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同舟共濟的搜尋結果,共135筆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1日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發表演講指出,「中國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越是風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濟」,期盼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裁示,「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他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及改善規畫;並請內政部研議制訂2030年、2035年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引導業者共同升級。
因花蓮縣光復鄉遭受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帶來洪水與大量泥沙,導致雨水下水道嚴重淤塞。新北市水利局秉持「同舟共濟」的互助精神,於中秋節當天接獲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通知後,立即組織專業救災隊伍,連10天不停歇,累計投入184人次、101輛次專業車輛,共清出417噸淤泥。
苗栗縣政府針對非洲豬瘟持續召開應變中心會議,副縣長邱俐俐26日下午出席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訊會議,為地方畜牧業者請命反映中央政策可能衝擊地方畜牧產業,並爭取補助蒸煮廚餘業者及員工因禁運造成的損失。邱俐俐強調,任一產業的榮枯都關係廣大鄉親的生計,基於「全縣一命」同舟共濟,政府沒有袖手旁觀的權利。
菲律賓空軍與日本航空自衛隊,7日起在宿霧省馬克坦島艾布恩(Benito N Ebuen)空軍基地,舉行「同心─同舟共濟5-25」(Doshin-Bayanihan)聯合防空演習;這是雙方《相互准入協定》(RAA)9月生效後首度聯演,可望深化安全合作,維持區域穩定。
國民黨總是屈服於「表面公義」,選擇自我閹割,又因此而一敗塗地。「319槍擊案」如此,「換柱」如此,近日的「兩岸路線大辯論」也如此。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週四(6日)接受訪談時談及許多議題,包涵歐盟政策、人口策略與區域合作等議題,再度強調他一貫的民族主義與反全球化立場,批評歐盟權力過度集中、主張以家庭為核心的政策取代移民補充勞動力,以及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國軍官兵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近日首批完成救災任務官兵準備搭乘火車返營,沿途獲民眾自發性鼓掌、感謝致意;該段影片的畫面在社群平臺獲得廣大回響,並吸引許多網友留言表達敬意,充分展現軍民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
國軍持續於花蓮地區協助災後復原,民眾也能在第一線頻繁看見迷彩的身影,留下許多影像與記憶,並在社群網路廣為流傳。國防部軍聞社今日也發布了一則溫馨短片,記錄下這數日來的救災畫面,並以緩慢的音樂節奏,彰顯內心情感,也讓災民看見希望!
強烈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受到外圍環流影響帶來強風豪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嚴重溢流,強勁水勢沖斷馬太鞍溪橋,泥沙與洪流沖進花蓮縣光復鄉,許多居民更是失去家園、流離失所。各金融業也積極出錢、出力協助災後重建。
隨著0923花蓮洪災發生至今,基隆市政府在完成盤點市府可投入車輛及機具後,25日趕往花蓮縣光復鄉協助救災。另外,基隆救難協會也於25日清晨動身趕往災區。基隆市消防局正在高雄市進行訓練的搜救犬,也以見習方式前往協助。
花蓮縣光復鄉嚴重淹水、災情慘重,新竹縣消防局23日已完成人員及器材整備,24日傍晚與花蓮縣消防局確認支援需求後,晚間7時整在第一大隊部前由消防局副局長李立成舉行授旗儀式,派遣特種搜救隊前往花蓮縣支援救援工作,展現跨區救災的即時應變與團隊合作精神。
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災情慘重,嘉義市長黃敏惠24日表示,嘉義市準備好了,全力支援,隨時待命;嘉義縣長翁章梁也表示,已主動連繫花蓮縣,只要一通電話,嘉義縣即刻出發。
吳皓昇與文汶迎來愛女模模後,生活重心大幅轉變,不僅要面對育兒壓力,也要幫忙老婆自創品牌保養品、酸豆辣椒事業,從直播帶貨、談合作,到跑公關業務都親力親為,他坦言:「帶小孩加上創業,比拍戲還累。」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前所未有的第二次英國國是訪問,雖然英方為他鋪上紅毯、排場盛大,但這場外交盛典背後卻映照出英國對美依賴的現實。從王室的禮遇到邱吉爾的歷史回憶,英國一方面試圖安撫川普難以捉摸的脾性,爭取經貿與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希望喚起他對「特殊關係」的重視。
大陸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邀請26國外國元首和政要出席,港媒分析,此次的外賓規模和座位安排,與10年前有所不同,向外界展現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與外交格局轉變;在閱兵典禮結束後緊接著的招待會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世界應和睦相處,絕不能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3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時表示,正義、光明、進步必將戰勝邪惡、黑暗、反動,任何時候都要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人類絕不能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8月31日表示,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世界各國必須共擔維護和平責任,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中美應踐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就能逐步走出正確相處之道。
南非智庫「布倫特赫斯特基金會」前主任米爾斯近日發表評論,批評南非政府在迫台代表處遷館一事上「拱手讓出主權」,盲目迎合北京立場,並犧牲與台灣長年穩固的經貿與合作關係。他對南非執政當局的外交決策與國際立場提出強烈質疑,並以捷克為例,呼籲南非應依據自身國家利益與價值觀,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一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