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商用無人機的搜尋結果,共86筆
鋁鎂合金機殼廠華孚(6235)公告10月營收,儘管10月大陸十一長假導致工作天數減少,影響華孚10月營收月減9.85%,但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5.4%,以5.95億元繳出史上單月第三高之營收成績單。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技術門檻與成本不斷降低,無人機的應用已迅速從過往以軍事與航拍為主,轉型為橫跨多元領域的智慧載具,成為推動自動化與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應用場景涵蓋能源、物流、農業及公共安全等產業,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與成長動能。
AI新十大建設劍指三大關鍵技術攻克,尤其聚焦在發展較成熟的無人機產業。政院16日院會通過產業發展統籌型計畫,推動四大策略來化解市場、技術等軟肋,力拚無人機產業產值六年增加7倍。
軟板廠圓裕(6835)公告9月合併營收1.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累計前九月營收18.58億元,年增2.56%。圓裕指出,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暢旺,帶動9月營收較上月增加5.04%,累計前九月營收保持成長。
航太股龍頭漢翔(2634)8日公布自結9月合併營收達34.26億元,年增34.2%,創下今年單月營收新高;但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244.93億元、年減12.58%,優於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年減17.27%。
世紀*(5314)因股價近期多次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7日公告自結財報,8月營收2.3億元、年增820%,稅後純益0.96億元、年增1,820%,EPS為0.33元。
度過客戶庫存調整,鋁鎂合金機殼廠華孚(6235)9月、第三季營收同步登頂,統計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7.02億元,年增率擴大至24.4%,季增0.7%,為連續第二季改寫單季營收新高紀錄,華孚日前在法說會上透露獲得日本商用無人機機殼訂單,將於明年的首季交付。
永捷(4714)、世紀*(5314)董事長張祐銘表示,集團多元布局漸收成效,永捷全力加速開發防彈纖維、環保型水性樹脂及無溶劑樹脂,並積極投入高性能材料應用,特別在環保水處理劑,永捷新一代水性環保處理劑,已進入放量生產階段,預期量能有機會呈現逐月升溫趨勢。未來將拓展應用場景,搶攻更多高階製程需求,創造良好訂單能見度。
中美科技戰下的法律攻防持續升溫。外媒報導,全球無人機龍頭大疆創新試圖挑戰美國國防部的「中國軍工企業」名單,於當地時間26日遭美國法院駁回。法官裁定,美國國防部有「實質證據」支持其認定,使得大疆仍名列黑名單。
全訊科技(5222)於「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出軍用/商用無人機(Drone/UAV)通訊系統及無人機寬頻高功率反制干擾系統(C-UAS/Jammer)用的功率放大器模組(SSPA),以及專為低軌道衛星孔徑雷達及通訊系統設計的高功率放大器(HPA)及PA MMIC,展現公司在高功率放大器技術上的深厚自主研發實力與關鍵地位。
新代(7750)17日以承銷價630元上市掛牌,首日大漲289元、收919元,躍居上市櫃機電股王,公司市值一舉突破600億元。新代董事長蔡尤鏗表示,第三季儘管是景氣循環淡季,新代業績仍有機會年增2~3成,只要匯率不大幅波動,第四季營運將優於第三季及去年同期。
小編今天(15)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一馬當先,連三天改寫歷史天價,12日收1,260元同時是當日最高價。外資圈人士判斷,對照各大外資券商賦予1,300~1,400元目標價區間,台積電股價尚有約1成潛在上檔空間,短線雖有漲多震盪可能,但也不排除外資樂觀目標價區間再度上移,進一步強化市場對台積電信心。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9月18日登場,隨軍/商用無人機需求增加,點燃供應鏈多頭行情,無人載具成為本次展會備受矚目焦點之一,光學族群中華晶科、邑錡將大秀無人機布局成果。華晶科展示涵蓋高階影像光學模組等無人機視覺感測解方,邑錡則發表三款軍工相機產品,期望為台灣國防產業注入新量能。
華孚(6235)10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甘錦添展望下半年樂觀,並透露華孚接獲日本商用無人機馬達機殼訂單,將在明年第一季開始交貨,雖還無法量化營收比重,惟客戶出具Forcast長達十年,此外,甘錦添也看好歐洲壓鑄廠出現倒閉潮,有利於華孚。
美國總統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更名為戰爭部(DepartmentofWar),藉由恢復舊稱重振軍風,引發基層炸鍋。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認為,中國大陸武器裝備推陳出新很快,川普感到憂慮,但結構性問題在軍工複合體要將本求利,突顯出美國後勤的鈍重。
美國川普政府計劃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將在本月發布新規,針對來自中國的無人機,以及中重型車輛進口實施限制,甚至可能全面禁止。這項政策延續拜登政府時期對中國汽車與卡車的審查,反映美國政府在供應鏈與資通訊安全領域,持續對中國製產品保持警惕,並升高防範措施。
美國商務部正準備發布新規,擬以國安為由,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無人機與中重型「聯網」車輛進口。此外,美中經貿互動再現拉鋸。華府與北京在5月日內瓦會晤後,雖宣布短期關稅休兵並維持溝通機制,但後續談判進展緩慢,北京幾乎無實質讓步。
美國政府近期又有新動作,計畫頒布新規,進一步限制甚至全面禁止中國製無人機以及中大型車輛進入美國市場。這是繼早前以國安風險為由,針對中國汽車與卡車祭出管制後的又一波升級措施。
光學鏡頭廠佳凌(4976)、佳能(2374)及邑錡(7402)佈局無人機有成,其中佳凌無人機鏡頭產品營收佔比約3%到5%,未來亦考慮切入模組部分,取得歐美及大陸無人機訂單的佳能現已開始出貨,未來亦將跨足無人機組裝業務,邑錡無人載具則是與雷虎(8033)合作,目前正進行產品測試驗證中,受到無人機題材帶動,佳凌盤中股價再攻漲停板,創下2024年7月9日以來新高。
俄烏戰爭點燃軍用無人機需求,而隨通訊、邊緣運算等技術精進,商用無人載具應用也增加,使軍用/商用無人機需求激增,點燃無人機供應鏈多頭行情,台灣光學族群如佳能(2374)、邑錡(7402)、亞光(3019)、佳凌(4976)等也搶進布局,為後市營運再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