受惠者? 聯發科說話了

    台版晶片法案首先受惠者? 聯發科說話了

    行政院推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2條,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首批有4間半導體廠申請,並適用租稅優惠,業界分析聯發科有機會適用;聯發科11日澄清,未受惠租稅優惠,仍盼財政部參考其他國家的租稅抵減趨勢,更能發輝政策美意。

  • 《半導體》沾光台版晶片法頭香? 聯發科Say No!

    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創條例第10之2,首批共有4家半導體廠申請適用租稅優惠,市場認為聯發科(2454)相當有機會為其中之一,對此,聯發科最新回應指出,並未受惠租稅優惠,公司長期投資台灣,財政部若能參考世界各國,擴大租稅抵減,則可以提供更多台灣IC設計業者實質助益。

  • 台版晶片法案首先受惠者? 聯發科說話了

    台版晶片法案首先受惠者? 聯發科說話了

    行政院推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2條,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首批有4間半導體廠申請,並適用租稅優惠,業界分析聯發科有機會適用;聯發科11日澄清,未受惠租稅優惠,仍盼財政部參考其他國家的租稅抵減趨勢,更能發輝政策美意。

  • 台積民國112年度有效稅率再高3.4個百分點 國庫再進補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扮演矽經濟火車頭、助推半導體產業發展,2023年全年營收達新台幣2.16兆元、史上次高;外界預估,換算周邊附加價值,將有望貢獻台灣整體GDP之8%以上。近期財政部公布營所稅結算申報概況,繳稅一哥仍由台積電蟬聯,台積電指出,有效稅率較民國111年度再增加3.4個百分點,且民國112年度實徵金額及比例將會再高於前年。

  • 貢獻國庫近千億 台積蟬聯繳稅王

    貢獻國庫近千億 台積蟬聯繳稅王

     5月申報所得稅結束,2023年度企業繳稅王仍是台積電繼續蟬聯,估計所繳金額近1000億元,不過較2022年度突破千億水準略減,估計受惠於《產創條例》第10條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租稅措施今年適用所致。

  • 神山股稅雙護 台積蟬聯繳稅王 稅金近千億

    神山股稅雙護 台積蟬聯繳稅王 稅金近千億

     護國神山台積電「護股也護稅」,財政部最新統計的營所稅結算申報概況,北區國稅局轄區內企業自繳稅額2,393億元,經交叉比對企業財報等資料,近半貢獻來自台積電,台積電稅金近千億元,續居營所稅繳稅王。

  • 全球晶片大戰 台韓握有優勢

    全球晶片大戰 台韓握有優勢

     各國爭相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全球晶片大戰煙硝瀰漫,拜登政府砸大錢補貼,尋求晶片製造回歸美國本土。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及韓國兩大晶片生產重鎮,仗著成本低、供應鏈穩固及關鍵技術根留國內,仍握有凌駕美國的領先優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