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股團隊的搜尋結果,共381筆
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公布,鴻海(2317)、台積電(2330)、廣達(2382)持續保持在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前三強寶座,且鴻海、台積電等權值雙王10月合併營收更是創下歷史單月新高。
美國政府停擺、企業裁員潮,加上AI泡沫論使得市場擔憂科技類股估值過高,引發整體亞股賣壓沉重,上周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菲律賓買超2.07億美元、0.77億美元,並反手賣出南韓、台灣50.49億美元、35.59億美元,失血最重。
美股四大指數周五(7日)漲跌互見,台指期夜盤最低下探27,155點,終場以下跌160點至27,561點作收。法人表示,在兩大利多支撐下,行情大跌的機率不高,預期將於28,500點至27,000點之間震盪,目前指數位於中間位置,拚重回月線及28,000點,惟需關注四大關鍵。
7月底川普正式簽署關稅後,3個月來全球股市一路向上,全球市值前十大股市中,日股、台股攜手大漲逾20%,成為最大贏家。台股頻頻創高不回頭,不僅加權指數成功站穩2萬8千點,更有4檔台股ETF近3個月飆漲逾30%,其中統一00981A大漲超過34%,漲勢最為兇猛。
全球股市10月繳出亮眼成績單,新興亞股牛氣沖天,進一步帶動亞股基金放閃,其中又以聚焦科技主題標的最為突出。統計至10月28日,MSCI新興亞洲指數10月以來漲幅近5%,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近3%,也優於整體新興市場4.2%。
科技龍頭大廠帶領下,台股再度刷新歷史新高,本周國際市場又有眾多大事,包括超級央行週以及美國科技股超級財報週,美國四大CSP與蘋果將公布財報與本季展望,CSP資本支出向來被視為AI趨勢成長指標,可持續關注。投信法人預料,在全球AI產業持續熱絡之下,將持續推升台廠AI相關供應鏈股價漲幅表現,也有利於台股指數上升空間。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投資人對即將公布的財報抱持樂觀下,帶動新興亞股跟隨美股走揚,同步也浮現獲利了結賣壓。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泰國小幅買超2.55億、2.37億美元,其他國家皆呈現淨流出,其中台灣賣壓最重,周賣超12.95億美元。不過,今年來外資仍是最青睞台灣,年迄今買超50.35億美元,淨流入金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在股市表現方面,新興亞洲市場上周漲多於跌,其中韓國周漲幅5.14%,更兩度刷新指數新高紀錄,漲勢最強勁。此外,上周僅菲律賓下跌,跌幅1.67%,表現相對疲軟。
台股上周盤中雖回測10日線,不過台指期夜盤已先行反彈並站回所有重要均線、來到27,742點,而台股24日休市,美股四大指數則是再漲0.79%~1.89%,創歷史新高,法人表示,看好台股本周在五大利多加持之下,有望上攻28,000點,且寫下罕見的月線連六紅紀錄。
大盤近期頻創新高,也帶動台股ETF績效長紅規模衝高,統計至10月22日,76檔台股ETF規模來到3.6135兆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統計今年來共增加8,088.41億元,今年增加最多前三名的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三檔合計規模就增加6,581.51億元,占全部增額近8成,前十名中高息型占一半。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筆數衝高至501,814筆,金額多達29.15億元,均為5月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換算後平均每筆扣款金額逾5,800元,更是刷新今年單月最高紀錄。
大盤近期頻創新高,帶動台股ETF績效長紅規模衝高,統計76檔台股ETF規模破3.6兆元再創新高,統計今年來增加逾7,966億元,觀察今年規模增加前十大,前三名分別是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三檔加起來規模就增加6,472億,占全部增額的近8成。
台股近期屢創新高,連帶主動操作的台股基金也績效長紅,根據CMoney統計,至16日主、被動台股基金共112檔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投信法人表示,大盤在創下新高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預期台股將維持上檔有壓、下檔有撐的區間行情,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
台股20日氣勢如虹,也帶動台股ETF表現,主動式ETF「安聯台灣高息」(00984A)20日迎來掛牌後首度除息,參考價為10.39元,隨著大盤勁揚逾200點,00984A開盤不久即完成填息。
17日台股受到電子及半導體類股走勢暫歇壓抑,漲多拉回,終場下跌354.5點,收在27302.37點。成交量5502.05億元;台股周線小漲0.45點,周線收紅。
中美再度於關稅過招較勁,地緣政治議題擾亂著近期樂觀的AI行情,使得10月以來,具主動、高息、成長與分散等因子的主被動ETF交投相對增溫。投信法人表示,10月中下旬密集除息期,市場氛圍持續圍繞在AI需求有望增溫、期待台積法說結果,台股投資信心與基本面支撐重返27,000點,有助台股ETF後市表現。
台股9月與第三季營收於13日全數出爐,而儘管台股受到國際局勢影響,在13日重挫,失守五日均線,以下跌1.39%至26,923點作收,盤面上包括德宏(5475)、華邦電(2344)、元創精密(3685)、川湖(2059)、台達電(2308)等18檔基本面優佳個股仍保持強勢格局,不僅今年以來漲幅超過八成,且站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短中長期均線呈多頭排列。
稀土議題使中美緊張關係再次升溫,大陸宣布對稀土展開新的管制措施,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宣布將對大陸商品加徵高達100%關稅,進一步引發市場的劇烈震盪。
台股受惠AI供應鏈各族群同步回神,近半年以來加權指數已上漲25.6%,表現犀利,第四季因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持續降息,有利消費旺季,加上10月台積電法說會及電子重要展覽輪番登場,有助於相關題材發揮,帶動台股牛市行情持續。
台股持續刷出歷史新高,但資金實際上僅集中於特定族群中輪動。法人表示,目前仍有7成股票位於年線下,操作上建議關注強勢族群中,表現相對落後的個股,有望迎來補漲行情。據統計,包括台新新光金、廣達、聯電等個股,在台股創高期間持續吸引法人資金湧入,近日加碼力道不減,有機會扮演輪漲接力賽的新指標股。
統計近十年第四季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整體全數走揚,前十強更幾乎都有4%以上的平均表現,市場法人表示,第四季向來為傳統的節慶消費旺季,加上先前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逐一減低,以及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金融環境更需寬鬆,及景氣仍保韌性,仍看好風險性資產表現,尤其以受惠AI科技大勢程度高的美股、台股及評價合理且近期傳出政策利多的印度股市最值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