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搜尋結果,共248筆
商用不動產市場名人、有「商仲女王」封號的世邦魏理仕前「中國華東區董事總經理」朱幸兒表示,目前是房市「冷靜之始」,對2026年房市趨勢下了「霜降」註解,預期在政策和大環境影響下,明年房市爆發力會被減緩,最快2026年底才可望回溫。
專注國際不動產投資與顧問服務的和氏璧國際物業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今(7)日宣布公司業務全面啟動。創辦人及策略長朱幸兒原本就活躍於台灣的商仲市場,近年休息一段時間後,決定開創以台灣人為主的國際物業投資顧問公司,她說,台灣長年缺乏本土專業人士團隊,未來公司將會積極布局台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並拓展越南、英國等國際不動產業務。
近期美國企業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Factset統計,目前標普500成分企業中,近3成公司公布財報,營收與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比重都超過8成,預估第三季整體獲利成長率有望達9.2%,其中以必須消費、不動產、公用事業表現最佳,獲利優於預期的家數比重為100%,支撐美股後市表現續亮可期。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25年第3季全台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總額共計新台幣384億元,較前季增長77%,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繼10月陽明海運以112.2億元大手筆買下「華固中央置地」,輝達海外總部確定進駐北士科T17、T18,可望進一步刺激周邊商辦買氣,第4季成交量有機會創下近10年歷史次高紀錄。
新北市新莊副都心近期最受矚目的商辦案興富發「國家壹號廣場」近來正式現身,距離捷運副都心站約100米,打造地上29樓雙棟地標,總銷高達300億元,每坪開價72~78萬元,以最小75坪計算,每戶總價約6000萬元起,目前已累積上百組客戶詢問,預計年底正式公開銷售後將刷新新莊頂級A辦價格天花板。
台灣出口表現連23個月正成長,主計處上修今年預測經濟成長率至5%,進入第四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旺季之際,Fed年底再度降息的預期心理也明顯提升。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認為,雙重利多將進一步提振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樂觀預期第四季成交量可望衝高,全年站上近十年次高點。
華固(2548)南港的「中央置地」全棟商辦大樓,以112.2億元賣給海運業者陽明(2609),法人預估,對EPS貢獻度可望超過7元,2025(今)年有機會賺進一個股本,今(17)日股價跳空開高,漲幅逼近2%。
商用市場開出大紅盤!台北市南港剛完工的「華固中央置地」今(16)日以總價112.2億元成交,買主陽明海運出手,整棟打包,不但打破2025年以來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案最高成交紀錄,也刷新近幾年企業購置總部大樓最大手筆紀錄。對於華固來說,更是今年的業績大彩蛋,估計處分利益達20~22%,對於EPS貢獻度可望達7元以上;市場預期全年每股稅後純益,將有機會重返10元以上。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今(15)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受到政策管制、及美國對等關稅的雙重利空夾殺,商用不動產市場投資信心指數,跌到最近4年以來最低點;只有辦公室、土地開發,信心指數仍在樂觀水準。
輝達一項職缺近期曝光,職務內容負責亞太及印度地區的房地產交易,該團隊估將主導輝達總部選址,顯示輝達的戰略布局。
商辦市場大風吹,世邦魏理仕台灣區前董事長朱幸兒將重返市場,創辦「和氏璧國際」自立門戶,朱幸兒任創辦人及策略長,牽動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6,000億元市場大餅。
AI產業擴張帶動,台北市商辦市場需求持續升溫。台北市都發局統計,2025年前7月全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樓地板面積約14.6萬坪,較去年同期成長9.3%。其中北投區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年增169.3%最驚人,居全市之冠。最新實價登錄揭露也顯示,北士科商辦案「遠雄商舟」6月一口氣交易2戶,單價78萬元,較去年成長2成。
新光人壽北士科地上權案是否能成為輝達總部,全民敲碗等結局,其實今年許多銀行與保險業積極投資國內大型不動產,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2025年金融業者投資金額最高的交易是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由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某開發公司以合資方式購入,總價約32.78億元土地,土地坪數高達4.5萬坪,規模驚人。
邁向第四季之際,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2日表示,政策限貸影響下,今年房市已大勢已去,預期至年底,房市都是「死死昏昏去,而且會昏到年底!」直言房市會冷到年底,明天不會更好。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今(2)日在主持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公布記者會時指出,未來兩年台北市將有17萬坪新完工辦公大樓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勢必升溫,不少房東族已紛紛提早未雨稠繆,祭出延長租約、提供彈性條件等,以即早綁約搶客。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今(2)日在主持戴德梁行公布2025年Q3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時指出,在政策限貸影響下,今年房市已大致抵定,預期至年底,房市都是「死死昏昏去!而且會昏到年底!」房市會冷到年底,明天不會更好。
戴德梁行今(2)日發布2025年Q3房市分析,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直言,限貸令讓資金鏈斷裂,也讓房市買氣斷鏈,今年房市早已熄火,交易量大幅縮減,房價進入緩修格局。至於房價要掉,「一點機會都沒有!」,他說,房價不可能重挫。
儘管美國對等關稅為台灣經濟帶來隱憂,衝擊以外銷出口為導向的產業擴張動能,但電子高科技產業對於擴張廠房、自用辦公需求,總體市場仍穩健。
金龍海嘯後一年房市價量俱疲,全台土地市場面臨重創,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第三季土地市場成交額僅185億元,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近9年次低紀錄,累計前三季交易總額1,222億元,年減達4成。
今年科技業營運暢旺,推升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動能,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今(25)日公布最新統計,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349億元,規模與前季相當,前三季為1,224億元,僅小幅減少9%,仍具有相當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