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合併稅前盈餘的搜尋結果,共70筆
統一超在本業超商與轉投資事業表現亮眼下,前三季合併營收達2,609.50億元、年增3.64%,創同期新高,合併稅前盈餘133.02億元,稅後純益89.01億元,其中本業營運獲利穩定成長,但受業外收益因海外持續投資與美元利率降息影響而下滑,使前三季稅後純益年減4.14%,每股稅後純益(EPS)達8.56元,仍居同期次高水準。
彰銀(2801)今年獲利亮眼,8月合併稅前盈餘20.71億元,合併稅後純益16.06億元,累計前八月合併稅後純益126.34億元、年增26.7%,累計合併每股稅後純益(EPS)1.07元,主要營運受惠核心業務成長與資金成本優化。
遊戲股王鈊象(3293)26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李柯柱表示,今年前八個月業績穩定成長,預期今年整體可取得不錯的成績。展望下半年,將於歐洲、東南亞,持續衝刺網路遊戲授權業務,公司強調,目前在東南亞市占仍不高,未來相當具有成長潛力。
環工廠崑鼎(6803)自結8月合併稅前盈餘1.71億元、年增4.19%;下半年在匯率趨穩下,法人估崑鼎全年獲利仍有成長高個位數的實力。
國艦國造、海軍擴大採購無人艇,激勵台船業績衝鋒。台船在手訂單待執行餘額增至1,350億元,主要是首季接獲海軍IDS海鯤艦後續兩艘大單,市場推估合約金額超過600億元,5月補認列營收。18日將登場的國防展,台船主打無人船「奮進魔鬼魚號」搶單,開展新業務;明年將全力爭取海軍180億元千艘無人艇、潛艦救難艦一艘預算132億元等兩大標案。
無人船概念股台船(2208)今(8)日自結2025年8月財報,8月營收13.51億元,月增8.86%、年增10.63%,營業虧損1.08億元,受惠於美元匯益回沖,在手公務船、商船業務工程按計畫進度認列營收,合併稅前盈餘0.83億元,連續兩個月轉盈。
臺企銀(2834)上半年合併稅前盈餘79.17億元,年增率0.45%;累計稅後純益64.15億元,年增率2.44%,稅前盈餘與稅後純益均創歷史同期新高。25日股價收在16.45元,下跌0.6%,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81張,其中,外資買超1,410張,投信賣超113張,自營商賣超216張。
臺灣企銀8日公布自結營收概況,2025年6月單月合併稅前盈餘17.27億元,合併稅後純益15.04億元,稅後純益較5月大增49.83%;且上半年度合併稅前盈餘79.17億元,年增率0.45%、稅後純益64.15億元,年增率2.44%,皆創歷史新高,表現亮眼。
華南金(2880)累計前五月合併稅前盈餘105.38億元、合併稅後純益為83.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1元,每股淨值為16.53元,旗下主力獲利引擎華南銀行獲利維持穩健。
樂事綠能(1529)目前在手訂單逾7億元,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劃標案貢獻,今年營收可望優於去年,只要轉投資夏都(2722)、致和證(5864)股價不劇跌,樂事綠能全年轉盈在望。
美國對等關稅實施,擾亂國內鋼品買氣,拖累中鋼業績。中鋼29日公布自結4月財報,單月稅前虧損達2億元,時隔半年再度出現虧損。中鋼分析主要原因是單位毛利減少,加上業外收入降低,且4月起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對市場信心打擊甚大,也讓中鋼虧損更明顯。
台股18日又是偏弱局面,金融股成為少數逆勢揚升類股,其中又以華南金(2880)的走勢相對強勢,盤中上漲1%以上。華南金已獲自營商連續9個交易日大買,且外資買多賣少,股價在近日動盪中穩住短期均線,市場關注接下來的董事改選,最大民股林家的世代交替。
中國大陸市場逐步恢復活力,帶動工紙大廠榮成(1909)3月營運漸入佳境,營收成長並且單月轉虧為盈。市場看好,工紙市況首季雖偏淡,但4月價格有望觸底,加上後續618電商節拉貨備貨需求,工紙與紙箱需求好轉狀況有望繼續維持。
中鋼自結1月合併稅前盈餘2.04億元,年減約7成,中鋼解釋,除因遇到農曆春節工作日較少,鋼品銷售等減少也是原因。2月起工作日恢復正常,加上近期鋼價趨強,中鋼新盤價也有上漲機會,有助營收及獲利先蹲後跳。
中鋼4日舉行新春祈福,董事長黃建智表示,原預期2024年表現較2023年更上層樓,但由於鋼鐵業大環境不佳,致集團整體表現僅與2023年相當,但若以中鋼單一公司來看,2024年每季都有盈餘,表現仍值得肯定;2025年市況仍然嚴峻,中鋼除了堅持「二軸三轉」的營運方針,也要秉持「迅速、大膽、彈性」的理念,在困境中突圍。
1月21日,中華隊12強賽中的28位球員、10位教練與66位後勤人員一覺醒來,銀行帳戶收到一大筆紅包,「辜仲諒允諾的7000萬獎金,入帳了!」隨著中信金(2891)股價從龍年頭28元,一路飛高台股封關時39元,持股達8.87%的大股東辜仲諒,也以20億美元身價入列《富比士》(Forbes)台灣富豪即時榜,龍年甩尾,直上第20名。
中鋼21日公布2024年自結財報,全年稅前盈餘為45.78億元、年減0.27%,主要原因是鋼鐵業銷售數量減少,使得營業收入和營業利益減少。
官田鋼(2017)受惠於業外轉投資事業,包括飯店、混凝土廠等貢獻,自結2024年稅後純益達1.18億元,EPS達0.28元,較2023年轉虧為盈。
中鋼工會質疑有人散布假消息,導致重創中鋼股價,要求金管會主動調查。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16日指出,證交所本就有監視制度,對價量變化異常的公司進行調查,若發現有人操縱股價,會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若其因犯罪所得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500萬元以上5億元以下罰金。
系統整合及資訊服務商敦陽科技公告2024年11月自結損益。該公司2024年前11月合併稅前盈餘達8.82億元,較2023年同期成長1.4%,2023年獲利為2001年以來的新高,法人預估,敦陽科技2024年獲利有機會優於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