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積電營收的搜尋結果,共205筆
史上最強10月!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0日公布10月合併營收,繳出3674.73億元亮麗成績單,年增16.9%,創下單月新高,累計今年前10個月,合併營收已達3.13兆元,年成長率達33.8%,分析師持續看好台積電的長線趨勢,雖昨日尾盤爆出5300張賣單,漲幅收斂,仍上漲15元,達1475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0日公布2025年10月營收約為新台幣3674.73億,月增加了11%,年增16.9%,累計1至10月營收約為3兆1304.37億元,年增 33.8%,已達成第4季營收展望36.6%。
台股進入11月,能否延續10月強勁的多頭行情受到矚目,台股今(3日)以28253.53點開出,早盤小漲逾130點,權值股台積電漲10元,觸及1510元,聯發科小跌5元,觸及1300元,鴻海下跌2.5元,觸及255元。
台積電(2330)上周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看非AI應用已經觸底,消費性電子需求步入溫和復甦,為新冠疫情以來首度對消費性電子翻多看法,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將在10月底召開法說會,主、被動元件龍頭看法若趨向一致,消費性電子復甦可期。
台積電營收展望樂觀,帶動台股再創新高,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認為,台積電法說會展望符合法人預期,短線利多實現後轉為整理,預估資金會轉向至中小型股接棒。本周選入網家(8044)、光寶科(2301),再選入福懋科(8131)、品安(8088)、金山電(8042)。
AI蓬勃發展,對於各界關心的AI泡沫及製程極限等相關問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法說會親自釋疑。
美股上漲趨勢下,台積電ADR日前也一度突破300美元大關,帶動台積電股價扶搖直上,台積電股價9日以1455元,續創盤中新天價;受惠AI、手機晶片需求強勁,台積電公布最新9月合併營收站穩3000億元、達3309.8億元,雖然月減1.4%,但較去年同期增家31.4%,第3季合併營收規模達9899.17億元,再寫歷史最佳季度表現,堪稱史上最強第3季;台積電營收亮眼推升下,上市櫃公司第3季營收提前在9日創下史上單季新高,並有望寫下最旺9月。
美股四大指數不畏美國政府停擺,周四齊揚再創新高,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美國存託憑證(ADR)雖收跌0.12%,股價今(3)日仍持平開出,隨後最高上漲1.47%至1385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價紀錄,市值自35.39兆元增至35.91兆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外資升價潮再現,續首家美系外資將目標價自1388元調升至1588元後,第二家美系外資亦看好受惠AI長期需求及2奈米N2製程擴產,台積電成長動能有望自2027年起再度加速,將目標價自1370元調升至1600元、維持「買進」評等。
台積電先進製程需求火熱,隨雲端、邊緣AI應用進入全面爆發階段。IC設計業者透露,台積電3奈米與5奈米產能持續滿載,產能利用率(UTR)明年上半年近100%水準。其中眾多大廠塞滿台積電3奈米製程,手機晶片巨頭高通、蘋果、聯發科,在HPC領域有輝達Rubin平台加持,市場需求超預期。
輝達(Nvidia)宣布斥資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0億元)入股英特爾(Intel),震撼半導體產業,也引發外界關注台積電是否會受影響。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與AI晶片訂單上的優勢短期內不會動搖,主要觀察變化在於PC、GPU、x86伺服器與網通晶片的市占與訂單,但整體風險屬於可控範圍。
盤勢觀察:9月台股指數在國際股市資金流入與台積電營收成長等因素影響,加權指數創新高且突破25,000點大關,而台積電8月營收3,357.72億元,月增3.9%,也較去年同期增加33.8%,創單月歷史次高與歷年同期新高,正因營收亮麗,也讓台股過往9月股市魔咒迄今似乎沒見到影響,月漲幅4.05%。
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陪同下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擴大投資1千億美元,增建3座晶圓廠、2座封測廠和1座研發中心。在台灣引發爭議後,賴總統和魏哲家也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魏哲家的發言有兩個重點:一是美國擴產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並表示增加投資1千億美元還是不夠;其次是台積電不怕沒有補貼,也不怕競爭,只要求公平。
今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陪同下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增建3座晶圓廠、2座封測廠和1座研發中心。
台股上周盤中再度攻上新高,但台股ETF受益人數終止連2兩周飆高,上周微幅減少,據集保至上周五(8/29)最新統計顯示,台股ETF上周受益人減少7869人,總人數來到1139萬7528人,統計今年來增加117萬1692人。
台積電南京廠遭美國取消豁免權,未來出口受管制的半導體設備、原料或零件至該廠時,必須單獨申請許可證,在目前許可證申請已經大量積壓的狀況下,無法確定取得許可證的時間,且光是三星、SK海力士被取消豁免後,美國政府就必須額外處理上千張的許可證,行政體系再次承受巨大壓力,同時顯示美國掌握半導體供應鏈的企圖更為強烈。
今年第2季晶圓代工營收受惠大陸補貼政策,促使業者提前拉貨,以及下半年智慧手機、筆電/PC、Server新品所需帶動,整體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與出貨量轉強,推升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至417億美元以上,季增達14.6%的新高紀錄,其中台積電營收占比首破7成,穩居龍頭寶座。
面對台海風險逐漸升高,台灣最重要的企業之一台積電如常運轉,不僅交出創紀錄的財報成績,還加速推進全球擴張計畫,從亞利桑那到日本、德國都在布局,而外媒指出台積電若出走台灣,繼續擴張全球版圖,未來將迎接的挑戰會是什麼。
外媒引述白宮官員與其他內情人士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正在洽談取得英特爾10%股權,此舉將讓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政府針對英特爾的任何投資,都是為了幫助該公司更加穩定,但也表示,政府將不會強迫美國企業購買英特爾晶片。
加權指數18日刷新歷史高點,人氣族群與部分高價股表現不俗,最大權值股台積電卻少了點激情。高盛證券指出,小晶片(Chiplet)技術採用增加,揭開先進封裝的新時代,上調CoWoS產能與出貨量預期,台積電身為此趨勢最大受惠者,重申「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1,3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