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司改團體的搜尋結果,共15

  • 最美風景蒙塵

    最美風景蒙塵

     國慶連假前夕,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竟然發生大白天公然「撿屍」性侵案,過程長達10分鐘之久,期間還有不少人路過,甚至拍照錄影,卻無人上前阻止,最後竟是由馬來西亞籍女大生目擊後請友人報警,才循線逮人。案件曝光後,引發社會譁然。

  • 時評》最美風景蒙塵

    時評》最美風景蒙塵

    國慶連假前夕,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竟然發生大白天公然「撿屍」性侵案,過程長達10分鐘之久,期間還有不少人路過,甚至拍照錄影,卻無人上前阻止,最後竟是由馬來西亞籍女大生目擊後請友人報警,才循線逮人。案件曝光後,引發社會譁然。

  • 中時社論》喚醒司法正義系列二:檢察體系不改革 皇后貞操成笑話

    中時社論》喚醒司法正義系列二:檢察體系不改革 皇后貞操成笑話

     立法院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林麗瑩,立委質疑檢察官押人取供、濫權羈押,林麗瑩反駁指出,法官在審查檢察官聲請羈押是否有道理時,非常嚴格,不是檢察官說押就押,且檢察官非常謹慎,「不至於會押人取供」。林麗瑩的認知顯然和多數民眾對檢察系統的中立問題有很大距離。

  • 法庭直播修法三讀通過   司法院「深表遺憾」

    法庭直播修法三讀通過 司法院「深表遺憾」

    法庭直播修法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表示,針對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司法院深表遺憾,但仍會堅守職責,維護人民的訴訟權,讓人民依舊樂於使用法院,讓法官可以安心審判,讓司法繼續守護台灣。

  • 2月大女嬰手術成腦麻 檢方竟罵家長「我都沒怪妳早產」

    2月大女嬰手術成腦麻 檢方竟罵家長「我都沒怪妳早產」

    台中市2歲多女嬰錢錢(化名),2023年4月在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進行腹部手術時因缺氧而成為腦性麻痺、全身癱瘓,家長為求真相而提告,竟反遭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責罵「我都沒怪你把孩子生早產,為什麼你要怪醫護人員沒把孩子照顧好!」如今案件疑因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停擺而延宕至今,讓家屬身心備受煎熬。

  • 中時社論》死刑第一槍 賴政府對的第一步

    中時社論》死刑第一槍 賴政府對的第一步

    距離上次執行死刑1751天,法務部長鄭銘謙16日簽准執行死刑命令,這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執行死刑,也是去年憲法法庭判決死刑合憲後的首例執法。儘管廢死團體認為違法執行,高喊槍下留人,但朝野均肯定法務部依法執行的作為,接下來36名死囚就看法務部能否在「求其生而不可得」情況下繼續堅持執行,捍衛司法正義。

  • 新聞透視》門檻比死刑一致決低 何來窒礙難行

    新聞透視》門檻比死刑一致決低 何來窒礙難行

     傳出民進黨擬在總統公布《憲法訴訟法》前聲請暫時處分,凍結新法,司法院打蛇隨棍上,說出憲訴法準用《行政訴訟法》,為史無前例的救濟戰暖身。不過,大法官呂太郎昔日解釋「總統未公布的法律不得成為釋憲標的」,成了回馬槍,倘若民進黨仍要執意為之,朝野將永無寧日。

  • 偵查不公開 國王的新衣

    偵查不公開 國王的新衣

     台北地檢署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偵查內容一再遭特定媒體曝光,立委們質疑檢方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學者亦批判黨檢媒帶風向,法務部長鄭銘謙竟公開堅稱「近期報導沒有違反偵查不公開」。法務部長這番論點,讓人更加理解所謂「國王的新衣」,明明「國王沒有穿衣服」,但沿途所有的臣民都讚不絕口「國王的新衣真美麗」。權位可以製造假象,莫此為甚。

