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周邊海域的搜尋結果,共518筆
隨著AI運算需求急速上升,科技巨頭在全球各地擴充資料中心之餘,也積極投資建造海底電纜以確保資料中心之間的網路連接順暢。電信資料分析公司TeleGeography預測,2025至2027年全球新海底電纜投資金額預計可達130億美元,幾乎是前3年的兩倍。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針對社群媒體昨(8)日指出,1艘蒙古籍「ROMANTIC」號貨輪沿台灣西岸北上,航跡一度逼近苗栗外海的海纜區,引發外界虛驚。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今日對此發布聲明,證實該署在民國114年11月8日晚間均全程監控該船動態,並無異狀。海巡署強調,該貨輪已於昨日晚間8時41分航離我國鄰接區,目前持續向外航行。
受東北季風與鳳凰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宜蘭知名景點龜山島周邊海域風浪逐漸增強,為維護離島臨時碼頭靠泊及遊客上下安全,東北角風景管理處今(9)日宣布,自即日起至13日止封島5天,暫停所有登島及觀光活動。
今日是「海巡節」,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昨日公布《2024年海巡年報》,這是海巡署民國107年組織改制後的首本年報,剖析臺灣周邊海域現況與挑戰,完整呈現去年「國安、治安、平安」3大任務的努力與成果,並介紹海巡執法能量與未來工作展望,持續打造海巡堅毅韌性,守護海上國境安全能力。
11月8日海巡節前夕,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公布《2024年海巡年報》,這是海巡署民國107年組織改制後的首本年報,內容首章以「臺灣海域安全情勢」為主軸,剖析周邊海域現況與挑戰,並完整呈現其去年在「國安、治安、平安」三大任務下的努力與成果,包括協同國軍全程對應中共在我國周圍海域實施軍演等;年報並介紹海巡執法能量與未來工作展望,將持續打造海巡堅毅韌性,並守護海上國境安全能力。
美國海軍「華盛頓號」(CVN 73)航艦打擊群,5日抵達南韓釜山訪問,為南韓總統李在明就任以來,美軍航艦首度到訪,展現美韓堅定同盟關係,並向北韓傳遞明確嚇阻訊號。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奉國防部指示,以基於特殊安全為由,發布了一項新「飛航公告」(NOTAM),在波多黎各塞瓦(Ceiba)東南海岸外海劃設臨時禁航區。而編號為FDC 5/9106的命令將從11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續到2026年3月31日為止。
萬一爆發台海衝突,美國空軍在印太的戰略將面臨重大挑戰,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軍聞網站「詹氏」報導,新加坡造船廠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為星國海軍建造的「多用途作戰艦」(MRCV)首艦「勝利號」(88),21日完成下水程序,預計2028年服役成軍。
颱風呼嘯掠過海面、巨浪翻湧時,海洋看似被暴風摧殘,卻也在「深呼吸」。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黃蔚人團隊在國際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期刊:海洋篇》(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發表最新成果,揭露颱風通過東海南部湧升區後,意外促進海洋生產力與二氧化碳(CO₂)吸收能力,顛覆「颱風只帶來破壞」的印象。
近日墾丁海域每逢大雨就出現「陰陽海」現象,海水混濁與泥沙入海的狀況引發外界關注,為此,墾管處與屏縣府17日都表示,經監測後初步研判是因7至8月間累積降雨量近2000毫米,加上連日豪大雨沖刷坡地,才會導致墾丁南灣海域水體混濁,而目前水體已逐漸恢復清澈。
立委陳菁徽近日指出,核三廠周邊海域遭人戲稱陰陽海,且廠區被光電板入侵,並提到黃泥水是從核三排水口排出來的。對此,台電表示,該出水口是後壁湖旁的野溪,另外,該區域原本有危害生態的銀合歡林,台電已移除外來入侵種後,恢復土地利用。
目前非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規範的小型船舶、遊艇及漁船,因無安裝電子海圖顯示與資訊系統(ECDIS),導致無法使用我國官方電子航行圖,成為航安事故之高風險族群。內政部自去年著手規劃以國際發行之電子航行圖資為基礎,專為非SOLAS船舶設計使用之「臺灣海圖APP」,預計今年11月1日上架,確保國人海域活動及航行安全。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十二巡防區人員於昨(14)日10時4分許運用科技設備監控海面目標動態時,鎖定一可疑目標於金門天摩山北方0.8浬(禁止水域線內0.1浬)持續往線內漂流,立即通報巡防艇趕往現場海域查處,當場緝獲一名疑似偷渡之大陸籍人士,並將該男帶返料羅港進行調查,全案後續報請金門地檢署指揮偵辦。
海軍年度重頭大戲「海強操演」將今(13日)起至17日在台灣周邊4處海域實施,特別的是,操演也將納編海巡署安平級艦加入指揮鏈,驗證「平戰轉換」聯合戰術作為。
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日前實施「114年第3季雲台操演」,操演官兵操作M115式8吋榴彈砲等各式武器裝備,實施實彈射擊,隨著射擊指令一下,各砲口瞬間迸發熊熊火光,砲彈亦隨之在海面上形成彈幕帶,有效嚇阻進犯敵軍,厚植防衛作戰效能。
民進黨強推光電政策無所不用其極,除了開放進國家公園保育區,在烏山頭等水庫設置危害飲水安全,連已除役的核三廠範圍都被光電板入侵。藍委陳菁徽近日頻揭發南部汙染亂象,她前進屏東恆春南灣里的核三廠,直擊光電板在廠區內繁殖的亂象,周邊海域已被黃泥汙染成陰陽海。
明(10)日就是雙十國慶!站在國安最前線,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已全面提高戒備,指導各巡防區指揮部自9月30日起至10月8日,連9日啟動擴大威力掃蕩勤務,除以攻勢掃蕩勤務打擊海上不法外並運用科技偵蒐設備,全般掌握海域及岸際各類目標動態,嚴防陸方藉機發動聯合戰備警巡,用以侵擾或以小型載具偷渡滲透後再發布錯假訊息,對我民眾展開認知作戰。
前言: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年六月邀請台、美、日軍隊體系最高階層領導人及學者專家,進行四階段、八小時的台海防衛兵推,與會者須針對20多項輔助想定與臨機狀況,在高張力、短時間內,及時果斷執行狀況評估並下達指令。兩岸關係空前緊張,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兵推結果極具參考價值,《中國時報》翻爆中心特別摘錄精華,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