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固床工的搜尋結果,共32筆
去年凱米颱風重創台中市神岡區陽明山大排系統,導致下游護岸崩塌、道路被沖斷,在地居民一度無法通行,歷經10個月施工,治理工程近日完工,立委楊瓊瓔等人6日前往視察,感謝中央與市府團隊通力合作,一起守護地方安全。
去年凱米颱風重創台中市神岡區陽明山排水,導致下游護岸崩塌、道路被沖斷,兩岸居民一度無法通行。立委楊瓊瓔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會勘,並協調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核定4740萬元全額補助,推動「陽明山排水陽明橋下游護岸災後治理工程」,歷經10個月施工,工程終於順利完成,楊瓊瓔今日與市議員羅永珍、吳呈賢、吳建德前往視察,感謝中央與市府團隊通力合作,一起守護地方安全。
新北市萬里、金山、石門、三芝及淡水等北海岸地區多條野溪護岸、邊坡與農路,去年10月因颱風山陀兒影響沖毀,新北市農業局啟動修復工程至今年8月,終於完成共計18案復建工程,全面恢復受損設施功能,降低農民與居民生活不便。
花蓮縣光復鄉今日因馬太鞍堰塞湖潰壩,慘遭洪水吞沒,溪橋斷絕、房舍受損,民生財產付之一炬。幸好縣政府早一步完成上萬名居民的撤離,才避免大量人員傷亡,但這場原可避免的重大災害,卻因中央政府嚴重錯估情勢、怠於防範,終於釀成無法挽回的慘劇。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在此表達最嚴厲的譴責。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後,大量泥水宛如洩洪般滾滾而下,1小時內直接灌入光復市區,而在立法院8月15日三讀通過的600億「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案」,當時國民黨就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立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當時協商農業部稱「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這是行政院主管單位、農業部林業署及相關部會也都應該同心共同解決的問題。
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共27獎項,為北台灣第一,近年亦積極推動各項公共建設,從地方產業、動物友善到社區環境改善皆展現卓越成果。「紫東社區遊程休憩點整體環境改善工程」及「龜吼漁夫市集新建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中和動物之家空間優化改善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質獎,2025年9月10日農業局於市政會議上獻獎,市長侯友宜表示肯定,強調透過創新設計與友善理念,不僅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也彰顯了新北市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與成果。
立法院13日朝野協商一致通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並將行政院原匡列的560億元經費上限,加碼至600億元,花蓮雖非受創地區,但每次颱風豪雨就須預防性撤離的馬太鞍堰塞湖,為降低潰壩風險保護下游居民,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順利獲各黨支持,預計本周五院會完成三讀後可儘快實施。
丹娜絲颱風與後續雨勢重創西南部,行政院會7日通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經費匡列上限560億元,納入台南市、高雄市、嘉義縣市及屏東縣等災區的農業設施、電力系統、電信系統及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等9個重建項目,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濁水溪南岸高灘地西螺鎮、二崙鄉很多農民承租種菜、種瓜,去年凱米颱風後水流改道沖刷南岸,高灘地被刮走數10公頃,本次西南氣流又刮走8公頃,菜園變成河道,菜農除了無收成,仰賴耕作維生的土地又消失而四處陳情,請求第四河川分署搶救南岸高灘地。
桃園市大溪區草嶺溪是建構大龍門環狀旅遊帶發展重要拼圖,桃園市水務局去年9月推動總經費逾4464萬元的「草嶺溪頭寮步道段水環境營造工程」,預計今年11月完工。市長張善政19日前往視察表示,期待完工後為大龍門旅遊圈增添亮點。
桃園市大溪區草嶺溪位為北橫風景區入口,可串連兩蔣園區、草嶺山及打鐵寮古道,為建構大龍門環狀旅遊帶發展重要拼圖。桃園市水務局去9月推動總經費逾4464萬元的「草嶺溪頭寮步道段水環境營造工程」,預計今年11月完工。桃園市長張善政19日前往視察表示,期待完工後為大龍門旅遊圈增亮點。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經過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湳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從截汙、接管汙水,到引進清水、用自然工法修復溪流,經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楠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讓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金牌農村平溪紫東社區位於嶺腳車站附近,當地生態資源豐富,也是著名賞螢景點,考量賞螢環境安全,新北市農業局協助社區改善社區環境,改善工程融入自然環境,打造安全舒適的賞螢環境。目前正值螢火蟲爆發期,農業局推薦金牌農村紫東社區,體驗自然之美。
蘆竹區坑子五號橋因上游地勢陡峭,長年水流沖刷造成護岸掏空,有安全疑慮,桃園市水務局編列1530萬元整治,下月9日開工,採階段式分區施工以減少對生態干擾,施工期約半年,完工後防洪標準可提升至10年重現期距及25年不溢堤,將有效減少水患發生與周邊居民通行及生活安全。
土城柑林埤溝石門路54號長期受河水侵蝕,為預防危險,新北市水利局拓寬道路與新建護岸,已於今年1月初完工,全面提升河防安全,更改善交通讓居民與登山客享有安全舒適的行車環境。水利局表示,工程範圍包括新建長約60米的護岸,及改善長約6米的河川固床工,河道旁道路拓寬至6.5米,單向車道升級為雙向通行,同時解決會車困難的狀況。
桃園市楊梅區社子溪上游野溪治理完工!桃園市水務局於2024年11月13日完成位於楊梅區校前路628巷旁的社子溪上游區段,約120公尺長的野溪整治工程,並採用對自然生態友善的設計,除了維持人為活動所需的安全性,同時期望能達成治理工程與自然生態共存的願景。
桃園市楊梅區社子溪上游野溪治理完工!桃園市水務局於2024年11月13日完工,完成了位於楊梅區校前路628巷旁的社子溪上游區段,約120公尺長的野溪整治,並採用對自然生態友善的設計,除了維持人為活動所需的安全性,同時期望能達成治理工程與自然生態共存的願景。
河川侵蝕作用以前只在教科書看過,最近出現在西螺大橋附近的農田。濁水溪在西螺大橋以下有上千公頃高灘地,農民承租種菜,數10年來河道穩定,但7月凱米颱風帶來超大雨量,河道往左岸侵蝕,導致高灘地農田變成面臨10公尺深的斷崖,一不小心可能落水,這也是過去不曾出現的景象。