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史崔克的搜尋結果,共38筆
羅馬尼亞國防部(MApN)29日證實,美國將縮減歐洲,特別是在北約東翼的駐軍規模,包涵原先部署在羅馬尼亞的美軍部隊,作為華府重新調整全球軍事布局的一環,五角大廈9月底新頒布的戰略方針聚焦西半球,也就是北美洲至南美洲。
美軍傳出為解決維修需求,得從停飛的F-35、F/A-18戰機等拆取零件殺肉來用。空軍前中將副司令張延廷披露,各個承包商負責系統不一樣,智慧財產權不見得釋出給美國空軍,維修人員也沒辦法獲得充分的智財權。而承包商未必在美國境內,且作戰場域有些在海上、有些在極地、有些在沙漠,這時武器妥善率上不來,後勤補給保障就會出問題。
根據美國政府問責署(GAO)最新報告,美國海軍為解決維修需求,得從停飛的F-35、F-18戰機以及潛艦上拆取零件殺肉來用,問題根源爲國防部沒有取得武器系統完整數據的權利,導致海軍維護人員必須完全仰賴原廠供應零件,大幅延長維護時程。
美國批准向巴基斯坦與多個國家出售雷神公司生產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 AMRAAM)C-8/D-3型,這款飛彈的舊款型號曾在2019年擊落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機(MiG-21)。外界將這起軍售案視為川普政府對印度的警訊,也凸顯印美關係在近年明顯降溫。
美國陸軍一款名為「史托特中士」(SGT Stout)的防空戰車,正在胡德堡( Fort Hood)進行實彈演習,以瞭解該系統可否抵禦無人機和低空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貿易夥伴揮關稅大刀,要求對美巨額投資、提升國防預算,已引發盟友、夥伴反彈,西班牙不再採購美製F-35戰機,瑞士政壇則醞釀取消F-35訂單,專家形容,關稅措施猶如對美國盟友「比中指」,若更多盟國取消F-35訂單,恐進一步推升戰機售價。
美國近日宣布將對「轉運商品」加徵40%關稅,3位東南亞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欲對這些「洗產地」商品實施更嚴厲的貿易懲罰,但預計不會在新關稅上路後立即生效。消息一出,市場暫鬆了口氣。而美國對印度出口品施加50%關稅後,印度準備反制,8日傳出暫停對美飛機與武器的採購計畫。
美國針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的最新稅率已於美東時間7日生效,印度貨品稅率疊加至50%,兩國關係再惡化。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決定暫停採購美國武器計畫,包括戰車、飛彈、飛機,防長華府之行也取消。這是印度在新關稅生效後首度明確表達不滿。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之際,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短暫衝突,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1日)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 Jaishankar)於華府會晤,推動多項重大軍售案與10年期的國防夥伴新框架,盼進一步強化雙邊的武器合作、共同生產與部隊協同,深化「自由開放印太」戰略下的印美同盟基礎。
小型無人機,已成為戰場上的最大威脅,它們體型小難以偵測,並且還可能攜帶炸彈突擊士兵與車輛,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對此,美國陸軍與其他盟友提出「捕蠅草計畫」(Project Flytrap),集思廣義,以設計出有效的反無人機系統 (C-UAS) 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期待已久的軍事遊行14日在華盛頓市中心的街道上舉行,除了傳統陸軍坦克、裝甲車之外,也展示現代戰場上各類無人機、機械狗和M5無人戰車(Ripsaw M5)等新式裝備。不過,這場慶祝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活動的氣氛,卻因各州的「無王日」抗議活動而受到影響,凸顯美國嚴重的政治分歧。
美國總統川普期盼已久的軍事閱兵14日在華盛頓市中心登場,這個慶祝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的日子剛好也是他的79歲生日,卻因為當天各地發起「沒有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與議員遭槍殺的事件而蒙上陰影。
美國總統川普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軍事閱兵,於週六傍晚傍晚(台灣時間週日上午),在華盛頓市中心隆重登場,慶祝美國陸軍建軍250週年。不過,這場慶典卻籠罩在暴力與社會分裂的陰影下。
曾經被認為是「悍馬車接班人」的JLTV聯合輕型戰術車,它有著更大的車體,更堅固的設計,面對戰場上的簡易爆炸裝置(IED)也有很好的乘員生存率,並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的性能。然而受到川普上任之後的聯邦預算削減影影,美國陸軍停止該車輛的後續購買計畫,這可能增加JLTV的後續價格,不過海軍陸戰隊仍然看中JLTV,堅持繼續採購。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年88歲,教宗選用「方濟各」名號是為紀念13世紀的聖人方濟各,這位聖人出身富裕家庭,卻發願貧窮度日,傳說他聽得懂鳥語,並曾接受到神的指示,「去重建我的房子!」教宗以相同的信念,肩負起改革教會的使命。
美國裝甲武力的發展過程雖然相對較晚,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都沒有一款自行研製的戰車能投入戰場,主要還是得靠英國和法國的戰車撐住場面。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更讓起步已晚的戰車發展路徑再度陷入困境,好不容易積累的研發經驗幾乎又找不到舞台,這樣的大環境上讓一些戰車技術先驅的工程師,如:克里斯蒂之輩很難有發展的空間,這也導致了他的產品專利去了蘇聯開花結果,蘇聯人以他的設計研製出BT系列的快速坦克,後來更催生出T-34中型坦克。美國在這一段期間內信奉的孤立主義,的確讓戰車的發展得不到所需的資源,因此美軍在這一個領域上的技術水準與戰術觀念又再度停滯。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21日報導,通用動力地面系統(GDLS)公司推出結合「潘德EVO」(Pandur EVO)6輪裝甲車,與「短程防空」(SHORAD)武器系統的全新防空砲車構型,盼以優異性能爭取潛在國際用戶青睞。
新創公司「藍色光環」(BlueHalo) 所研發的低成本防空飛彈「自由鷹1式」(FE-1) ,在亞歷桑納尤馬試驗場首次試射。該飛彈是美國陸軍「下一代反無人機計畫」 (C-UAS)一部分,期望以一種成本相對低,能夠快速批量生產的防空武器,來對抗廉價又數量多的無人機威脅。
近年來,無人機與無人艇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各國開始投入雷射武器來對抗這些新興威脅。美國軍方整理了雷射武器的優點,包括無限彈藥(只需電力驅動)、低成本擊殺(相比傳統飛彈防禦更便宜)、高精度與快速反應,使其成為理想的防禦選擇。
美國北方司令部(NORTHCOM)1日宣布,向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增派約3000名士兵,加強地區安全; 美國部署邊境現役部隊兵力已達9000人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