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船公司的搜尋結果,共126

  • 海鯤號突吃水下降 疑加裝設備

    海鯤號突吃水下降 疑加裝設備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11月如期交艦確定跳票,自7月3日第3次浮航海測後,已長達4個月未再出港。不過,最近有軍事迷直擊發現,海鯤號停靠高雄港91號碼頭,可見帆罩黑色鷹架、甲板藍色塑膠布維持原狀,艦艉則增設大量鷹架,「連尾舵都看不到了」,比對白色吃水刻度,艦體疑下沉數公尺,引發外界關注。台船及海軍司令部昨未對此評論,但據了解,海鯤號目前正在做測試,並為再次浮航做準備。

  • 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2日刊登「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剖析台灣的國造潛艦(IDS)計畫。文章揭露台灣在推進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過程中,正因內部管理不善、資源匱乏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作者強調,允許台灣「拼湊式」造艦,恐非最佳選擇。

  • 《航運股》台船承造嘉義級巡防艦第四艘台北艦成軍

    台船(2208)高雄廠11月1日舉行嘉義級巡防艦第四艘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第一艘「西拉雅」(SIRAYA)號命名下水聯合典禮,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自民國107年正式啟動,台船總計承攬100噸巡防救難艇15艘(已全數交付)、1000噸巡防艦6艘建造案(已交付4艘)、4000噸級巡防艦4艘統包採購案(已交付4艘,包含台北艦),以及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統包案6艘(包含西拉雅號)。

  • 承襲原住民守護家園精神  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命名「西拉雅號」

    承襲原住民守護家園精神 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命名「西拉雅號」

    賴清德總統1日到高雄主持海巡署艦隊分署與台船公司共同舉辦的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西拉雅(SIRAYA)號」,命名下水聯合典禮。賴清德說,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次以原住民族命名,不僅落實憲法保障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及文化權,承襲原住民守護家園精神,也象徵台灣堅定面向世界勇氣,未來5艘也同樣會以原住民命名。

  • 海鯤號傳有滲水問題 台船發聲明駁斥

    海鯤號傳有滲水問題 台船發聲明駁斥

    外界高度關切的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今有媒體報導海鯤號有「滲水問題」至今仍努力「抓漏」卻還找不到源頭。對此,負責造艦的台船公司晚間聲明,強調並非事實。

  • 海鯤號11月交艦 顧立雄:挑戰大

    海鯤號11月交艦 顧立雄:挑戰大

     外界高度關切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能否依約於11月交艦,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在立法院首度坦承,11月要如期交艦「確實有挑戰性」。顧立雄強調,安全擺第一,不會為了趕工跳過測試與整備。潛艦專案從設計階段起就是由海軍承擔監造與管理,未來仍會延續相關責任,他對原型艦的建造成果仍具信心。

  • 海軍接棒 唐華曾誓言一定造好潛艦

    海軍接棒 唐華曾誓言一定造好潛艦

     潛艦國造案2014年在前海軍司令陳永康任內規畫,2016年黃曙光出任海軍司令後正式編列預算啟動,隨著黃曙光辭去國安會諮委,國造潛艦走向也受到關注。據了解,國造潛艦計畫現由海軍負責,由海軍司令唐華總管潛艦案,他曾豪氣地表示,太空梭造成前,也沒人做過,誰說沒造過潛艦就做不出來,他和海軍一定可以造好潛艦。

  • 海鯤號推手黃曙光震撼請辭   前艦長建議:可以去找這些人

    海鯤號推手黃曙光震撼請辭 前艦長建議:可以去找這些人

    台灣「國造潛艦」計畫的重要推手、前參謀總長黃曙光,確定請辭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前張騫艦長、退役上校黃征輝指出,海鯤艦第3次浮航回來後,進乾塢停了88天,證明出了問題。他直言,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要急。另外他也披露,當初海龍海虎潛艦在製造的時候,劉和謙派一組人去學,不妨去找這些人,看看他們能不能幫上忙。

  • 突拋震撼彈!國造潛艦推手黃曙光請辭獲准 賴清德慰留未果

    突拋震撼彈!國造潛艦推手黃曙光請辭獲准 賴清德慰留未果

    台灣「國造潛艦」計畫的重要推手、前參謀總長黃曙光,確定請辭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總統賴清德經過多次慰留,最終仍勉予同意,並對黃曙光多年來協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表達由衷感謝。

  • 《航運股》台船環海 奪「海盛風場」水下基礎與變電站工程

    台船公司(2208)轉投資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船環海)業務再傳捷報,與風睿能源簽訂「海盛風場」水下基礎、海上變電站運輸與安裝合約,以及海床拋石工程合約,預計於2027年上半年開始施作水下基礎安裝作業。

  • 新聞透視》國防預算急著亮牌 肥了軍火商

    新聞透視》國防預算急著亮牌 肥了軍火商

     賴政府先有破兆元軍購特別預算,又預告至2030年,國防支出將達GDP的5%以上,固然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但亦是擺明告訴美方與軍火商,「買武器裝備的錢,台灣準備好了,趕快來談交易」。然而,建軍有其節奏與規畫,國防支出從今年占GDP的2.4%一躍為明年的3.32%,2030年又要大幅增加,國防經費有「為編而編」、討好美國政府之嫌。

