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合併報表的搜尋結果,共157筆
湯石照明(4972)公布第三季財報,連續第三季赤字,每股稅後淨損0.62元,前三季每股稅後淨損1.58元,營運仍承壓,湯石日前也公告,子公司大峽谷半導體照明系統現金減資25.43%,等於每股返還股東2.543元現金。湯石照明上周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稅後淨損3,494萬元,較前季淨損5,447萬元收斂,但較去年同期淨損321.3萬元,虧損大幅擴大,單季每股稅後淨損0.62元;累計前三季淨損8,942萬元,每股稅後淨損1.58元,由於中國、歐洲市場景氣低迷,湯石照明已連續三個季度繳出赤字財報。
台股在27日盤中突破28,000點大關,再寫歷史新高,終場漲幅收斂以上漲461點至27,993點作收、漲幅1.68%,除了一路以來漲幅強勁的權值股又再繳出續強表現以外,資金也稍微開始擴散至其他族群當中,包括美時(1795)、印能科技(7734)等個股近期也開始出現轉強表現,成交量紛紛放大且股價走揚。
信音(6126)中國子公司將於11月10日召開今年第三次股東臨時會,討論關於使用部分超募資金收購東莞市國聯電子80%股權議案,斥資規模估達2.2億人民幣,不過信音子公司獨立董事張曉朋對該項議案棄權,並對收購案的四大面向存疑,內部對於收購存在歧見之下,信音復牌首日未能上演慶祝行情,股價開高走低,終場收黑。
櫃買中心22日傍晚陸續緊急宣布,東浦(3290)、信音(6126)兩家公司同於23日暫停交易,引發市場「併購」或相互結盟的聯想,沒想到最終只是烏龍一場,伴隨著利多光環盡失,今日同步恢復交易的兩家公司也遭市場喝倒采,雙雙開小高後殺低,意外成為傳言的受害者,其中東浦早盤更一度跌逾6%,信音雖跌幅稍輕,但也近3%。
信音(6126)及子公司信音電子(中國)公司兩地董事會通過信音電子(中國)公司擬以人民幣2.2億元金額投資東莞市國聯電子公司股權80%,本投資案尚需經中國子公司當地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待法定程序通過、投資交割完成後,其財務數據將透過信音電子(中國) 公司合併財報間接併入信音企業合併報表。
連接器廠信音(6126)23日宣布,該公司及中國子公司董事會通過,由信音電子(中國)砸2.2億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9億元)取得東莞國聯電子80%股權,藉此進軍高頻、高速汽車連接器線束,東莞國聯原股東為連接器龍頭泰科於中國的一級代理商,信音預期完成交割之後,將合併報表,東莞國聯可望挹注信音營收。
國巨*成功收購芝浦電子,21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還原日線,國巨股價已經飛越2018年締造的1,310元歷史高點,國巨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芝浦電子社長葛西晃21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看好溫度感測成長動能,預期「攜手更強」,國巨集團有熱敏電阻(NTC)龍頭加入,高階市場添翼。
航太+AI雙引擎,jpp-ky經寶精密(5284)9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34億元,再度刷新單月營收紀錄,月增1.8%、年增61%。
泰國精密金屬機構件廠經寶精密jpp-KY(5284)公布9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34億元,連續第五個月刷新營收紀錄,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1%,累計jpp-KY第三季營收達9.65億元,也連續第四季締新猷,隨著歐洲暑假結束,航太業務全面回溫,jpp-KY單月營收持續看漲。
國巨*(2327)公開收購茂達(6138)1日截止,國巨宣布參與應賣股數遠超最低收購門檻,達21.43%,穩居茂達第一大股東,泛國巨集團可望再添一員主動元件廠,茂達2026年適逢董事改選,以國巨持股比重,董事席次分配引發關注。
友達將在30日舉行法說會,第三季營收平穩,法人預估本業可望維持獲利。友達近年推動轉型,入股凌華,拓展工商業場域應用,第三季計入合併報表,展現投資效益。此外,日前富采宣布與X-Celeprint合作加速巨量轉移技術於矽光子應用,集團在矽光子的布局也備受矚目。
暌違七年,jpp-KY經寶精密再出手,併購法國航太鈑金廠Segnere。不同於七年前,jpp-KY體質更上一層樓,不僅股價刷新紀錄,一度締造167億元市值,這次更由航太巨擘法國空巴(AirBus)、達梭(Dassault)牽成,有二大巨頭當後盾,jpp-KY在歐洲併購之路打開大門,替下一波業績高潮埋下伏筆。
湧德(3689)董事會決議,擬透過大陸子公司中江湧德斥資新台幣12億元,收購浙江榆陽電子91.09%股權,預計11月完成股權交割,據浙江榆陽電子官網揭露,該公司為台系電源廠。
國巨針對茂達、芝浦的公開收購期限分別在10月1日、10月3日,第四季若順利完成收購並且合併報表,國巨不僅成功以被動元件廠身分反攻主動元件,版圖更橫跨鉭電、晶片電阻、MLCC、感測元件、Power IC、MOSFET,其中國巨的鉭電、晶片電阻高居全球第一,村田、三星電機的布局付之闕如,應對集團客戶,國巨可深度綁定客戶,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永裕(1323)8月營收1.6億元,月增8.58%,但因轉投資公司於去年7月起由合併報表改依權益法會計處理而不計入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17.7%;前八月營收13.52億元,年減30.21%。
iPASS一卡通10日宣布與聯邦銀行合作,聯邦銀行成為首家採用「一卡通企業減碳平台」的企業,後續也會有國內企業加人,未來,企業成為「一卡通企業減碳平台」的一員之後,企業員工使用一卡通功能的員工識別證、或員工自己的一卡通,參與的企業,即可藉由此一平台,精準計算員工通勤,搭乘不同運具的減碳成效,加速邁向淨零轉型。
國巨*(2327)8月自結合併營收107.59億元,月增1.05%、年增4.28%;(若以美元換算,單月營收較上月持平,年增11.27%),單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並為連續六個月站穩百億營收。
JPP-KY經寶精密(5284)8月營收年增53.58%,再創單月歷史高,2025(今)年下半年,BBU(Battery Backup Unit)產品預計於第四季正式量產,將成營收成長重要新動能。
富邦金控致力協助台灣產業共同面對氣候變遷議題,自2021年率台灣金融業之先發佈首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以來,已連續發佈五年、更三度獲BSI最高等級「Level 5+:Excellence」肯定,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於政治大學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舉辦之「銀行與保險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評鑑」中榮獲優等殊榮,寫下金控業最佳成績。
jpp-KY經寶精密(5284)8月合併營收3.2億元(約泰銖3.4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09億元(約泰銖2.23億元),年增53.58%;同時亦較2025年7月營收3.11億元(約泰銖3.42億元)成長2.9%,為連續第四個月締造營收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