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四類的搜尋結果,共200筆
收益穩定且風險較低的公共建設(又稱基礎建設),已成為全球機構投資人主要標的之一。全球基礎建設投資人協會2025年第二季調查顯示,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基金與機構投資人對於北美、歐洲,以及澳洲各類基礎建設部門在未來一年的市場展望中,以「數位建設」(包含通訊塔、資料中心與光纖)部門最為樂觀,其次為再生能源與電池儲能系統。
據《鳳凰網》報導,表演時間到,仿生機器人「李白」開始講「脫口秀」。靜止時,他的五官、皮膚甚至髮絲看起來都跟真人一樣。他一邊揮動手臂,一邊開合嘴唇,假裝從他背後響起的普通話語音真是他說出來的。正當作者把目光移動到他的臉部時,穿幫時刻到來——「李白」的左右眼像是沒有商量好,在臉上半開半合。
中國近期頻頻透過宣布我軍名單,甚至揚言針對我立法委員沈伯洋開出追究反分裂國家的刑事責任,屢屢以羅織罪名、跨境脅迫的方式,達到其政治目的;近期,連金融櫃檯的安全查核資料庫,都被發現匯入了中國公安資料,並可能成為中共對台「長臂管轄」的手段,引發國安疑慮。對此,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宣布,明日將請國安局針對「中共對台進行長臂管轄/跨境鎮壓及我國相關應處」加開專案報告。
賴清德總統23日公告攸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行政院隨即舉行「全民+1 政府相挺」普發現金說明記者會,宣布5個發放管道,包含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登記入帳最快11月12日即可入袋,領取截止日為2026年4月30日。
大陸觀察者網22日報導,中國大陸交通運輸部14日印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回應美國貿易代表署更早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措施,自14日起對中國公司擁有或營運船舶、中國造船舶、中國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中方選擇14日公布生效,時間完全「對等」回應。具體條款也基本一一對應。關鍵在於,中方反制,不僅打破美方削弱中國航運業和造船業迷思,還迫使全球航運公司重新審視整件事情來龍去脈,進而在確定未來戰略時,要掂量掂量自己站位。
台股21日在權值雙王台積電與鴻海領軍之下,加權指數也於21日再攻上新高27,969點,28K整數關卡近在咫尺,然盤中漲幅收斂,終場上漲63點至27,752點收盤,並創下五大紀錄,值得留意而台指期則是領先台股已先行達標整數關卡,最高攻上28,036點。
美國聯準會(Fed)對貨幣政策重心已轉變,焦點從防範通膨轉向增加就業,加上鴿派官員聲量愈來愈大,未來降息幅度將比市場預期更大,市場信心恢復,資金回流REITs,帶動國內12檔REITs基金(A級別)近一周全賺,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漲逾3%居冠,其次富邦全球不動產基金漲2.8%、復華全球資產證券化基金漲2.7%,其餘9檔全面正報酬。
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真正不能隔夜、放一晚就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為引保險業資金活水參與公共建設,財政部再出招。近期財政部函釋,依數發部認定,人工智慧算力中心及相關服務屬於策略性產業,符合金管會規範的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
據公眾號《定焦One》報導,「草原的牛馬一隻沒看到,都市的『牛馬』倒是紮堆了。」大陸國慶期間,一位在內蒙古大青山徒步的驢友如此調侃當下年輕人的「進山熱」。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7日報導,大陸「十四五」規畫收官之年,海南自貿港即將全島封關運作。倒數計時「4321」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成。「4」指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程四類要素進出更便利;「3」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三大領域加快開放;「2」指企業和個人稅收優惠力度持續加大;「1」指以《海南自貿港法》專門法律為基礎的法治保障不斷完善。
美國川普政府大幅調高外籍專才H-1B簽證費用之際,中國全新「K簽證」將於10月1日上路,鎖定頂尖大學理工科(STEM)畢業生,吸引其赴中求學、創業或商務,猶如現代版的「求賢令」。K簽證最大賣點是免除雇主擔保,北京藉此力壓放寬高技術移民政策的韓國、德國及紐西蘭,以利其爭取人才紅利。
受惠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出色,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單一國家型,其他各類型全數收紅,其中中概股、大中華區域型與台股科技、台股中小四類投信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超過2成,表現最佳;另外,一般型台股基金、亞洲股票型、A股基金、日本基金也都有1成以上的報酬率,表現也相對穩健。
國人愛心滿溢!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行政院7月21日啟動「114年丹娜絲風災募款專案」,目標於一個月內募得5億元,賑災基金會今日公布募款已於昨日(8/20)截止,累計收到逾3萬筆捐款、5.39億元,超過募款目標5億元,將用在法定賑助、專案賑助及災後弱勢家庭照顧。
疾管署12日公布國內出現近10年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一名50多歲本國籍男性,4月曾至新疆旅遊,於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當下因為找不到水,沒洗手」,沒想到返台後3個月後,開始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多次就醫,直到肝脾腫大而住院。疾管署提醒,布氏桿菌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和動物有接觸而感染,若沒有及時治療致死率2%。
時隔4年國內再爆罕見「兔熱病」!疾管署12日公布一例本土的兔熱病確定病例,為居住南部的70多歲本國籍女性,沒有動物接觸史,目前感染源不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途徑為接觸兔子、田鼠等而感染,也可能是吸入汙染塵土,最令人憂心在於,若是吸入塵土而感染,會發生嚴重敗血症、肺炎,致死率高達3到6成,是潛在生物恐怖攻擊的武器。
疾管署今(12)日公布,國內出現近10年來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一名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4月至新疆旅遊,曾在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7月初,返國3個月後才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共4次到診所就醫,因肝指數偏高轉至醫院,才就診。疾管署提醒,布氏桿菌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和動物有接觸而感染。若沒有及時治療致死率2%。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自2022年以來首例本土兔熱病確定病例,為一名70多歲本國籍女性,沒有動物接觸史,目前感染源不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途徑為接觸兔子、田鼠等而感染,也可能是吸入污染塵土,該病最令人憂心的, 如果是吸入塵土而感染,會發生嚴重敗血症、肺炎,致死率高達三到六成,一直以來,是潛在生物恐怖攻擊的武器。
近兩年登革熱疫情在南美洲愈演愈烈,今年在中國大陸、肯亞、巴西、波利維亞、阿根廷、祕魯、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國均造成屈公病的疫情,中國廣東的病例數上升快,促全球衛生官員上緊發條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