  • 《產業》航太國防展規模創高 貿協黃志芳:現代防衛3夯產業驅動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周四假台北南港展覽1館登場,匯聚來自15國490家廠商,使用1500個攤位,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台灣以創新、韌性與信任,已在國際舞台展現關鍵角色,從低溫測試、無人機應用到太空通訊合作,成果斐然;並強調現代防衛正由AI、低軌衛星與無人載具驅動,台灣具備智慧化作戰與太空系統整合實力,打造韌性供應鏈,與全球夥伴共同構築可信賴的合作網絡,讓台北航太展成為創新與合作的起飛跑道。

  • 守護海疆 千噸級花蓮艦8日交船

    守護海疆 千噸級花蓮艦8日交船

     大陸持續對台灣灰色地帶侵擾,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政府近期會提出保護海底電纜的相關法律;政院人士8日僅表示,有關「海纜七法」推動,政院已進行一定程度的討論,未來會在定案後適時對外說明。副總統蕭美琴昨也見證第4艘「花蓮艦」完成交船,她表示,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台灣要確保穩定經濟及民生發展,就必須同時強化自身的安全與防衛。

  • 海巡署「花蓮艦」交船!搭載鎮海系統 可裝載42枚火箭彈

    海巡署「花蓮艦」交船!搭載鎮海系統 可裝載42枚火箭彈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自2017年起斥資426億執行「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委託國內造船廠商建造141艘各型海巡艦艇,其中由台船公司負責的6艘千噸級巡防艦繼彰化艦、台中艦、連江艦陸續交船後,8日第4艘的花蓮艦也順利交船,第5艘澎湖艦首次下水。台船公司董事長陳政宏表示,新式千噸級巡防艦可搭載中科院研發的「鎮海系統」,至多可裝載42枚火箭彈,射程達10公里,達到有效嚇阻效果。

  • 海巡第4艘1000噸級巡防艦「花蓮艦」交船  第5艘蕭美琴命名「澎湖艦」

    海巡第4艘1000噸級巡防艦「花蓮艦」交船 第5艘蕭美琴命名「澎湖艦」

    副總統蕭美琴8日出席海巡署1000噸級巡防艦「花蓮艦」及「澎湖艦」交船聯合下水典禮。蕭美琴表示,花蓮艦交船是對國艦國造的承諾與責任,她還指出曾在花蓮擔任立委服務10年,更具有情感連結與責任,相信花蓮艦將成爲守護國家海疆的第一道防線。

  • 台船「奮進魔鬼魚」號 獲美驗船協會認證

    台船「奮進魔鬼魚」號 獲美驗船協會認證

     台船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船「奮進魔鬼魚」號今年3月25日公開發表後,持續與美國驗船協會(ABS)合作,於昨日獲得原則性設計認可(Approval in Principle,AIP),代表初步設計與施工能符合美國驗船協會所設定的安全標準,說明臺灣自主研發船舶能力的顯著躍進,也彰顯各方密切合作,共同為新興技術制定安全標準,奠定我國水面無人船研發重要的里程碑。

  • 台灣無人船新里程碑 「奮進魔鬼魚號」獲船級協會認證

    台灣無人船新里程碑 「奮進魔鬼魚號」獲船級協會認證

    由台船自主研發的無人船「奮進魔鬼魚」號,專為在台灣海峽充滿挑戰且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有效運作而設計,是一艘具備開創性的水面無人船,今年3月25日公開發表之後,持續與美國驗船協會合作,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奮進魔鬼魚於今年9月5日獲得原則性設計認可,台船說,複雜精密的遠端控制系統為本次認證的核心;取得認證亦代表初步設計與施工能夠符合美國驗船協會所設定的安全標準,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國造潛艦 可望採德製裝備

    國造潛艦 可望採德製裝備

     軍方可靠消息透露,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設廠後,在「晶片外交」的互惠考量下,德國對台灣亦禮尚往來,同意售我潛艦主機與光電潛望鏡等2項重要裝備,可能裝在潛艦後續艦上,德國也同意售予我國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雷達。對此重要軍事採購,軍方與台船公司均不評論。

  • 2艘新型巡緝艇今安龍 最高時速55km實現輕量化

    2艘新型巡緝艇今安龍 最高時速55km實現輕量化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今(23)日於高雄廠為財政部關務署承造的2艘100噸級巡緝艇舉行安放龍骨典禮。這2艘編號CP-10007及CP-10008的新型巡緝艇採用創新「下鋼上鋁」輕量化設計,搭載雙引擎配置,最高時速可達55公里,並提供業界罕見的8年全程保固服務,預計將大幅提升我國海域執法能量。

  • 海鯤二度海測 高雄港關閉直播

    海鯤二度海測 高雄港關閉直播

     國造潛艦「海鯤號」26日展開第2次海上測試,台船公司在海測結束後表示,已順利完成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驗證及艦船操控運轉能力,將依測試結果調校與改善。測試期間「高雄港第二港口即時影像」因台船以航安、機密等理由申請關閉,讓期待線上直播的軍事迷大失所望,高雄市文化局表示,未來台船若有類似請求,也會關閉直播。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