  • 海納百川》偵查不公開 國王的新衣(蘇芝昇)

    海納百川》偵查不公開 國王的新衣(蘇芝昇)

    台北地檢署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偵查內容一再遭特定媒體曝光,立委們質疑檢方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學者亦批判黨檢媒帶風向,法務部長鄭銘謙竟然公開堅稱「近期報導沒有違反偵查不公開」。法務部長這番論點,讓人更加理解所謂「國王的新衣」,明明「國王沒有穿衣服」,但沿途所有的臣民都讚不絕口「國王的新衣真美麗」。權位可以製造假象,莫此為甚。

  • 呂太郎代理院長呼聲高 評價兩極

    呂太郎代理院長呼聲高 評價兩極

     司法院長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月底將離職,但賴清德總統提名的繼任人選,遭藍白立委質疑政治性酬庸,恐無法在11月1日前順利獲得國會同意,屆時依法總統將由其餘8名大法官中選一人代理院長,呂太郎雖然呼聲高,但曾被譏 「小跑步」到總統官邸的大法官,他是否適任引發討論。

  • 質疑姚立明學經歷不足 時力籲撤回提名

    質疑姚立明學經歷不足 時力籲撤回提名

     總統府公布大法官提名名單,擔任2024大選賴清德競總主委的姚立明獲提名為司法院副院長,引發各界譁然,連親綠紙媒都批評姚立明政治立場多變,當大法官恐被質疑酬庸;時代力量11日更直言姚立明只有14篇期刊著作,法學經歷也不足,喊話「請賴總統撤回姚立明的大法官提名」。

  • 遴選碰上總統釋憲 考驗大法官

    遴選碰上總統釋憲 考驗大法官

     並為司法院長的許宗力等7名大法官10月底任期屆滿,近期總統府將遴選繼任大法官,但在賴清德總統24日發表國會改革法案釋憲言論後,是否有人揣摩上意附和,以爭取大法官或終審院長位置,引起法界擔憂,若無法杜絕政治力介入司法,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度將無限沉淪。

  • 中時社論》法官白花運動 對司改無言抗議

    中時社論》法官白花運動 對司改無言抗議

     士林地院李姓法官墜樓身亡,留下「我很累」的遺言,引發司法界迴響,也戳破蔡政府司法改革的謊言。司法院長許宗力事後千字文的回應,以及親赴士林地院視察,呼籲法官勿綁在辦公室,應多多參與戶外活動的種種動作,更加凸顯許宗力寧願急就章達成蔡英文司改口號的政治目的,完全無視基層法官過勞和年輕司法官離職潮的無知與無情。全國法官串聯發起「白花運動」,在李姓法官頭七的19日,建議各地法官們自行在所處法院門口獻上白花,代表法官們的哀悼與無言的抗議。

  • 中時社論》剝奪在監投票 蔡政府民主退步

    中時社論》剝奪在監投票 蔡政府民主退步

     2024總統大選在即,台北監獄林姓受刑人打官司要投票選總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桃園市選委會應在訴訟確定前,在北監設投票所或其他適當辦法,讓他投票。但最高法院以無法祕密投票的技術性問題,駁回林姓受刑人聲請,也斷了受刑人投票選總統的機會。民進黨長於計算選票,執政7年多卻遲未修法因應,再次凸顯民進黨政府的民主倒退心態和欠缺司法改革的決心。

  • 判決書白話文 有人成高官有人挨罰

    判決書白話文 有人成高官有人挨罰

     懲戒法院院長林輝煌擔任法官時,在判決書寫「上蒼悲憫,願容卑微生命在這塊土地喘息」等內容,獲司改團體盛讚。法官朱政坤在一件離婚判決書寫給8歲童的信被稱為暖男法官,但法官郭玉林,把他與同事在法官職務宿舍發生的紛擾寫在判決書中,遭判罰俸5個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