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司法官的搜尋結果,共404筆
新修的《憲法訴訟法》規定,大法官對於聲請釋憲的案件進行評議及裁判,參與評議的最低人數為10人、做出違憲宣告判決的可決人數為9人。但目前因為立法院兩度全面否決新任大法官的被提名人選,導致大法官人數不足(目前只有8位),因此不達法定人數,憲法法庭等於實際上癱瘓。
彰化縣員林市彰南國民運動中心,歷經前廠商終止合約、司法官司風波,縣府重新招商,由頡承公司接手營運,至11月9日試營運期間,全館免費體驗,預計11月10日正式啟用。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李頲翰,遭檢舉私訊女網友「Motel很好玩」、「跟我去開房間」等「約砲」訊息。北檢日前召開檢察官職務評定審議會決議予李警告處分,另將李移送法務部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懲處,檢審會決議核予警告之行政監督處分。
國家考試報名人數創新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3日痛批,相較5年前8萬多人應考,今年高普考首度跌破6萬人,賴政府卻調漲報名費,漲幅高達25%至27%,要求立即凍漲國考報名費、全面檢討公務人員待遇、重建穩定有尊嚴的退撫制度。考選部說明,大部分國考收費基準已逾10年未調,因應電腦化測驗類科增加等,試務成本攀升,考選業務基金可能在民國116年用罄。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民國113年發起史上頭一次法官集體哀悼行動「白花運動」,當時由理事長沈方維代表發言,強調「過勞的司法,是無法提供良善司法服務,這與過勞的醫護,無法提供良善醫療服務的情形是一樣的。」未料,法官過勞問題沒解決,最高法院法官周盈文今日下午被發現在辦公室昏倒,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急救,倒下前他仍在點卷,忙交接新案,疑似壓力大。
今天(3日)下午,最高法院的法官周盈文被發現在辦公室內失去意識,隨即被緊急送往位於台北的台灣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搶救。初步了解,周盈文法官疑似因高血壓引發腦部出血,目前正在急診室接受評估,等待手術的安排。
國考報名人數創新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痛批,今年高普考不到6萬人,賴政府現在卻調漲報名費,漲幅高達25%至27%,導遊、領隊考試更從1000元翻倍漲至2000元,政府面對人才斷層不思檢討制度,反而開刀青年,根本是政策失能;國民黨團提出三項訴求,凍漲報名費、檢討公務員待遇、穩定退撫制度。
據內政部警政署2025年1月至8月統計,全台青少年嫌疑犯人數達1萬790人創歷年新高,其中更有逾8成的少年在離開矯正學校三年內,再度陷入高風險處境。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如果,還有選擇」特展,邀請藝人夏于喬擔任愛心大使,共同呼籲社會關注高風險青少年的處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被理解與被接納的環境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桃園市長張善政爭取連任幾乎無懸念,但民進黨人選至今未明,選對會廣發英雄帖,前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23日證實本周向選對會遞交參選意願書,感嘆本屆「初選被沒收」實在沒道理,導致桃園慘輸,他雖回鍋當律師,但勤跑桃園基層從沒停過,表態要爭取桃園市長黨內提名,希望這次至少有民調客觀標準,才能服人。
新北檢偵辦藝人「閃兵案」21日展開第三波搜索,藝人坤達因拍攝節目,今(22)日從加拿大凌晨回台後,一落地就被檢警拘提。然而,網路上網友發現在坤達身旁有位西裝筆挺的帥哥,卻意外爆紅。而這位西裝帥哥便是支援的檢察官粘鑫。據悉,他曾參加模特兒選拔,但因落選,便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自己的夢想。
藝人Energy坤達(謝坤達)因赴溫哥華工作,昨(21)日在新北地檢署指揮永和警分局、新北市刑警大隊執行「閃兵集團」專案時未到,今他搭機返台面對司法調查。新北地檢署派出支援檢察官粘鑫到場,未料卻因長太帥意外爆紅。
前台灣高等法院庭長陳貽男,為了「把妹」,涉嫌冒用高院16股法官承審案件、或不實案件案號,輸入司法院網路系統偷查134筆個資,包括欲追求的同院女法官、女職員或房客、妻子主治醫師在內,事後陳退休並遭監察院彈劾、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決議將陳降2級改敘,陳日前被告發涉嫌偽造文書罪,台北地檢署因陳男認罪,17日給予緩起訴處分1年,命他須向公庫支付12萬元。
台中市長盧秀燕子弟兵,國民黨立委黃健豪在臉書上質疑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沒有為國民黨贏過選舉,也沒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擔任過管理職,「這個履歷真的略顯蒼白無力」。鄭麗文今14日在臉書上發長文說明,表達虛心受教,每一次的失敗都會成為她身上的盔甲,讓她更加強大。
苗栗縣2日發生48歲邱姓男子,吸毒後持刀攻擊兩名11歲國小女童,造成兩名女童及一名救人的50歲林姓男子受重傷送醫,救人林男的傷勢已漸趨穩定,在妻女陪護下轉入普通病房。她的女兒在網路發文說,希望能真正落實死刑,盼政府與司法體系能認真檢討整個制度,包括假釋與出獄後的追蹤機制、社區安全防護、精神醫療與輔導資源。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前半生完成了檢察官的夢想,後半生想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辦案超過廿年的前檢察官林依成,選擇在人生中場轉換跑道,毅然自高檢署台中分署提前退休,創立「尚誠聯合法律事務所」,披上律師戰袍,開啟全新篇章。
閱讀《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近日刊載江岷欽教授所投書的「法律懲罰善意,民主死於笑話」文章,實深感動,同時也不了解我國的司法體系,為何存在那麼多不適任的檢察官與法官,而使我國司法已屬不能稱為司法之狀態,因此,我國人民不信任司法係一種正確的人民感受。
閱讀《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近日刊載江岷欽教授所投書的「法律懲罰善意,民主死於笑話」文章,實深感動,同時也不了解我國的司法體系,為何存在那麼多不適任的檢察官與法官,而使我國司法已屬不能稱為司法之狀態,因此,我國人民不信任司法係一種正確的人民感受。
台北地檢署針對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交保一案提出抗告,引發社會爭議。柯文哲在法院外痛批「查了一年到底查到什麼?什麼都沒查到」,並指控檢方「摧毀司法信任度」。北檢則回應已依證據詳列3冊近900頁的起訴書,依法抗告。
上周五,高等法院撤銷台北地院對柯文哲的交保裁定,發回台北地院更裁,柯文哲有再被羈押的可能。同日,高等法院另一法庭對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貪延押案,罕見地開庭審理,自為裁定諭知陳交保,而且,檢方不得抗告。
台北地檢署針對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交保一案提出抗告,引發社會爭議。柯文哲在法院外痛批「查了一年到底查到什麼?什麼都沒查到」,並指控檢方「摧毀司法信任度」。總統府則表示「不評論偵辦中的個案」,但強調不接受抹黑;北檢則回應已依證據詳列3冊近900頁的起訴書,依法抗告。這一幕凸顯台灣司法程序與政治攻防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